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真的有说的那么伟大吗? 朱棣造反的胜利的客观原因还是建文这个*250,也没有什么能臣。北伐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0 06:1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8:06
从朱棣的政绩上来看,我认为朱棣是一个伟大的君王。但朱棣的伟大与否,要根据评判标准来判断,而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量化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伟大,所以说朱棣到底伟大不伟大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朱棣造反的原因:
朱棣造反的原因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建文帝的*,这个中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首先,建文帝方面。建文帝是朱元璋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手打造出来的,本身受的教育都是以儒家仁*国为主,与他死去的老爹朱标如出一辙,只是资格上太嫩,没有什么*资本和人脉基础。天下是要靠武力夺取,但是夺取之后,必须要用文臣巩固江山。可以说,建文帝在治国方面的理论基础应该是比较扎实的,不然朱元璋是不可能把位子传给这个孙子。而且建文帝提出来的削藩(靖难之役的导火索就是这个),就是符合他作为一国之主的战略规划的,因为很多边境的藩王的实力太大,乃至于出现了宁王、燕王(朱棣)这样能够直接威胁到*的实力型藩王。
其次,朱棣方面。朱元璋的思路原本的思路是朱标(就是建文帝的爹)以文治国,休养生息后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而他封出去的其他儿子为这个朱标用武力守好江山,后来朱标死了,换成朱标儿子,思路还是没变。不排除朱棣在朱标死后有继承皇位的野心,还有更深的一点是,朱棣在对抗北边游牧民族的过程当中,自己的军事力量不断加强,加上他在军事能力上是跟他老爹一样,都很牛*,要他一个心高气傲的当代名将去诚服于一个辈分比他低、毫无军事能力、只懂子曰的文弱书生,本身心理上就是一万个不乐意,再加上削藩这个根稻草,嘿正好,老子可以有清君侧把你小子给灭了,搏一搏,没准自行车换摩托儿。
最后,*军事环境方面。当时国家初定,实际上北部的蒙古残余势力还依旧在作乱,可以说国家还没有到只靠嘴皮子和文化教育就能安定下来的阶段。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一个有军事能力(主要特性,至少是会战略部署或者任用军事人才)、有资历,最好么还有以文治国想法的这样一个君主,找来找去,朱棣再合适不过了。相比之下,建文帝的资历尚浅人又相对老实,在军事上一窍不通,人事任命只信孔孟一套(也是太单纯,孔子他老人家难道还能给你来打仗啊?所以以后学生朋友们拜菩萨的时候要对症拜,英语不好就找洋菩萨,本地菩萨自己都不懂,谁来管你,扯远了回归一下),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跟这么一个牛*又老谋深算的叔叔对着干,胜算的确是很小的。
朱棣的政绩:
1、军事上,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朱棣亲自率领明军5次北伐,在飞云山大战中击破五万蒙古铁骑,蒙古本部的鞑靼向明朝称臣纳贡,致使蒙古势力进一削弱,合同南征安南、望海埚之战(望海埚剿倭大捷)等战役,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
2、*上,加强皇权,清除藩王,并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统治。
3、文化上,盛世修书,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至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即《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300多年。
4、外交上,当时,明朝在*、经济、文化、军事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当时与明朝发生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前来朝贡者可分为三类:一是臣服于明朝,希望得到明朝承认、封赐与支持的国家或地区贡使;一是仰慕中国文化,想亲眼目睹中国风采的各国君主贵族;一是以贡使身份来华贸易的商人。同时,派遣郑和先后七次出海远航,经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教圣地麦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8:07
不说其他,光是命令解缙召集天下文人编撰永乐大典这一项就可以说是功盖千秋,况且郑和下西洋也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永乐年间,明朝的国力空前强大,为世界之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8:07
一直觉得朱棣就是皇帝之才,建文帝说还是太弱,没有大的*抱负和手段,心不狠江山不稳啊,纵观明朝皇帝,大多是建文帝这种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8:08
总打仗的人就不怕打仗,总打仗的人就对打仗不犹豫,总打仗的人就是有备战的意识和计谋心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8:08
建议你多看看百家讲坛,还有老梁故事汇最近也在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