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文言文及其翻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3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05:04
文言文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3、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文言文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2、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
3、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
5、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
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 ;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9、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
10、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1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1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14、《邹忌讽齐王纳谏》给你什么启示?
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15、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
邹忌未单刀直入,而是以“闺房小事”说自己的体会,小题大做。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创设情境,取悦威王。邹忌谙习“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他为国之清明担忧;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
文言文翻译---------《出师表》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如今天下分成三国,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处于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翻译: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有异。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我只希望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6)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翻译:(陛下)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忠诚进谏的道路!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律的或者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
(8)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9)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
(1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
(1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
(1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
(13)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14)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接受遗命以来,早晚忧愁叹息,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
(1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
(16)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17)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18)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19)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0)三国故事歇后语补写: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20)出自本文的成语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u 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u (1)《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u (2)《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功名、高洁志趣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u (3)《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u 2理解填空
u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得“___________”两句一致。(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u (2).课文六七段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概括为_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表明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决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05:04
先弄明白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再尝试连成一句完整的意思,适当调整词的顺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05:04
出师表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做奸邪的事情,触犯科条法令和尽忠行善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
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重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国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05:05
文言文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3、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文言文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2、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
3、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
5、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
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 ;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9、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
10、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1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1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14、《邹忌讽齐王纳谏》给你什么启示?
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15、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
邹忌未单刀直入,而是以“闺房小事”说自己的体会,小题大做。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创设情境,取悦威王。邹忌谙习“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他为国之清明担忧;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
文言文翻译---------《出师表》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如今天下分成三国,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处于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翻译: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有异。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我只希望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6)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翻译:(陛下)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忠诚进谏的道路!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律的或者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
(8)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9)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
(1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
(1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
(1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
(13)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14)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接受遗命以来,早晚忧愁叹息,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
(1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
(16)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17)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18)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19)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0)三国故事歇后语补写: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20)出自本文的成语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u 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u (1)《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u (2)《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功名、高洁志趣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u (3)《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u 2理解填空
u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得“___________”两句一致。(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u (2).课文六七段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概括为_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表明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决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05:05
先弄明白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再尝试连成一句完整的意思,适当调整词的顺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05:06
出师表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做奸邪的事情,触犯科条法令和尽忠行善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
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备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三军,向北方平定中原。希望全部贡献出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曹魏,复兴汉室,回到原来的都城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的本分。至于对政事的斟酌兴废,进献忠诚的建议,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重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宣扬圣德的忠言,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露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国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训。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