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杂诗》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7 03: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6:57
曹丕是一个有着浓重的生命感伤情绪的诗人。亲朋群宴、觥筹交错中,他却是常常“乐往哀来,怆然伤怀”;在丹霞蔽日的美景面前,他会脱口而出“月盈则冲,华不再繁”的谶语;目睹汉末的天下大乱、民生凋敝的情景,使他对生命的脆弱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今日之乐不可解明日之苦,今日之兴不可免明日之亡。当无比强盛的大汉帝国大厦将倾;当受命于天的汉天子成了曹家傀儡,当身边活蹦乱跳的友人转眼逝,;当这一刻还是亲朋满座酒酣耳热,下一刻就已经“眼中无故人”时,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依靠和信赖呢?敏感的心屡屡受到这样的震动,于是他能以帝王之尊一次又一次的说“古往今来未有不忘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
王夫之谓曹丕的诗为仙品,是因为他有一颗非凡的诗心,不可为后人所模拟。那是一种弗待于物的敏感。叶落雁翔,时序转换;人之喜悲,物之存亡,都可以引起诗人的感叹。“高山有涯,林木有知,忧来无方,人莫之知”,抒发着一种莫可名状的哀情。既是莫可名,所以也就不可解,以至郁结于心。当诗人转念而想到“人生如寄,多忧何为?”遂“载驰载驱,聊以忘忧”时,一种更深刻的悲哀却在刻意的消解中生成。曹子桓不曾有机会体尝去国怀乡、忧馋畏饥的悲愤;也没有国家不幸、身世浮沉的经历。“诗穷而后工”在他身上并不合适。他的诗中少有寄寓,有的只是人世间最永恒的主题:乐之短,愁之长,爱别离,求不得……
三曹之中,子桓的作品是最像文人的一个。作为诗人的他以及作为帝王的他大多数时间都可以*开来。在诗歌里,他有时喜欢化身成为多情的女子,为不归的丈夫而伤怀,在“悲风清厉”的秋夜“援琴鸣弦发清商”——这样的短歌微吟自是意正辞柔;或是成为思乡的游子,在长夜未央时“披衣起彷徨”——这样的轻叹可谓微风远韵。他喜欢的那些意象——秋雁、衰草、明月光、清水波、哀鸣的琴、空空的床……那么的美丽又是那么的哀伤——共同串连出一种温婉的大气。然而这种大气毕竟不同于“大风起兮云飞扬”,因此难怪有后人讥他“殊无人主迹象”。 而曹植的风格风流奔放,光芒咄咄*人,更像一个被宠爱的世家子弟而又才华横溢。曹丕年纪轻轻却更有一份伤春悲秋的敏感,与他的帝王形象不符----要知道这江山也是他打下来的,戎马一生,和南唐后主李煜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历练。
《杂诗》是游子之辞。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思乡之叹中融入了强烈的生命意识,诗句间流动着建安时代特有的悲怆情绪。诗歌以浮云起兴,以浮云的随风而行、无力自持来比喻游子听凭外力摆布,飘零异乡的命运。在哀叹游子命运的同时,又隐含着人生如浮云、漂泊无依的深长感慨,使诗歌的内在意蕴高出一般的思乡之叹。全诗文思飘忽,有如“风回云合,缭空吹远”(《船山古诗评选》),把人生飘零的苦闷以一片浮云牵出,笔触轻灵,不着痕迹。
《杂诗》中,诗人把游子放在漫长的秋夜,凄凉的北风之中来描写,为游子抒发思乡之情做好了铺垫,然后展示出一幅深秋月夜的图画:清清的流水泛着波汝,皎洁的月光洒落银辉,天汉流转向西,参星和晶星正错落在夜空,草丛中的秋虫悲切地鸣叫,失群的孤雁独自飞向南方。幽谧、凄凉的深秋月夜,萧瑟、孤寂的环境气氛更加使这位背井离乡之人产生了思乡之情,这里虽为写景,但景中情长。所描写的意境深远独绝,“清新万古”。陈祚明赞之为“诗之上格”(《采菽堂古诗选》)实不为过。
因为社会的*、生计的*迫,多少士人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于是游子思妇成为建安时代的普遍现象,曹丕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忧伤情思中的生命意识。
游子飘泊在外,孤苦无依,有家难回,对世态的炎凉、人生的冷暖体味尤为深刻。《杂诗》二首展现出了游子的痛苦难言心态。在“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之时,游子徘徊在旷野,他的情思倾向故乡,思乡情结困扰着他,“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故乡,是他在无依的飘泊中渴望停泊的港湾,那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生命的根,然而他不能归去,只有“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曹丕借游子题材,表现了人生的孤苦飘零,有一股苍凉之气贯注其中。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年寿有时而尽,乐荣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末若文章之无穷……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恰是他自己的写照,帝王事业早已成为二十四史的一段文字;而通过文章和诗歌,他在千年之后却依然可以动映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