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22: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0:05
评剧习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称谓,但最终以“评剧”之名闻名全国。
名称由来说法不一
“评剧”名称的由来,说法不尽统一。一种说法是,该名称由早期的著名女演员李金顺所起。另一种说法是,该名称由李大钊所起。因当时作为小剧种的评剧刚走进城市舞台时,与国家大戏京剧均称为“平剧”,引起京剧班主的忌妒,他们便挑拨武戏演员*。后来,时在报界工作的李大钊出面调解。他出了一个主意,给平剧在“平"字边加了一个“言”宇。他说,京剧是国家大戏,代表北平就叫平剧;评剧是民间小戏,它反映社会现实快,演唱形式简单,通俗易懂,把“平"字加上一个“言"宇就成了“评”,这是以评论社会,评书说唱为重的意思。
也有观点认为,当成兆才等人把莲花落演变成“唐山落子”时,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他们给这个新剧种命名为“京东第一平腔梆子戏”,简称“平剧”,演唱时用本嗓。当时的代表性演员有月明珠、金开芳等。
辛亥*后,北京改称北平,京剧也随之称为平剧。以成兆才为首的“平剧”此时已经发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剧改称的平剧成对歭之势。于是就定名为评剧,寓“评古论今”之意。
还有观点认为,是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红》时,新闻界首次把"评剧"的名称刊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新凤霞讲述“评剧”一名由来
我的乃师是四大名珠之一“盖五珠”的学生,名叫小五珠。小五珠*告诉我:这里面还有段故事呢!他说,听他的*盖五珠说,评剧开始是在河北省唐山乐亭县、丰润县一带发源的,盖五珠、小五珠也都是丰润县的人。开始是农民好玩爱唱,农忙季节种田,农闲了就自动组织起来唱戏。最初是二人对唱、莲花落等民间小调,后来从地摊唱到上了土台子,从二三人简单的小戏发展成了较复杂的戏,从只是男演员唱发展到也有了女演员唱,从在农村演出发展到进了城,上了大剧院。后来,评剧发展很快,从河北发芽,到了东北三省就开花结果,很快就得到了东三省广大观众的接受和欢迎。“奉天落子”就是那时候叫起来的。因为评剧是农民发起的小剧种,所以当时连个准名字都没有,开始叫落子,也叫蹦蹦戏、半班戏……进城后又叫“平剧”。
评剧当时不仅没个准名字,也没有文人给写剧本,戏文有的都不通。可是广大观众喜欢看评剧,因为它的剧目大都是反映当时社会的家庭生活,妇女受封建压迫、人民受苦的冤屈公案等言情故事,特别是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剧目多。进城后,评剧又向京剧、河北梆子、曲艺等大剧种学习,如唱腔、锣鼓点子、文场弦乐等,提高了不少,一下子就被城里的观众接受、欢迎了。
那时京剧也叫平剧。因为当时的北京叫北平,京剧是国家大戏,所以叫平剧。而评剧当时是刚进城的小剧种,还没有完全形成,也叫平剧,这就引起京剧班主的忌妒,他们便挑拨武戏演员*。一次在小饭铺吃饭,他们有意丑化评剧演员说:你们是小戏,没有真功夫,你们的唱都是“哎哎哎……杀了人的天哪……”,他们闯进后台,抢走了评剧的祖师爷(那时的剧团都讲究在后台供祖师爷,即唐明皇的像),还说评剧是卖野药的,没有祖师爷,不配供唐明皇……
这件事越闹越大,两边都停了演出,准备*。这时有一位报界的带眼镜、留大八字胡的李先生出来给调解,这位李先生也是丰润县的口音,他出了一个主意,给评剧在“平”字边加了一个“言”字。他说,京剧是国家大戏,代表北平就叫平剧;评剧是民间小戏,它反映社会现实快、演唱形式简单、通俗易懂,把“平”字加一个“言”字就成了“评”,这是以评论社会、评书说唱为重的意思。后来才知道,这位李先生就是李大钊同志。李先生还亲自找了盖五珠、月明珠、成兆才等演员谈话,他说:你们的发展要注意“评论社会”,以唱为主,只有通过说唱才能达到评论社会的目的,才能得到观众的承认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