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8 08:25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8 12:47
几 年前的富士康发生十连跳事件,相信大家都还有印象,当时我在媒体上看到有台湾联合会、香港市民等,集中台湾总部抗议。而与此同时,在发生十连跳的大陆,却 没有民众或工人抗议,或者即使有,也经过了官方和媒体的冷处理。而在此后有媒体采访去富士康排队求职的大学生,问十连跳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受访者大多表示 没什么影响,工作或者工资最重要,富士康依然是他们的首选。
于是我不禁有所感叹:中国人失去抗议力了吗?如果是,那么中国人的抗议力又是如何失去的呢?
且不说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历史和在专制统治下形成的国民心理,以及有人指出的逆向淘汰:有敢于首先反抗的人,执而杀之,所形成的民族文化基因,使得中国人 普遍缺乏抗议的精神。我不是历史或文化学者,不想从历史或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我只想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中国人是如何失去抗议力的。
我曾经问学生,你们从小到大,家长或者老师对你们最多说的一句是什么?学生一时不能回答。我说你还记得你刚上学时,爸爸妈妈对你说的话吗?学生说:记 得,吃饱饭,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我说:对,就是这句话。从小我们被教育就是要听话,在家里听大人的话,到学校听老师的话!
这种听话教育和应试教育、专制教育相结合,因为在应试教育下,听话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应试教育的优胜者,就如科举时代,服从于儒家思想,服从于八股制度的 学子,才有机会在科举制度中脱颖而出。而这种听话教育,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压力下,在应试教育和专制教育的双重桎梏下,开始变得无处不在,深入骨髓!
就在前段时间我参加两次监考,中考和会考。有同事都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学生在考场里,胡乱填了前面的选择题,然后什么也不会做,但是坐在考场 里,睡觉或者无聊的在纸上乱画,却也要坐到两个小时的结束铃声,而事实上中考是可以在考试开始半个小时后离场的,而会考也是允许一个小时后离场。然后有学 生说了,是班主任说不能提前交卷的。为什么班主任的一句话,就让他们在考场的监狱里,那么热的天气,多坐上无聊的一个小时呢?
我们教师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家长向老师求助,说孩子不听他们的话,管不了孩子,然后他们强调他们的孩子很听老师的话,老师的话一定会听!因为他们从小被教导为要听老师的话,做个好孩子!
但是事实上呢,如果是因为对知识和老师品德的尊重,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教师群体的品德不容乐观,那么学生对教师表示一定程度的尊重也是应该的,我们 不是说要“尊师重道”吗?其实尊师的前提应该是重道,就如韩愈在《师说》里说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学生的听话,并不是因为老师的 学识和品德,而是怕老师,怕严厉的老师,怕能够管他们的老师!所以他们第一怕的是学校的领导,然后是政教处的老师,然后是班主任,然后是严厉的老师。如果 你不属于以上的老师,你不是领导,不是政教处,不是班主任,也不严厉,那么对不起,学生是不大容易听话的!
在我的课堂上,尤其是早晚自习,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学生很吵闹,突然之间,他们安静下来了,但是他们的目光不是看着我,而是看着窗外是否有班主任或领导经过!所以他们的听话其实不是听老师,而是听权力!
还有一次,有学生在我上课时要求上厕所,人有三急,象上厕所这种合理的要求我一般是要满足学生,而且我也知道一些老师喜欢拖堂,并且学生的厕所又挤,尤 其是女生。但是不幸的有一个学生,刚好被某政教处老师碰到,我刚好目睹了当时的情况,我看到学生低着头,诚惶诚恐的样子,连声说自己错了。然后我还听到训 斥的声音:上课上厕所,你是不是有病。而学生也居然连声回答:我有病!我不禁感到莫名的悲哀!而这个学生还是在我的课堂上属于比较拽的一个,经常对我一副 不屑的神情,而面对一个稍稍在学生眼里带了点领导或者官的时候,居然是这样一副驯服的样子!
