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中国航天史1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4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19:00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 航天器发射场。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5. 载人航天。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编辑于 2010-04-26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3个回答
英语居然有“偏旁部首”?用这个方法,学完挑战默写一本单词书!

00:58

高途课堂9元课
查看详情
高途课堂9元课
广告
概述中国航天史100字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lanqiuwangzi 正在咨询一个法律问题
2条评论
wangqinghe20126
这是100字啊!?
查看全部2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少于100字)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少于100字) 我来答 2001年至2005年,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制和试验基地,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航天科技基础能力显著提高;空间技术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载人航天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空间应用体系初步形成,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应用效益显著提高;空间科学实验与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95赞·3,057浏览2020-03-04
用100字概括中国在航天方面的创新
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航天事业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培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航天精神、“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都将激励着中国航天人不断前进,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谱写航天事业新的壮丽篇章。
8赞·174浏览2016-11-06
航天小故事100字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东方红一号卫星,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自主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我国发*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我国是继美苏后第三个掌握返回时卫星的国家。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升空,标志着我国成为了航天强国。天宫一号先后对接,形成了航天中,美,俄三足鼎立的局面。我们中国航天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归于有一个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团队,他们是中国的脊梁,相信在这精神的带领下,我们的祖国将越来越强大。
11赞·3,245浏览2020-11-10
中国航天英雄的故事100字
故事1: 翟志刚,汉族,黑龙江省龙江县人。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及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浓眉大眼、英俊帅气的翟志刚,在当空军飞行员时就曾成为《中国空军》杂志的封面“模特”。然而,从神五到神六,“人气”极高的他两次入选梯队,却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翟志刚能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终于最终飞天成功,某种程度上源于幼时贫寒生活对他的历练。翟志刚出生在嫩江平原上的黑龙江省龙江县农村。尽管生活困难,目不识丁的母亲却心存高远: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在那个贫困的村庄,将6个子女全部培养到高中以上,是鲜见的。母亲靠卖炒瓜子供翟志刚读完了小学、初中。眼看年近六旬的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炒瓜子到街上卖得辛苦,让刚考上高中的翟志刚难以承受。翟志刚心疼母亲,想辍学回家帮母亲干活,一向慈祥的母亲发了火:“妈不识字,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认准一个理,你必须念书!” 1985年6月,飞行学院招飞,翟志刚顺利考上。临走前一天,母亲破例没有出去卖瓜子。她向邻居借了20元钱,给儿子买了一个旅行包,想帮儿子收拾行装,可家中却没有什么东西来装满它。老人对着那只空包默默流泪。最后,母亲为儿子炒了一锅瓜子,一粒粒地选出个大饱满的,装到旅行包里。母亲又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塞到儿子手里。5元钱,在当时需要母亲在外面卖几天瓜子才能挣到。翟志刚再也忍不住心酸,拥住白发苍苍的母亲哭了。到学校后每月津贴12元,翟志刚只留下两元,其余全部寄给了母亲。他知道母亲爱喝糖水,就给母亲捎去白糖、奶粉。成为航天员后的翟志刚回家探亲的次数屈指可数。有一次临走前,翟志刚将一个用纸壳糊的小箱子留给母亲。母亲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硬币,足有200多元。当时,全家人都哭了。2004年11月20日,神五成功飞行后1年零1个月,最疼爱翟志刚也最让他牵挂的母亲去世了。翟志刚却因为任务在身,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当他赶回家时,面对母亲的墓碑,这位刚强的东北汉子泪流满面。 故事2:景海鹏的家乡在关公故里山西省运城市。小学5年级时,小海鹏喜欢上了打篮球。家里买不起运动服,父亲就给他买了件背心,正面画上海鸥和大海,后背写上大大的“5”号;母亲用自家织染的蓝布,为他裁剪了一条短裤。穿上这身服装出现在球场上的海鹏,被大家叫做“海鸥5号”。因为个子矮,打不上主力,不服输的他刻苦训练,最后靠准确的投篮技术,成了队里的篮球明星,现在则是航天员篮球队的“钢铁前锋”。“成为‘钢铁前锋’,靠的是‘犟脾气’。”景海鹏说,通过打篮球,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谁也不比谁差。1984年,空军在运城招飞行员,景海鹏落选了。景海鹏的妹妹景艳芳回忆说,当时可能是因为学习时间太长、劳累过度,大哥眼睛里有些血丝,所以没有验上。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父亲打算不再让他继续上学了。“我也想让他上,可那会儿家里3个孩子都要上学,家里根本没法维持。”景海鹏的父亲景靠喜回忆说,小海鹏得知自己不能再上学后,3天3夜都没有吃饭。看见海鹏伤心的样子,心疼不已的父母最终决定让儿子再读1年。1年的苦读后,景海鹏成功考上航校。在飞行学院,景海鹏是一名出色的飞行学员。训练中有一个项目——游泳,只有游够50米才算及格,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可能。景海鹏是北方的“旱鸭子”,从小没下过水,训练时要么瞎扑腾,要么被水呛住,临近考试还不会游。考试的那一天,景海鹏咬了咬嘴唇,从深水区下水,不知一股什么神奇的力量鼓舞着他,竟一气游了50米到了对岸。战友们为他鼓掌,他又折返身子向深水区游去,到池边觉得体力还很好,又折向新的目标冲刺。结果,一夜之间,他不但会游泳了,还竟然连续游了200米,达到优秀成绩!学员队领导当场宣布给他记“嘉奖”一次,这是他参军后得到的第一个嘉奖,也是入学后全中队的第一个嘉奖。事后有人问他,一夜间能游200米是什么动力?他回答说:“不论干什么事,一定要有信念,永不放弃!”故事3:196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黑龙江省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一户普通农民家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父亲刘志生为他起名刘伯明。 刘伯明兄妹6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1983年,刘伯明考到依安一中读高中时,家里要同时负担5个孩子读书,以种地为生的父亲已经深感乏力。 刘伯明知道家里困难,决定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住校,而是跑校。父亲咬牙花100多块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的“白山”自行车,供他上学往返。 学校离家近10公里,全是坑洼土路。好天气时走路都吃力,遇到下雨天就变成黑泥水,连下脚都难。冬天路面结冰,非常滑。刘志生说,高中3年,刘伯明每天三四点钟起床,走时天不亮,回家天又黑了,两头不见太阳。“瞅着挺遭罪,但是没办法,家里就这个条件。” 刘伯明高三时的班主任、现任依安县教育局副*的张福林说,冬天的依安可劲儿冷,即使不下雪,刘伯明骑到学校时也是脸上、脖子上、身上挂满了白霜,衣服都是湿的,被
60赞·2,296浏览2016-05-21
查找中国航天工程最新发展的有关资料,写一段话,做简要报道(100字以内)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9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4年4月29日,国防科向*报告,设想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4年7月19日,成功地发*第一枚生物火箭。 -1965年,*专门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1965至1972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 -*专责成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卫星系列发展规划。 -1966年11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开始研制。 -1966年12月26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67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气象火箭试射成功。 -1970年1月30日,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1年3月3日,中国发*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 -1971年9月10日,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29日返回地面。 -1979年1月7日,远程火箭试验一种新的发射方式,获得成功。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远程运载火箭。 -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三颗科学实验卫星。 -1982年10月12日,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1988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地发*一枚“织女一号”火箭。 -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19:00
介绍中国航天科技的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和中国航天发展的广阔前景。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编辑本段]空间技术
1.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 航天器发射场。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5. 载人航天。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19:01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 航天器发射场。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5. 载人航天。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只需要在其中选一个即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19:01
slk886976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