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27 20: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6:25
万幼楠先生研究认为,赣南现存最早且有可靠年考的围屋,均建于明末;查文献,作为民居的“围”,最早亦见于明末。康熙以后,攻围的记载渐多。因此,围屋的出现,应始于明代中期。围屋在赣南大量出现,并开始形成规模和特色是在清代中晚期。现存围屋约70%都是道光以后的。进入*后,围屋便少建了。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围屋这样的民居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从唐宋以来迁入的客家族姓,至明代中叶,在赣闽粤边区定居已历六、七百年,繁衍数十余代。他们的人口有了很大的发展,宗族的经济基础也不断扩大。由于此时新经济因素的萌芽,客家人除了从事传统的农业兼营家庭手工业外,有部分人从事专门商业活动或外出以手工业谋生。不少宗族的经济实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如:上犹营前蔡氏,于南宋末从吉水迁来营前定居。因其祖宋时世代为官,为显族,故迁居营前后,也很快成为地方名绅。有明一朝,蔡氏的发展达到了极盛时期,无论是其*势力还是经济实力,都堪称大族。以致明洪武间,六世祖本太公富于赀,“捐米一千二百石赈济江南,奉敕旌表”。其孙朝权公又于景泰间捐谷一千五百石赈饥,亦奉敕建坊旌仪。七世祖仲智,好善乐施,出巨资重修本里妙乐寺大佛殿,备极壮丽。
同邑陈氏,于南宋绍兴三年(1192年)由泰和迁居营前,宗支繁衍,至第七世(约当元朝后期),已经有了相当的经济基础,遂开始建宗祠,旋又建分祠。明初又开始修族谱。明朝中后期,陈氏的宗族实力进一步增强,此时,不仅人丁兴旺,而且“游庠食饩贡雍饮于乡者共数十人”,(《陈氏支谱·营前陈氏祠堂记》)已经有财力来兴办公益事业。于是,明天启四年(1624年),为培文明而障水口,在上犹县令龙文光的倡仪下,陈氏合本里蔡氏共建文峰塔(后为纪念龙文光而改名叫龙公塔)于营前东面桃岭之侧峰的水口旁。两姓绅士联为文会,共捐塔会租田一百零五石,以为奖励后进向学求功名之学田。
有了较强的经济实力,才有可能兴建象围屋这样的大型民居。 围屋是以强调防御功能为特点的民居,其发生发展显然与兵燹和盗乱有密切关系。赣南处赣、闽、粤、湘四省之相交地带,“山僻俗悍,……是以奸宄不测之徒,时时乘间窃发”。因此,宋元以来,这里就不断有山民*或起义。进入明中叶以后,其势愈炽。如,据清同治十三年版《赣州府志·经政·武事》统计:自明正德元年(1506年)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见于记载的兵燹便有148起。这还不包括赣南当时所属的南安府和宁都直隶州所领县地的兵祸数。在这148起中,起源或波及“三南”、安远、寻乌一带的兵火,就有92起,平均每四年就有一起。而在这一带边界山区盘踞出没的“小股盗匪”,则还不知凡几。这种*的形势,是围屋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因。
在对围屋的调查中,当问及围屋居民他们的祖先为何建围屋时,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防匪盗”、“防乱兵”。翻检有关围屋的姓氏族谱,也多有建围起因的类似记载。如,于都马安乡的宝溪围,据《宝溪钟氏八修族谱》中的《宝溪围序》载:“况迩年来,贼盗蜂起,举境仓皇,或匿迹于深山穷谷,或寄食于别邑他乡,受尽风霜,备历险阻;迨寇退返舍,则室如悬磬,糗粮尽为贼赍,衣物皆为匪攫,连年遇寇,累岁不安。于是,学琚始思固族之谋,讲求御侮之法。”围屋修成后,“从此日上竿无惊,白发高眠长乐,一坊永保青山无恙矣”。
…… 赣南围屋之形成,与赣南历史上的城堡、山寨、村围等官民建筑有渊源关系。
