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9 06:03
共6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09 10:24
1、秦始皇建立了正规的丞相制度,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既是国务总官,又是皇帝家务总管。同时设立御使大夫为副丞相。汉承秦制,仍设立丞相。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在设立丞相的同时又宠任外戚与近臣,组成与丞相相对应的“内朝官”,丞相权力受到一定削弱。这种情况延续到魏晋南北朝。
2、隋唐到宋,宰相制度发生了变化。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掌决策、审议和政务,三省同为宰相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间,宰相由多人担任。三省制的建立,使相权分割,减弱了对皇权的威胁。
3、明初仍设宰相,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朱元璋利用丞相胡惟庸谋反案,废丞相,析丞相政务归六部,六部直属皇帝。此后的明朝至清朝,为了处理政务的需要,先后创立了内阁和军机处,内阁和军机长虽无宰相之名,但实际上是宰相,只不过其职权与前相比有了削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07:32
关系:君权与相权经历了一段“宰相制度时而强化,时而衰弱的过程”和“相互依存的过程”,那么在政权上肯定也有冲突和对立以及摩擦。
原因:
1、在君臣矛盾关系中,宰相处于首当其冲的特殊地位。
2、宰相及其所代表的官僚组织又是封建社会中最有组织性的社会力量之一。
3、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组织必然会在通行中发育出某种不受君主意志所左右,自行其是“自主性”倾向,使官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异他于君主意志,相对独立的力量。
扩展资料:
相权的发展:
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其演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1)黄帝至西周时期
黄帝至西周时期为萌芽期。在史书中,这一时期已有宰相名称如“相”、“百揆”、“宰”的记载。这些职位实际已有辅助君王处理政务的职责,但尚未作为正式官称,所以也还谈不上建立宰相制度。
(2)春秋至秦
春秋至秦为创立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汉初至武帝
由于相权的膨胀使皇权受到威胁,皇帝便想办法制约相权,宰相也就很快迎来厄运。
(4)魏晋至宋
魏晋至宋为调整期。两汉时期,由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露,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
(5)元至清末
元至清末为衰落期。
2、皇权的发展
唐宋为界,唐宋之前可称为皇帝相对*时期。唐宋以后可称之为皇帝绝对*时期。皇帝相对*时期的显著特点就是贵族*占有突出的地位,形成与皇权相颉颃的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权
百度百科-皇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08:50
关系:君权与相权经历了一段“宰相制度时而强化,时而衰弱的过程”和“相互依存的过程”,那么在政权上肯定也有冲突和对立以及摩擦。
原因:
1、在君臣矛盾关系中,宰相由于位高权重,作为皇帝副手,处于首当其冲的特殊地位。
2、宰相及其所代表的官僚组织又是封建社会中最有组织性的社会力量之一。
3、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组织必然会在通行中发育出某种不受君主意志所左右,自行其是“自主性”倾向,使官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异他于君主意志,相对独立的力量。
丞相为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所以相权只比皇权低一点,如果统治者弱,那么相权则会威胁到皇权。
扩展资料:
相权在斗争环境下,君权*易形成*统治和导致*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
在明清时期,君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其危害尤为严重。
从历史发展来看,唐朝以前以积极作用为主,使得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集权的封建国家;明清时期则以消极作用为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说明封建制度走向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相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皇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10:25
宰者,天下主宰者,相者,君主辅佐者.宰相在中国古代一直都有着非常高的*地位。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12:16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就和现在的公司董事长和公司总经理的关系一样。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14:24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