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四念处的后期修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10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3:50

用四种方法观察以破除四种颠倒,故称为四念处观。四颠倒:因为我们先执著有我,故进一步执著我是常的、乐的、净的,在佛法中称为颠倒想。世间人有四种不正确的知见,称为四颠倒,它们是:常、乐、我、净。
四法: 四念处: 四种念: 四颠倒:
不净--身念处--观身不净--净:执著身心是干净的。
苦 --受念处--观受是苦--乐:执著世间有快乐。
无常--心念处--观心无常--常:执著内心的恒常不变。
无我--法念处--观法无我--我:执著万物有自主自在的心性。
四念处是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法的正念,而生起智慧的观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达到破除我们执著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破除四颠倒后,我们就不会有贪爱与忧愁,众生之所以有种种忧愁,有各种贪瞋痴,就是执著常、乐、我、净。 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心中了了分明。既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对于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内心对这些行动,要了了分明。
我们凡夫俗子,心念粗,行时不知行,坐时不知坐,打个比方说:刚才站起来时,你哪一只脚先走?刚才你走进庙宇时,哪一只脚先踏进来,你知道吗?在修身念处时,我们要知道身体在做些什么?我们的心念很微细,不容易观察到,而这四念处中,身体的行动最粗,最容易感受到。修身念处时,不做任何事物,每天从行、住、坐、卧中去观察。经过一段时日,对于自己行住坐卧的身体行动就会很清楚,了了分明。
接下来对于自己在看东西,吃饭,穿衣等动作,要保持一心。所谓的一心就是刚才我的心想这样,眼下我的心也是这样。修身念处的人要一心的观察身体的行为。不只是这样,他更应该坐禅。坐禅时身体不动,呼吸是最粗的动作,最容易观察到它。我们观察呼出吸入的气息,它的长短,是呼出的气息长,还是吸入的气息长?是呼出的气息短,还是吸入的气息短?它们是冷或是暖的等等,都要用心觉察它。我们更要观察气息入体内,出来又进去,对呼吸要了了觉知。观行、住、坐、卧及出入息,并没有观身不净。四念处中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因为众生执著其身是干净的,我们对于自身有爱染心,执著它;不只是如此,我们对于他人之身,也有爱染与执著,故有淫欲之念,故应修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来破除之。
修学观身不净应从内身观察起,从头顶到脚跟,观察我们的皮、骨、肉、毛发等,这一切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都是不干净的,所以我们要天天冲凉。冲凉后就以为它干净,然后对它起爱执,越看越干净。如果我们能深一层的去观察:皮肤有污垢,皮肤内的血肉是腥臭的,肮脏的;肉内的骨头是没什么好看的。如果你要看的话,可以到市场看肉摊上的猪肉、牛肉、羊肉,它们和我们是没什么两样的,我们身体皮肤内的包装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我们从未想过,天天冲凉,频频照镜子,认为很满意,这就是我们执著身体是干净的。
坐禅使心安定下来后,用心观察自身的皮肤、血肉、骨骼……至于身内的大小肠里消化过的食物,都是污秽、肮脏的;我们的五脏六腑,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如此观察,我们对身体的爱执就会消除,就不会认为自己的皮肤是滑嫩的,身体是漂亮的,头发是乌黑美丽的等等。
此外是观外身--他人的不净,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执著。观死尸(九想观):从一个人死后,观察他到变成骨灰的过程:
先从人死(死想)后,尸体会膨胀(胀想);不久变成红一块,白一块,青一块(青瘀想);慢慢的尸体生脓(脓烂想),会变坏、腐烂(坏想);尸体上流出的血散布在这里那里,一团血涂(血涂想);到了一个时候,有鸟、虫来啄吃(虫啖);尸体就会被撕破而不*形,只剩下筋骨,更进一步,连血涂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副骨头(骨锁想);尸体暴露在旷野中久了,筋肉与骨头都分散,后来骨头变成象从海中拾起来的螺一样白。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太阳晒,骨头变成碎开来的枯骨(散想),乃至最后变成尘土,与土壤混合在一起。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死后最终是这样的,有人说那儿有一只老虎,我不走过去,它绝不会咬死我;但人生下来就是在等死,你我都无可奈何的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路,丝毫没有选择的馀地。佛陀说众生的分段生死是即可悲又可怜的事,由不得我们做主,死后身子变坏,剩下白骨一堆,最后与尘土同住!
修学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是以观察死尸,以达到认清楚世间的*。这个*是:我们的身体是由皮肤、毛发、爪甲、血肉、骨骼,五脏六腑组成的,没有一样是干净的,最终是会变坏的,是不值得我们贪爱与执著的,身念处就是要如此这般的观察。 受念处是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它可分为身受:苦、乐、舍受;心受:忧与喜受,共五种。