官民城堡的影响 明代中后期,官府为了对付“三南”、安远一带屡治不平的“盗贼”,采取的措施是设“巡检司城”(由武将充任,隶属州县指挥,专司*反抗力量的军事机构)和增设新县城。自明嘉靖年间始,先后在安远、龙南、会昌县分别设置了黄乡司城、下坜司城、羊角水堡司城。以后又增设了定南、长宁(今寻乌)和全南县。又在这些县属下设置了高沙堡土城、新坪司城、观音阁城等。这些司城以方形为主,或土筑或砖砌石垒,一般只设一或两孔城门。如黄乡司城“周围一百二十五丈、高一丈五尺,雉堞二百有零,门曰:镇定”。其周长仅略大于关西新围和东生围。观音阁城“周围二百二十五丈,高一丈五尺,宽阔九尺,辟门二,城楼二座”,也只一般村围大小。对于地方*来说,筑城堡是为了更有效地镇防“盗贼”。而对于民间来说,这种动荡的局面,也给一些大户之家提出了聚族自保的客观要求。于是,官行民效,于是,一些大姓宗族纷纷建起了防御性的“城”、“寨”等建筑。如:
上犹营前蔡氏,因其之富声名扬于外,而营前又处于地接遂川、崇义及湖南郴州、桂东的偏远山区;加之明中叶后,江西、湖南、广东等省交壤区常有饥民作乱,因而,蔡氏不得不考虑如何来保卫本宗族的生命财产问题。于是,明正德年间,九世祖岁贡元宝、元湘、元环等“因(营邑)地接郴桂,山深林密,易以藏奸,建议提督军门行县设立城池。爰纠族得银六千有奇,建筑外城。”(光绪十九年《上犹县志》艺文《营前蔡氏城记》)城初称蔡家城,因建于太傅营前,后习称营前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广东寇民李文彪等攻掠营前,知县吴镐又与生员蔡朝佾、朝璜等议保障之策,旋敛族得银七千余两重筑内城。城高一丈四尺五寸,女垣二百八十七,周围三百四十四丈,自东抵西径一百一十三丈,南北如之。真是蔚为壮观,俨然一座大城堡!此时的蔡氏宗族,“同居营前城,庐舍鳞次,烟火千万家;丙夜书声彻闾里”(《蔡氏初届联修族谱·起渭公源流考》,)一派兴旺发达之景象。
上述官府的“司城”和民间的“城堡”,必然会对后来的围屋发生影响。从围屋的状貌看,大围两门、小围一门,这与司城也是一致的。变城楼为围屋角堡,变城墙和雉堞为围屋房间和*眼,这也是作为民居的围屋考虑经济实用、便于生活的结果。
山寨、村围的影响 赣南古代属边远山区,“山深林菁,易于藏奸”。自宋代以来,这里就有山寨、村围建筑。如南宋陈三*义,据“松梓山寨”与官府对抗。于都县银坑镇的“岳飞寨”,为南宋岳飞奉朝命率军赴虔州*周十隆起义时所垒,现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百姓为了避“寇乱”,也往往在村子附近山头垒寨。寇至举家避寨中,寇去则返村。至今赣南一些偏远乡村,尚能见到许多废弃的山寨。后来,为了更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便出现了就村边砌墙垣的“村围”。所谓村围,即将整个村庄都包裹在内的围子,它与围屋的区别在于:围屋一般是由某一地主或富商独立设计建造的,因此,构造较精工,整体性能好,围内居民都是他的后裔。村围则往往是先已有一个同宗(也有不同宗姓的)的自然村,后因安全的需要,而聚众捐资出力做起的环村之围。因此,它的面积一般较大,平面多呈不规则形,围内建筑大多杂乱无章,炮楼、门楼根据需要而定。这种村围赣南几乎各县都有,盛行围屋的地方,同样也盛行村围,有的围屋还是在村围之内。较早的村围,如于都县葛坳乡澄江村围,其村围设东、西、南、北四门楼,现县博物馆将其西、南、北三门的门额铭石收藏,其中“北门”题名落款是宋末文天祥。
总之,围屋与赣南历史上的城堡、山寨和村围均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从山寨、村围、围屋三者的外形看,围屋显然脱胎于山寨、村围;而从安全便利来看,围屋显然优于村围,村围又优于山寨;从围屋的防御功能看,围屋又受到城堡建筑的强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