如果出家需要什么条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28 05:2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5:12
以下复制潜川先生:
你要了解出家人的生活,你得了解出家人在做什么。所谓出家,就是离开亲人、家庭、事业这样的世俗世界,到专门的地方(如寺院)修行,学习佛陀教给大家的有关宇宙自然人生的真理。因此,出家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相比在家的修行者,也就是哦我们常见的居士,要严谨的多。因此,我们通常会用四个字来概括出家人的全部生活内容,那就是“弘法利生”。弘法,就是把自己掌握到的佛法弘扬给信仰佛教的人、关心佛教的人,利生,就是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这利益众生,有点类似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同的是,佛教是为众生服务,而人民则是众生的一部分。因此,“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就是出家人的真实写照。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以禅宗的僧人们为例,来看看出家人的生活:
首先是作息时间,一般都是20:30入睡,4:30起床(各地根据地域特点有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的差别)。
4:30打板起床(晨钟);
5:00上早殿(做早课):全寺僧众每天清晨齐集大殿诵经,早殿有两堂功课:《楞严经》为一堂功课,具有息灭灾难的作用;而且佛陀开示过,楞严经之威力巨大,众魔畏惧,所以“欲灭佛教,先灭楞严经”,所以这几乎是每家寺院的必修课。《大悲咒》“小十咒”等为一堂功课;两堂功课念诵开始和结束时,都配有清净和悦的歌赞。——这个过程差不多在一小时左右
6:00 打板早斋(早餐):早餐和午餐,是禅宗僧人重要的修行过程,不是单纯的填饱肚子,而是当成仪式来举行。有专门的仪式叫《二时临斋仪》,以所食供养诸佛菩萨,为施主回向,为偷生发愿,然后方可进食;饭前饭后都有唱念,吃饭实行分餐,不许出声,不许浪费。这里有很多手势来表示自己要添饭还是添菜的意思,就不罗嗦了。另外,由于这个吃饭的过程同时要做五个观想,如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5、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这样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斋堂因为观想此五事之故,又称五观堂。
11:30 过堂(午餐):午斋和早斋同。不过仪式好像少念两句吧,这个不好意思,有点记不住了。
16:30上晚殿(做晚课):傍晚集体上殿,时间是一个小时左右;晚课分为三堂——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为一堂,礼拜八十八佛和《大忏悔文》为一堂,念诵《蒙山施食仪》为一堂;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是为自己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作的祈愿;礼拜八十八佛是为众生作忏悔;蒙山施食是于每日中午的斋食,取出少许饭粒,到晚间按照《蒙山施食仪》念诵,施给饿鬼。
晚殿的三堂功课,一般是单日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双日拜八十八佛和《大忏悔文》,蒙山施食每日要举行。
17:30 药石(吃晚饭):由于佛陀原制定“过午不食”,所以晚饭是木有了的。佛陀开示说,午时以前是诸佛菩萨及龙天一族用餐的时间,所以适合僧人用餐,而过了午时,则是饿鬼等三恶道用餐的时间,由于这三道很多众生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况,如果看到我们在吃饭它又吃不上,就会生起嗔恨心,所以过了中午就不吃饭了。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僧人越来越少,也离以往的僧人修为相差甚远,现在的僧众如果扛不住饥饿,晚上也可进食,以粥为主,但不须像早餐和午餐一样念供了。由于这一顿饭是专门针对那些没法做到过午不食的僧众来进行补偿的,犹如为他们治愈这个身体的病(饥饿病,呵呵)一样,所以类同于中药(药)和针灸(石),故寺院将晚饭称为“药石”。
21:00打板熄灯休息(暮鼓)。
因此,僧人的一天中,除了上述的时间以外的时间,一些僧人(不是所有的,因为这些时间僧人也会去打坐啊、修行啊等,都属于个人修行的时间)会被安排看护殿堂、接待香客游人等杂务,在个人修行的时间里,僧人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的去做一些事情,如拜佛、诵经、读书、坐禅、习练功夫、学习书画、品茶等,有时寺院还会为其安排一些共修的课程等。
——由上可见,即使是出家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光是吃素,很多北方人扛不住三天,南方人稍稍厉害一点,也就是五六天,心里没有真正生起佛缘和慈悲心,吃素这一关,就很难熬过去,更不用说双腿盘坐禅定几个小时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5:12
佛学本科以上学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5:13
一 颗 报佛恩 的心 学历的 不要 出家后 可上佛学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5:13
佛祖当年出家;离开皇宫而深入民间社会,以服务民间、提倡人人与我平等、教化民间社会与传佛法,因而创立了佛教。
所以一佛祖的教育与精神,应该是献身社会,以个人的才华及专业服务及贡献给有需要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