身念处中的身体我们可以看到,但很多人对受念处中的感受是不知不觉的。这个受不止是感受到当前是快乐或是苦恼,还要感受到不苦不乐的情形。比如风吹来,皮肤感受到凉爽;坐在那儿脚痒,感受到哪一部分痒,痒就是苦受。又比如喜欢拍照的人,在拍照时闪光灯照到眼睛,强烈的灯光使眼睛受苦--身苦,但他喜欢拍照--心喜。
对于受我们要去知道它,觉察它。如果一个人对于观察身体还不清楚,他观这个受一定没办法完成。我们必须对于身体的行、住、坐、卧的行为很清楚之后,才进一步观察身心的感受,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个感受是从六根而来,如风吹来身体感受之;听到声音是从耳根感受到。如人坐禅时,听到公鸡啼,耳根感受到,如果当时观察到那只是耳根感受到刺激,就完了,是身受苦,心是不苦不乐受。若他想:“真是岂有此理,我坐禅,你来吵我。”那他就生起贪瞋痴,心在受苦了。
又比如有很大的炮声,耳朵受到刺激,受不了,耳根受苦;有些声音,好像人声,耳根听惯了,听了很舒服,那就是乐受;反之噪声使我们耳朵与心受苦;有时寂静无声,那我们的耳朵就没有感受了。此受会生起,当然也会消失,所以当我们观察受的生起时,要知道它是从耳朵或眼睛来,它怎样的灭掉,都要知道。接下来我们要保持一心住在受念处,一心观察它,慢慢地就会发觉有受皆苦,因为受源源不绝而来,我们身不由己,不能做主的缘故。当我们可以很细微的观察受后,就可以继续观察心。 当我们感受到外境时,心在作用,这个知觉的心,我们要知道;但是我们往往会在知觉的心上加入贪、瞋、痴等种种烦恼,我们也要觉知;乃至这个心念是否专注在禅定或散乱等,我们也都要念念觉知这个心识所在之处。
比如在静坐时,突然听到声音,耳识在作用,耳朵在感受。我们要观察到心在耳朵作用,然后又跑到头脑中想,我们要觉知它。这样的慢慢观察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心念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跑来跑去,很快地生灭。佛陀说世间上生灭最神速的是我们的心念,最容易观察到无常,所以在四念处中佛陀教导我们观心无常! 法念处主要的是指法尘。法尘是:心中念一、二、三、四……。心中的念就是法尘。当念“一”时,心知道念“一”,就是心识。念“一”时心识知道念“一”;念“二”时心识知道念“二”,……。没念“四”时,心识不知道,还没念“五”时,心识不知道。念“一”时,心识就生灭一下,念“二”时,心识就生灭一下,所以我们的心识念念在那儿生灭而觉知。古代开悟的禅师说:“念念不相到。”意思既是说:我们的前心念与后心念毫不相干,互不相到。而每一念的法尘组成凡夫所以为的心,其实它不是心,那是法尘。我们的法尘有很多,每每想东想西,想要骂人的心想等等,都属于法尘。
在这些法尘中,心念处最先要观察的是五盖。五盖是贪、瞋、睡眠、掉悔及疑。因为一个人要修定、修慧,这五盖会掩盖住他,使他没有定力,没有智慧,故观法念处时,要观察我们是否有此五盖的烦恼?它是从何来?从何灭?它生灭的原因?我们应如何使它不生?假使我们用心观察,慢慢的就能掌握消除五盖的方法,它就会消除掉,那我们就不会再怀疑佛法,对它深信不疑了。
观察五盖后,接下来是观察五蕴。我们身心的一切活动都包含在五蕴当中。法念处不止指法尘,它还包括一切法。五蕴包含一切有为的生灭法,世间的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在生灭,所以观察法尘时是要观察它的生灭,从中发现一些事实。
在观法念处时,除了观察五蕴外,还要观察另一些法,那就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接触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都要了了分明。比如在静坐时,心念集中在耳朵,我们就去听声音,要觉知这个过程。过一会儿,我们的心念又去观察景物,对于这些心念转移的过程,我们要知道,更要了了分明。我们要注意六根与六尘为我们产生了一种结缚,既是我们的烦恼从六根与六尘中源源不断的生起;十二因缘中说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六根,他就没有“受”,所以我们的“受”时从六根而来。观察这个受后,接着观察心,再观察受的来源是从六根与六尘接触而来,我们要了了分明这个受的生起。一旦你看到它的生起、再灭掉,那么我们的贪瞋痴很快就会消灭。为什么这么讲呢?打个比喻:以声音来说,有人骂你一句“*”粗话,你闹起烦恼,骂人、打人、与人过意不去等,如果你当时很冷静,以智慧观察,听后就会发现:因为我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就产生
“他”、“妈”、“的”这些声音的分别心。你也会发现原来外面有声音,你里面有耳根,它们接触后生起受,生起心识;然后你就会发现到,原来是法尘这个罪魁祸首添加一些烦恼进去,使你做出反应或反击。当你发现到这一点时,你就懂得如何放下,使它不再生起来。我们凡夫听声音后,闹起烦恼来,就只会怪外面的人,绝不会怪自己内心有这个烦恼。
如果有人说:“You are stupid”对听不懂这句话的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个声音罢了,但是听的懂的人的法尘中就有“Stupid”的意义存在,他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感觉到这个语言,法尘中生起分别、然后比较,那他的烦恼就来了。他不责怪自己过去业中有这些“废物”,就只会责怪别人骂他“Stupid”。如果一个人观察法念处中的六根与六尘,到了了分明时,就知道烦恼从何处来?烦恼如何灭?他就懂得如何放下烦恼,使它不生起。