当然,哪怕是这种长期一贯的听话教育,也不能完全扼杀处在叛逆期的孩子的天生的反抗本能,这个时候,反抗无用论就登场了!于是他们相信个体不能改变环 境,就如在一开头文章里自己所感到的那种无力感。所以听话的孩子用功学习,最后考上大学,不听话的孩子自暴自弃,混沌过日。有朝一日,听话的孩子大学毕业 之后,走上工作,当他发现现实中的社会和理想的差距,并且他认为自己没有力量去抗议或改变这个环境,那么从高处跳下去,也许就只是一个是否有勇气的问题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9:55
《秋斋》(白居易)
晨起秋斋冷,萧条称病容。
清风两窗竹,白露一庭松。
阮籍谋身拙,嵇康向事慵。
生涯别有处,浩气在心胸。
《对酒》(白居易)
人生一百岁,通计三万日。
何况百岁人,人间百无一。
贤愚共零落,贵贱同埋没。
东岱前後魂,北邙新旧骨。
复闻药误者,为爱延年术。
又有忧死者,为贪政事笔。
药误不得老,忧死非因疾。
谁人言最灵,知得不知失。
何如会亲友,饮此杯中物。
能沃烦虑销,能陶真性出。
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哭王质夫》(白居易)
仙游寺前别,别来十年余。
生别犹怏怏,死别复何如?
客从梓潼来,道君死不虚。
惊疑心未信,欲哭复踟蹰。
踟蹰寝门侧,声发涕亦俱。
衣上今日泪,箧中前月书。
怜君古人风,重有君子儒。
篇咏陶谢辈,风衿嵇阮徒。
出身既蹇屯,生世仍须臾。
诚知天至高,安得不一呼?
江南有毒蟒,江北有妖狐。
皆享千年寿,多于王质夫。
不知彼何德?不识此何辜?
《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白居易)
富阳山底樟亭畔,立马停舟飞酒盂。
曾共中丞情缱绻,暂留协律语踟蹰。
紫微星北承恩去,青草湖南称意无?
不羡君官羡君幕,幕中收得阮元瑜。
《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白居易)
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
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
古调何人识,初闻满座惊。
落盘珠历历,摇佩玉铮铮。
似劝杯中物,如含林下情。
时移音律改,岂是昔时声。
《酬郑二司》(白居易)
偶因冷节会嘉宾,况是平生心所亲。
迎接须矜疏傅老,只供莫笑阮家贫。
杯盘狼藉宜侵夜,风景阑珊欲过春。
相对喜欢还怅望,同年只有此三人。
《题简斋》(陈与义)
我窗三尺余,可以阅晦明。
北省虽巨丽,无此风竹声。
不着散花女,而况使鬼兄。
世间多歧路,居士绳床平。
未知阮遥集,几屐了平生。
领军一屋鞋,千载笑绝缨。
槐阴自入户,知我喜新晴。
觅句方未了,简斋真虚名。
《寓兴》(鲍溶)
念来若望神,追往如话梦。梦神不无迹,谁使烦心用。
鲁圣虚泣麟,楚狂浪歌凤。那言阮家子,更作穷途恸。
《游山》(鲍溶)
白道行深云,云高路弥细。时时天上客,遗路人间世。
烟花最深处,井臼得空刺。天寒鹤巢林,石长泉脉闭。
神化万灵集,心期一朝契。不见金板书,谁知阮家裔。
终期太古人,问取松柏岁。
《满庭芳》(晁端礼)
绿绕群峰,红摇千柄,夜来暑雨初收。共君乘兴,轻舸信悠悠。且尽一尊别酒,荷香里、满酌轻讴。明朝去,征帆夜落,何处好汀洲。风流。吾小阮,朝辞东观,夕向南州。况圣时、争教贾傅淹留。若过寻阳亭上,琵琶泪、莫洒清秋。堤边柳,从今爱惜,留待系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