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0 07: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5:52
在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的勤奋下,南北割据四百年的中国再次迎来复兴!百姓安居乐业,洛阳的含嘉仓的存粮就是见证,国家富足强盛,突厥人称隋文帝为圣人可汗就是例子。然而晚年隋文帝为杨广伪善的外表所欺,再加上惧内的脾性,错误的听信独孤皇后之言。将忠勇耿直的杨勇贬为庶人,选择了杨广为太子,导致自己死于儿子之手,隋朝也进入了倒计时!
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杨广,征发民夫数百万修了从洛阳分别到杭州与北京的大运河。皮日休有诗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还听说扬州有种名为琼花的植物,特意造了硕大的龙舟前往欣赏,不仅如此还连续几年攻打高句丽,最后造成无功而返与民力枯竭!
刘仁轨(公元601年~公元685年3月2日),祖上是汉章帝刘烜与河间孝王刘开,传至他这一代已是掉毛的凤凰不如鸡。再加上隋末天下大乱,没有学校可以读书,他只得在地间劳作之余,用大地做本子树枝为毛笔,来学习经史子集,数十年如一日,最终成了学识渊博的人。
唐高祖武德初年,时任河南道、管国公的任瑰,将自己写给唐高宗的奏折随手放在案头,却不小心被打杂的刘仁轨看到,最后手痒难忍的润色了其中的两句话,使任瑰对刘仁轨是刮目相看,出任息州参军进入了仕途!
爱兵如子革弊政
人生的高度,一半源于努力,一半源于选择,此话用在屈突通身上最合适!唐朝在高祖、太宗时期,对阵亡的将士抚恤甚厚,有事情为证。屈突通(公元557年~公元628年),其先是隋朝之臣。隋炀帝南巡之后委任他镇守长安,恰逢此时唐高祖李渊起兵于关中,屈突通不幸在潼关战败自杀未遂,后来见李渊是个英主投诚后为唐朝兵部尚书。
在随李世民平定洛阳的王世充之战中,出力最多被*第一,晋爵为蒋国公。公元627年。加封洛州都督,左光禄大夫,次年因病逝世,赠尚书左仆射。其长子屈突寿袭爵蒋国公。过了几年李世民巡幸洛阳,想起屈突通的功劳,便将其最小的儿子屈突诠封为果毅都尉。
随着政权的稳固,高宗时期对阵亡的将士抚恤,就是日渐减少至最后就没听说了。此举造成,每逢战事将士均不拼命,所以结局是败多胜少。为此刘仁轨特意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要革除弊政加大对阵亡将士的抚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