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7 23:0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8:48
“中二”只是年少时,自己渴望成熟独立,自我中心意识占据主流时的一种精神状态,本没有什么好坏之说,可以说倾向于某些人口中所说的“幼稚”吧。等到慢慢长大,看的东西多了,视野变宽了,经历的事情多了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摆脱这种状态,与之“决裂”,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向成熟的跨越。大部分“中二”患者都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人,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别人也理解不了他,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与社会脱轨。这就让我想起了高中时候班里的一个同学。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8:49
.“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中二病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其实上不限于初二年级,也未必算正规意义上病,这只是一种谑称.追答 对于“中二病”,大家关注点不同,反应不一。
心理学家分析后的结论是:“中二病”的形成源自长期的“御宅”生活方式或意志被压抑而导致的心理扭曲;当然,“中二病”中也有正面积极的地方,比如对自己的肯定、自我意识的建立。
社会学家认为,“中二病”是现代社会科技化进程加快的负面作用的体现之一。例如,过于快速和便捷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减少沟通交流,更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生活过于简单而思维过于丰富,为“中二病”的诞生提供了温床。
时尚界及艺文界这群本身就很“中二”的人,则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中二病”没什么不好,“人不中二枉少年”,“中二”才能让人更加地才华横溢。
根据以上的结论可以看出,中二病的原因多为自我意识的压抑或者得不到合理的疏导,表现行为多为傲娇的行为等等,而这种行为多为对于自己和世界的不清晰认识,类似初生牛犊不怕虎。
青少年转变成大人的过渡期——青春期特有的思想、行动、价值观的总称,把成长过程中发生一种类似“热病”的精神状态,比喻为“症状”。“发病”时期约在中学(初中)2年级前后,故称为“中二病”,而把有那种情况的人称为“中二病患者”(初二症患者)。虽然称为“病”,但没有看医生的必要,不是医学上的“疾病”。 ——(维基百科的解释)
这个解释很合理,不过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意识和行为的。现今的生活是个鼓励个性的社会,但是话说回来,谁又是真的特别的呢?真的优秀,特别的人只是极少数。故大部分的人无意识或有意识的要表现自己。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没有人想成为别人的复制品。可是大部分人自我意识良好(属于正常范围而非过分不良好)则慢慢的变成了别人的翻版,有时也可能是因为别人已经做了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又或者别人已经做得更好了,我没法超越,偶像心理。)。一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形象,一种是能在别人身上找到安慰。
为了保护自己的形象
在别人身上找到安慰。(偶像心理和假象心理)
以上基本就是人心理的原因了,不过现今社会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存在而导致中二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8:49
暂不治疗,看几年再说。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8:50
感觉很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