修学法念处进一步要观察一切法是生灭无常,我们不能做主,不自在;不自在故是苦、无我。我们凡夫深深的执著这一念一念会想的心就是我,但佛法中却说它只不过是法尘罢了,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法尘与外境的色尘是同样一回事,只是不同东西,同样的作用,而我们把色尘当成外在的身体与世界,法尘当成是我,所以佛陀要我们观法无我,而且要观一切法都无我。法尘是内在的,但这法念处不止是指法尘,它还包括五蕴及世间的一切,里面都没有一个我。
四念处要完成的观行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虽然如此,但是在做观行的过程,并不是永远去观想不净、无常、观苦、观无我,而是要把我们的心念、行为、举动等觉察到了了分明。 四念处除了这四个不同的观行外,还有一个总相念处,既是在这四念处中观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苦、无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受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心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法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无常、苦、无我在大乘佛法中以一句话来总括它,既是所谓的“性空”。一切法都无自性,既是空性,故要观空。
《俱舍论》中说:“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叫做别相念处。”既是各别的观察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称为别相念处。如果以法的总体来看,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一切有漏的皆是苦,一切法皆是空性、无我性,这称为一切法的共相。我们可以一切法的共相来观察一切法,乃至以此法来观察四念处,这样的观察称为总相念处。 根据《大智度论》以及南传经典《四念处经》(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都教导我们应该从观察呼吸开始,然后才观身不净,因为我们的心散乱,应先把心定在呼吸上,慢慢地使我们的心念微细后,才观察身体的不净。在经论中说,如果我们以散乱的心来修观身不净,会得到反效果,结果是越观越 觉得可爱,因为我们凡夫一向来认为自己的身体好,别人的身体漂亮的缘故。
观身后就观受、观心、最后观法,其原因是身体的行动最粗,接下来是感受,再下来是心念。其实心念比法尘更微细,在这儿先观心,后观法,因为观心念无常比较容易,观法无我难。这个观法无我,并非是叫我们想:“无我,无我。”的这样想,而是观察法尘念念之中,哪一念是我?这样的观法无我比较难,反而是观心念无常容易。
中国佛教不大提倡这四念处的修法,只有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曾写一本《四念处》,他是以大乘思想来讲解四念处的修行。自此以后,就没有人宣扬此修行方法了,这是很可惜的!
南传佛教很注重“四念处”的修行,尤其是在缅甸,他们有一套修行的方法及步骤,修禅者要学习那套方法后,才被认为有资格做导师,教导其他的人修学。
缅甸禅师教导四念处的方法及步骤:
首先修行者要放下一切事物,住在庙宇中,然后跟随一位有资格的导师学习。每天起来,坐禅与经行。所谓经行是保持一心前后来回走。修行四念处者每天少做事,只是坐禅与经行,为什么要这样呢?那时因为静坐久了容易产生昏沉,同时久坐会生病,所以采取坐、走,坐、走的方式。导师会安排静坐半小时,经行半小时或静坐一小时,经行一小时的功课,有些甚至经行两小时,在经行时观察身体的一举一动,念念要分明;要知道何脚先起,然后踏在地上,甚至于踏到地上的情形,也要知道。开始经行时心念粗,就要用心念左右,左右地训练,慢慢地对身体走路行为很清楚,到心念微细时,就不要念,只要保持知道就好了。
接下来他要知道是脚走了他的心知道,或是他的心叫脚走,他也要发现到:是心叫脚提起,脚踏到地,心才感觉到;他要发觉到这两个过程。走到尽头的时候,谁叫他转弯回来;他站着也要知道,他要对这些心念了了分明。这样经行的结果,他的心会慢慢定下来,观察力会越来越敏锐。他静坐时要观察呼吸,肚子的膨胀与收缩,呼吸的出入等。在静坐的过程中,发生任何事情,他都要知道。
每天晚上导师会个别与修行者对话,问今天做什么修行?有何感受?导师就会慈悲教导,纠正错误,有些严格的导师在与修行者做个别对话时,不允许别人听,因为有些修行者听后会模仿别人的修学。比如某些修行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发现到在左右,左右走时,心念在控制他的脚,那他与导师对话时被另一个人听到,当那个人被导师问时,也给予同个答案,他没有发现到,也没有感受到,只是学来的,这对他完全没有好处。
导师与修禅者做一对一的对话,考问后,知道个别修行者的程度,就会逐步教导,不能做*跳,避免在修禅的过程中产生偏差。这与中国禅宗祖师的教导相似。每晚禅师与禅和子(修禅者)有小参,那就是祖师以对答方式来考问参禅者。
四念处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我们凡夫有常、乐、我、净四颠倒。没修学四念处的人,根本不知道有这四个颠倒,即使是念佛,常、乐、我、净依然存在,但是修行四念处就容易破除它。烦恼少,智慧生,那就容易解脱生死,所以它是修解脱道者的良药。
佛陀在他的遗言中指示比丘应当依止四念处修行。依据经典中说,认真修学四念处的人,快者七天,慢者七年方可证悟初果。经典中又说:四念处是能使众生清净,克制一切烦恼和悲哀、祛除痛苦和忧愁,而走上正道、觉悟涅盘的唯一之道。
有关四念处修行的经典有《四念处经》,它是被编入《增一阿含经》中。南传经典中有印成巴利文的单行本,我们也可以在《原始佛典选译》中找到这部经。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第四十八卷中特别提到关于四念处的修学方法,而且强调修菩萨道者也应该修学四念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3:50

