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懂得什么是死亡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20 17:5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7 10:53
慢慢教,这么大的孩子不会完全明白,最多知道死亡是可怕的,但是每个人都会死,孩子的接受力远比大人想的大的多。没有直面死亡,只是说不会有阴影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7 10:54
温和地和孩子聊聊死亡的话题。与其借着这个时机告诉孩子要珍惜生命,不如多陪陪孩子,孩子就能理解生命的宝贵。很多孩子到了6岁左右,就会开始思考人死后会怎样。当然,也有孩子根本不考虑这些事,尤其是那些完全遵循父母设定的“好孩子路线”的孩子,肯定早已断绝与那个世界的交流。因为想那些事,就不能好好学习了。当孩子因畏惧死亡而不停哭泣时,如果父母能默默地陪伴守护,孩子自己就能发现什么才是面对死亡的积极态度。说到生命,父母也许会告诉孩子要珍惜生命,会说杀死虫子很残酷,但其实并不要紧。因为只有经历死亡,才能理解生命。孩子杀死虫子之后就会知道自己做了坏事,这样更能起到教育作用。让孩子理解活着的伟大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虽说珍惜生命没错,但如果所有的生命都要珍惜,那人类什么也不能吃,就无法生存了。连咬人的蚊子也不能拍死,那还怎么生活?与其告诉孩子要珍惜生命,不如由父母多陪着孩子,这样就能让孩子有切身体会,例如“希望爸爸永远活着”“要是妈妈死了可怎么办”等等。只要父母陪在孩子身边,孩子就能理解生命的宝贵。 查看原帖>>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7 10:54
当带孩子去参加葬礼时,不少孩子会问家长“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了后会怎么样?”这个时候,家长通常会说“人死了后就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那么家长怎么跟孩子解释才能不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巧妙引导和解释孩子面对死亡时所产生的“为什么”,很有必要。其实,*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正决定了他会如何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
像看待“生”一样看待“死”
“死亡教育”其实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因为,只有正确地理解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这个课题,有些学校,已经在摸索中前行。2009年,郑师附小的老师刘雁华,有了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的想法。
刘雁华是郑州市终身名师,她教的是小学五年级,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课是孩子们的阅读时间。这节课外阅读课,孩子们很爱上。刘雁华喜欢挑选国外的优秀绘本给孩子们上导读课。无意中,她发现了《天蓝色的彼岸》、《爷爷没有穿西装》等几本有关“死亡”教育的绘本。
“当时有一点点小惊喜。”刘雁华说,因为,总算是找到了合适的“载体”,给孩子们解释什么是“死亡”。生命教育不应是贴标签,应该是具体化的。
《天蓝色的彼岸》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还挂念着爸爸、妈妈、姐 姐、老师和同学们,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着哈里偷偷溜回人间,来向亲人和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表示歉意和爱……
刘雁华说,和孩子们谈这个话题,要用温和的姿态,心里很明白要给他们讲什么,但不明说,要多听孩子们说,疏导、引领、点拨,在不知不觉中发酵、影响他们。“引导他们像看待‘生’一样看待‘死’。”刘雁华说。
刘雁华的女儿今年上高三,初中时,她也读过《天蓝色的彼岸》。女儿告诉妈妈,那本书很温暖,让她明白了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同时,也让她更懂得爱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我都没怕你怕啥?”
“妈妈,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地活着,因为我们要死很长时间。”有时候小石头会对妈妈这样说。
小石头今年上五年级,他对“死亡”这个话题,已经有了模糊的理解,时不时的,他会问妈妈:“姥姥姥爷都会死吗?”妈妈告诉他,每个人都会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要健康快乐地活着。
石头妈妈说,自己一个信佛教的朋友告诉孩子:“死了还有轮回。”她不这样认为,她告诉石头,死亡就像花到冬天枯萎一样,这就是生命的形式。
一次,石头在家养乌龟,把乌龟当成斗鸡来养,结果小乌龟被他和几个小伙伴折磨死了,石头很伤心,他知道乌龟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后来家里又养了只鳖,石头每天都很上心,生怕它再死掉。
“估计每个小孩子都有过怕死的时候。”石头妈妈说,她小时候,有一次,怕死吓得睡不着觉,当时在外婆家,她告诉外婆自己怕死,外婆当时已经70 多岁了,笑着说:“我都没怕你怕啥,我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当时石头妈妈一下子就不怕了。所以当小石头给妈妈说自己怕死时,石头妈妈也是同样的回答: “我都没怕你怕啥”,石头从此便再也没有问过。
“要珍惜生,但不畏惧死。”石头妈妈说,每当石头提到有关生死的话题,她虽不知道如何具体给孩子解释,但她一直在给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念。
话题沉重,不深讲为好
要不要告诉孩子“死亡”的“*”?要不要给孩子进行深度的“死亡教育”?家长成静和王伦的意见一致:还是不深讲为好。
“哎呀,这个话题我还真没仔细考虑过。”听到这个话题,家长成静有点小吃惊。成静的儿子今年12岁,平日里,她对孩子都是“正面教育”: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
成静说,“死亡”这个话题确实不好给孩子讲,比如,植物的“死”和动物的“死”就不太一样,植物“死去”,有的还能“活过来”,但动物不能,人就更不能了。所以,她觉得,既然“不好讲”,还是不讲为好。而且,对小学生讲得太深,有时候会不会适得其反?
