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8 11:5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3:40
现代人制作拍摄的大量古装影视剧,虽然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并且还出现了极度失实的现象,甚至有一些瞎编乱造的古装剧,直接冠名为“戏说”蒙混过关。但是却可以让人们对古代生活有一定了解,如果从这个方面来讲也算是做出了一定“贡献”。
按照目前的考古成果以及文物来看,我国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炎黄二帝时期。但是从炎黄二帝一直到尧舜禹三皇时期,始终都处于比较原始的部落文化氛围之中。直到大禹将部落首领位置传给儿子夏启之时,古代历史中才第一次有了“国家”概念。
但也正因此,才让传承了三代的“禅让制”彻底被“家天下”所取代。如果从历史发展角度去分析,“家天下”取代“禅让制”确实有其进步性。而这种所谓的“进步性”就是私有制萌芽出现,至此夏朝开创了近四千年世袭制的历史先河。
从约公元前2070至前1600年,一直到明朝覆亡之前,拥有最高统治权以及治国权利的上层阶级,就制定出了一套世袭罔替的“君臣之礼”。“君”为主宰世间万事万物的天子;而“臣”则是辅佐天子治理国家的股肱。
在这套君臣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很多让后世无法理解的制度或形制。其中有一点就是大臣朝见天子之时,除了要锦衣华服穿戴整齐之外,还要手持“笏板”才能与天子对话。这个所谓的“笏板”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
“笏板”与古代礼制同时出现
1.“笏板”释义
相信很多人对“笏板”确实很陌生,如果从其表面意义来看,应该是一种与“板”相关的物品。但对具体作用的了解还是一知半解。“笏”字与“朝”同音,可以理解为“朝板”。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就可以十分明确的理解“笏板”表达的意思了。
“笏板”简单的说就是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大臣,上朝时所使用的一种“手板”, “笏板”的材质根据官阶大小而不同。朝中重臣或权臣使用的“笏板”,一般多为玉片或象牙材质制作。而无法进入朝堂的官吏一般会用木片或竹片制作“笏板”。
《说文》中曾有一段对“笏板”的记载:“笏,礼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天子也会使用“笏板”。只不过天子的“笏板”多以“球玉”制成。
2.“笏板”作用
(1)实际作用
“笏板”的通用价值,就是古代大臣参加朝会之时所执“竹板”。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以及国家经济基础逐渐完善。这种用竹子做成的“手板”,逐渐脱离了其通用价值,而变成更为珍贵的“玉板”或“象板”。实际作用就是用来简单记录各项事宜。
笔者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笏板”,可以得知这种外形类似一块板子的东西,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记事。古代大臣朝见天子之时,用“笏板”记录天子命令或旨意;当然大臣也可以在“笏板”上,书写向天子上奏的章疏内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3:41
大臣们可以把在朝会上要说的话记在笏板上面,防止忘记,还可以让人站在那里看起来不那么尴尬,笏板它的作用就是这两点。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3:41
它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不仅可记事,也可以用于辨别对方的身份。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3:42
因为笏板是古代上朝的办公用品。它的具体作用是可以将想要对皇帝说的话记在上面,防止忘记。也可以达到像举手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