修学观身不净应从内身观察起,从头顶到脚跟,观察我们的皮、骨、肉、毛发等,这一切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都是不干净的,所以我们要天天冲凉。冲凉后就以为它干净,然后对它起爱执,越看越干净。如果我们能深一层的去观察:皮肤有污垢,皮肤内的血肉是腥臭的,肮脏的;肉内的骨头是没什么好看的。如果你要看的话,可以到市场看肉摊上的猪肉、牛肉、羊肉,它们和我们是没什么两样的,我们身体皮肤内的包装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我们从未想过,天天冲凉,频频照镜子,认为很满意,这就是我们执著身体是干净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3:51

1·是即修习四念住,唯此一途,
能引导众生,至于清净;
能克服忧悲苦恼,消除痛苦悲伤;
能不待时节,实践正道,作证灭谛。

2·什么是四念住?
----------------------------------------------------------------------
[1]彼,以知其(身)为验,观照、思维比较(其身),于之集中贯注,勤持不懈,势成无间,直至具足正知正念正想,直至具足正智;乃得消除乐欲,厌离世间。
[2]彼,以知其(受)为验,观照、思维比较(其受),于之集中贯注,勤持不懈,势成无间,直至具足正知正念正想,直至具足正智;乃得消除乐欲,厌离世间。
[3]彼,以知其(心)为验,观照、思维比较(其心),于之集中贯注,勤持不懈,势成无间,直至具足正知正念正想,直至具足正智;乃得消除乐欲,厌离世间。
[4]彼,以知其(法)为验,观照、思维比较(诸法),于之集中贯注,勤持不懈,势成无间,直至具足正知正念正想,直至具足正智;乃得消除乐欲,厌离世间。

