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8 04:5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6:24
李斯临刑前的东门黄犬之叹,本就是一种史家(准确地说是司马迁)戏剧化的记述,过度上纲实无必要。如果照这个逻辑,曹操死前不后悔没有为汉家彻底除残去秽,“愧对黎民百姓”,反而纠结于分香舞女之类的事,是不是也可以算作“后悔的只是优越幸福的家庭生活从此结束了”?
把历史简化为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是很可笑的。
李斯晚年的行为一直是著名的公案,秦汉间史料多阙,如果说我们能依托现有史料得出定论,那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不过大略推知一二,还是可以做到的事。
二世-李斯-赵高的三巨头执政体系最后造成秦帝国的崩坏,这是事后的结果,但依靠结果来逆推,说当时的李斯行为多么多么愚蠢,这恐怕未必。
典型法家李斯的施政理念实大与扶苏(不一定是忠实儒家信徒,但至少思想中包含相当儒术成分)相悖,而他本人也不属于扶苏一党,甚至,作为文法吏集团代表的他与扶苏的后盾——以蒙恬为代表的开*功集团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无论从正道还是阴谋论上,他都断无支持扶苏的动机,那么剩下的选择就只有胡亥。
当时李斯眼中的赵高也绝不是我们现在眼中的那个“死太监”,赵高非阉人,前人早有详尽考证,可参阅。当时他的身份约相当于始皇的机要秘书,精明强干是肯定的,*头脑也一流。至于史记里记载的他游说李斯的言辞,看看就好,不必全盘接受,既然是密谈,就没有被写进史书的道理,大部分是后人依靠后事发展推演的。侵淫官场一生的李斯不可能像对话里表现的那么废物,他和赵高必定有复杂的利益交换,但我们已无缘得知。
而且,扶苏本人是否是始皇心目中的储君,这件事还需两说。本来,扶苏被外放就是因为主张对儒士宽仁而触怒始皇,春秋以降,并无储君在外统军的成例,况始皇生前一直未正式立储,不说扶苏已在这场夺嫡斗争中完全出局,至少始皇本人对此事还在考虑之中。吕思勉就质疑过此事,并明确说史记所载李斯赵高阴谋等多为时人传说,并不可信。我的观点没有这么极端,不过扶苏即位并非当然的选择,这是一定的。至于后来,陈胜打出扶苏的旗号造反,而项羽和刘邦其实都是脱胎于张楚的法统,所以扶苏被无限拔高也是自然的了。
后来李斯玩砸了,很大的原因是在胡亥身上看走了眼。胡亥其实对权力的觊觎欲是很低的,但是时势将他推到了这个位置上,一君二臣而君弱,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权力三角结构。而赵高是实实在在地有当皇帝的野心的,李斯则没有,加上内外之别,胡亥在另两极中依赖的对象只可能是赵高而不是李斯。这就决定了李斯纵然权倾天下,也无法在这场游戏中斗过赵高,因为后者抓住的是蛇之七寸。
有过死亡体验的赵高是疯狂的权力动物,其实李斯的布局已足够缜密了,在军队里布下了强大的代言人章邯,亲儿子镇守东方重镇。在他心中,多半赵高是不敢彻底翻倒他的,国家没了谁也讨不到好,而胡亥如果稍微有些帝王之术的话,也早该在两人之间找找平衡了。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赵高还真的选择了那种最危险的玩法。
所以大家就一起玩完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7:42
李斯作为秦始皇的丞相,也是重要的谋士,可以说深受秦始皇的信任,当时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也是李斯向秦始皇提出的建议。李斯为人精明,有谋略,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身为朝臣权利的巅峰,但是却在秦始皇死后,做出了错误决定,导致了最后身陷囹圄的悲剧。
秦始皇本想将皇位传给长子扶苏,但是当时的宦官赵高一直想要扶持胡亥,赵高买通御医,又开始威*利诱李斯也扶持胡亥。李斯被利用后,将胡亥扶上皇位,却没想到,被赵高等人针对,开始陷害李斯,胡亥也是个昏君,被赵高牵着鼻子走,赐死李斯。
再有就是胡亥一心贪图享乐,不理朝政,竟然耗费人力、财力来修建著名的阿房宫,这引起了李斯的不满。李斯上书却遭牢狱之灾,赵高趁机诬陷李斯之子李由谋反,对李斯进行严刑拷打,致使李斯没办法只能认罪,最终被判死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9:17
李斯是秦朝著名的宰相,但是通常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会是死的最惨的人,李斯在秦始皇在位期间为秦朝的政事,为秦始皇统一江山做了很多贡献,但是李斯并不是在秦始皇在位的时候死的,而是在秦始皇死后去世的。
皇帝家族,加上皇帝身边的臣子,富贵一时,其实危险也是更多,为了某个政事,不知什么原因说不定脑袋就没了。暂且不说假如秦始皇在世的话李斯会是怎样的结局,个人认为结局也不会好。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合谋,狼狈为奸,改了秦始皇的遗嘱,迫使长子扶苏自杀,然后拥立秦始皇二子胡亥为二世皇帝,这其实已经就违反了古代最大的忌讳,按说李斯该是一个很知名达理的人,或许人人都面对着自己的利益,与赵高竟然合谋。
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想修复阿房宫,征发劳苦民力,使得民不聊生,李斯上书阻止,不仅被打回而且还被入狱,后来在狱中他还是继续上书想说服胡亥,赵高在这时候就火上浇油,暗中陷害李斯说他想谋反,对其严加拷打,*承认后就被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