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7 04: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7:39
*刘绍宽、王理孚《平阳县志》卷十九《风土志一》曾对当时县内主要语言的来源作如下记载:今以言语分别,约有五派:曰瓯语,曰闽语,曰土语(俗称蛮话),曰金乡语,曰畲民语。……唯土语江南一区有之,其称瓯语为后生语,则似海滨土著,本作是语,反盖化为瓯语也……。
“土语称瓯语为后生语”有两重意义,一者说明今瓯语(温州话)是因受吴方言高度影响原因而后来才形成的,土语、古瓯语存在于唐五代之前或更早;二者可以表明蛮话这种土语应该属于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 蛮话有7个声调,声母28个(包括零声母),韵母43个(包括m、ng、l三个自成音节的辅音)。 调类 调值 例字 阴平 44 东诗争猪惊优 阳平 214 残时同除麻鱼 阴上 45 井老有懂始贮 阴去 41 赞试痛著镜幼 阳去 21 站是动箸老有 阴入 5 扎息督竹桔约 阳入 21 实毒逐麦玉铡 蛮话中的浊音现象实际上是“清音浊流”,但处于二字组后字,浊度较为明显。
蛮话中的文白异读现象十分明显,文读大部分是来自老派瓯语,白读则为地道的土语,如微[文vi,白mi],皮[文bi,白boe]。因为苍南地区在推普之前术语大都是瓯语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