3·<身、受、心、法,之诸念处法·>………
………
………
<念处·身·造作及运作,动中禅·>
----------------------------------------------------------------------
复次,彼,

前进后退:依正智,觉知身造作、运作;
前瞻后视:依正智,觉知身造作、运作;
屈伸俯仰:依正智,觉知身造作、运作;
穿衣持物:依正智,觉知身造作、运作;
吃喝嚼咽:依正智,觉知身造作、运作;
大便小便:依正智,觉知身造作、运作;
行站坐卧:依正智,觉知身造作、运作;
睡醒语默:依正智,觉知身造作、运作;
(入息出息:依正智,觉知身造作、运作;)

(修习正思维:“我知此身行,觉知、学习整个身心之造作、运作”;)<正意行>
(修习正思维:“我知此身行,停止身心集谛苦谛之造作、运作”;)
(修习正思维:“我知此身行,生起身心道谛灭谛之造作、运作”;)

(凡如此身,动作静止,往来*的身触,依正智,皆这样于此念处,如实感知、如实觉知、如实观照。)
(凡如此身,动作静止,往来*的身触,其时,于此造作、运作,依据四谛,如实思维、如实比较。)

<*四念住·0·正思维引导抉择·>
----------------------------------------------------------------------
(彼,这样,修习正思维,与“自己”的潜意识对话,以达成抉择意愿的行向:
〈1〉彼,观照、思维比较:造作、运作,之时,对“自己”说:“愿”、“我”、“要”,“知”、“观照”或“思维比较”:“此(身)”的,名色和行向,及其,法和造作、运作的,感知、觉知;
〈#〉“于此,知或思维比较,之时”,
〈2〉彼,观照、思维比较:诸抉择法,之时,对“自己”说:“愿”、“我”、“要”,这样,“停止”、“止灭”:于“此(身)”一切沉淫执着之造作、运作;“停止”、“止灭”:一切境界、世间、世界;
〈3〉彼,观照、思维比较:诸抉择法,之时,对“自己”说:“愿”、“我”、“要”,这样,“生起”、“造作”、“运作”:于“此(身)”一切清晰(明)了与解脱之造作、运作。

(彼,以此正思维引导抉择,断其贪忧(造作、运作),能有、善作,观照、思维比较。)

<*四念住·1·观、察:念处·>
----------------------------------------------------------------------
彼,这样,
以知其内(身)为验,观照、思维比较(其身),
以知其外(身)为验,观照、思维比较(其身),
以知其内和外(身)为验,观照、思维比较(其身)。

<*四念住·2·观、察:念处诸法·>
----------------------------------------------------------------------
彼,这样,
以知其(身)为验,观照、思维比较(其身)的“生起”,
以知其(身)为验,观照、思维比较(其身)的“止灭”,
以知其(身)为验,观照、思维比较(其身)的“生起”和“止灭”。

<*四念住·3·念处修神足·>
----------------------------------------------------------------------
彼,这样,以知其(身)为验,观照、思维比较(其身),于之集中贯注,勤持不懈,势成无间,
直至于,观照、思维比较,此二者修成能,清晰(明)了“此(身)”,于诸造作、运作,具足正知正念正想。
直至修成只有于,观照、思维比较,此二者所成正知正念正想,的境界,于诸造作、运作,具足正智。
(直至于,内心,安立、安定、专一,于这样定。)

能断执着世间之念,之思维。
得消除乐欲,厌离世间。
于现法中,通达、作证、具足、自在无惑而住。

<*四念住·4·念处、诸法·>
----------------------------------------------------------------------
彼,应这样
以知其(身)造作及运作为验,观照、思维比较(其身)造作、运作的状态。
以知其(身)造作及运作为验,观照、思维比较(其身)法的状态。
………
………
………
4·(
(1)彼,凡修四念住,在动作静止,往来*时,
于之正确建立,于之集中贯注,勤持不懈,势成无间,于之专修、散修,
应得*七觉支:

彼,这样,于四念处建立,不忘失,
〈1〉其时,孤寂独处中,这样于此念建立,不忘失时,即初入念住觉支;
于所生念住觉支,集中贯注,勤持不懈,修习*,于诸造作、运作,具足正知正念正想,正智,具无量念根<五根五力>。即是念住觉支。

〈2〉其时,于无量念根,以,观照、思维比较,抉择、审察,所闻四谛法时,即生择法觉支<寻>;
于所生择法觉支,集中贯注,勤持不懈,修习*,能势无退转。即是择法觉支。

〈3〉其时,于择法觉支,修习*,势无退转时,即生精进觉支<伺>;
于所生精进觉支,集中贯注,勤持不懈,修习*,能生根尘喜,具无量勤根<五根五力>。即是精进觉支。

〈4〉其时,于精进觉支,修习*,生根尘喜时,即生喜觉支;
于所生喜觉支,集中贯注,勤持不懈,修习*,能生识喜,于身寂,心寂。即是喜觉支。

〈5〉其时,于喜觉支,修习*,生识喜,身寂,心寂时,即生轻安觉支;
于所生轻安觉支,集中贯注,勤持不懈,修习*,身寂,心寂,能生乐,生乐能生心定。即是轻安觉支。

〈6〉其时,于轻安觉支,修习*,身寂,心寂,能生乐,生乐能生心定时,即生定觉支;
于所生定觉支,集中贯注,勤持不懈,修习*,能生心定,为,善作观照、思维比较者,具无量定根<五根五力>。即是定觉支。

〈7〉其时,于定觉支,生心定,为,善作观照、思维比较者时,生舍,即生舍觉支;
于所生舍觉支,集中贯注,勤持不懈,修习*,能生无所有。即是舍觉支。


(2)彼,凡修四念住,应得作证两种灭之一:
或于当身,证得甚深微妙的漏尽智。
或于当身,仍有残余执惑,证得于此世界,不再返还。

彼,凡修四念住,(只要七年),应得作证两种灭之一:
或于当身,证得甚深微妙的漏尽智。
或于当身,仍有残余执惑,证得于此世界,不再返还。

彼,凡……(且不说七年,只要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
彼,凡……(且不说一年,只要七个月,六个月,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二个月,一个月,半个月)……。
彼,凡……(且不说半个月,只要七天)……。

5·此即为何说:
是即修习四念住,唯此一途,
能引导众生,至于清净;
能克服忧悲苦恼,消除痛苦悲伤;
能不待时节,实践正道,作证灭谛。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华丽转身为什么在优酷看不了了之 《华丽转身:爱情不在服务区》txt全集下载 翡翠台华丽转身英文曲 matplotlib中plt.imshow函数画图出现的颜色问题 数字图像处理(c++ opencv):形态学图像处理-提取连通域 ...opencv做东西,网上的程序读着还可以,程序遇到问题不会改,一些函_百... 深度学习面试问题总结 | 传统图像处理——OpenCV 活虾如何在晚上保持存活状态进行保存? neu代表什么意思 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区别是什么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区别 用了增甜剂香瓜为什么出现倒瓤现象 四念处安住是哪四念住? 甜瓜增甜有用糖精豆的吗? 佛学四念住是什么? 请问老师甜瓜用什么增甜比较好? 甜瓜怎么育苗如何施肥增甜 甜瓜增甜施肥要点6? 甜瓜增甜用什么肥料? 甜瓜打甜蜜素是真的吗? 万里长城共修了多少年才建成的呀 青藏铁路是几几年建成的 北京故宫,是几几年建成的? 音乐风格 雄安新区预计几年建成? 一些香瓜吃起来非常甜,是不是里面添加了什么东西? 灵歌十七劝? 美国唱灵歌最著名的歌手有几个,分别是谁? 圆明园花了多少年才建成﹖ 夕的反意词 圆明园是多少年建成的建了多少年 一个函数有极值说明什么 佛说:我不摄受众生,亦无所教命,汝当自依止,法... 西甜瓜膨大增甜王哪种品牌好 于田县位于哪个市,有谁知道。 于田县发展的变化是怎么样的? 我不能集中注意力 以前后很长时间的邪淫习惯 读哪... 于田的介绍 请问佛教说的“摄念在心”怎么做到? 上座部佛教中的「止观禅法」和「四念处」是什么关系 请各位大德开示:为什么五祖讲:“不识本心,学法无... 佛法开示:什么是“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谁能推荐一些有关修习四念处的学习资料? 于田的历史沿革 盘点韩雪新拍的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 正念治疗心理疾患相当于四念处哪一个层次? 惟贤长老:根据佛法如何求得人生的真谛 韩雪新拍的电视剧是什么 「知非即舍,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这需要一世的... 韩雪的新单曲是什么? 韩雪的新专辑什么时候出? 修四念处就是用观照的方法而不动感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