家长王伦主张自然教育,他认为,认识死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了解和认识不一样,没必要刻意去讲。
直面死亡找寻生命意义
在10岁的女儿面前,王伦并不刻意掩饰自己的感情。去年,大学室友去世,王伦在家里失声痛哭,女儿看到了一切,也陪着爸爸悄悄难过。不过,她没有就此问太多有关“生死”的问题,王伦也没有“抓住时机”去给她解释。
“我知道有些形式和方法,能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什么叫死亡,但我没有这样进行。”王伦说,这些事情,还是应该让她自然而然地去理解和接受,当然,他也不想让女儿过早地理解这些一生中最无奈的事。
王伦说,女儿的生活多姿多彩,这自然会让她珍惜生命。其实,对死亡的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要落脚到对生的教育,对生命的珍重,对生活的热爱。
“当今社会,信息量如此之大,孩子必然经常接触到‘死亡’的概念。”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申柯说,所以,给孩子解释“死亡”也是迟早的事。
解释这个概念,可以分年龄段进行。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不用讲太具体的概念,可以用“比较法”,比如,“活着”就是可以吃饭、睡觉、呼吸、走路 说话等,“死亡”就是这些都不能做了。还可以用“实施法”,比如,孩子养的小动物死了,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安葬的位置、埋葬的方式等。
不能把死亡说得很恐怖,很纠结,也不能把死亡说得很美好,很飘渺,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吸收能力很强,会信以为真。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带着他去扫墓时,可以告诉他,死的人没有知觉,什么都不能做,但活着的人,要通过扫墓等方式,知道自己的祖先、来历,要敬畏、崇拜祖先。
此时,也是一个传授世界观的最佳时机,告诉孩子,活着的人需要继续创造价值,珍爱生命,多做善事,博爱大众,才能给逝去的人一个交代,同时为自己负责任。
申柯表示,对于死亡教育,重要的不是认识死亡,而是要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懂得感恩生命、感谢父母、感激每个擦肩而过的生命,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
美国人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源于美国,美国对“死亡教育”的研究较为丰富和完善。碰巧,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王振存,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记者拜托他“采访”了美国的一些学校。
经过了解,王教授说,在美国,确实不少学校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澄清、培养、肯定生命中的基本目标与价值,通过死亡的必然性,来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美国中小学的死亡教育具有科学完整的内容,且与学生个体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课程从动植物的生命循环,到有关于哀伤、丧礼、守丧等层面以及道德和伦理等主题,包括自杀、安乐死等,非常全面。
但并非所有学校都开设有死亡教育课程。因为即便是在美国,一些人也认为死亡是令人忌讳的话题。对于死亡的认识和探讨主要在家庭的私密场所展开, 有的则是通过教堂等场所。到小学五年级,会让学生了解,孩子是如何诞生的及其过程,到六年级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进行性教育等。
生死是硬币的两面
“认识‘死亡’有助于我们反观生命。”王振存说,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有助于其消除对死亡的误解、恐惧,更加认识生命的可贵与价值!
在孩童时代,都会有一段时期,对死亡问题非常非常地恐惧。的确,死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死亡的毁灭性、否定性让我们惧怕,让我们逃避。但生与死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我们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死是自然的生命现象,是人生的常态。
“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正是因为人是一个有死的存在,才造成了生命的紧迫感,才彰显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不能深刻认识死亡的本质,就不会真正懂得生命的宝贵与价值,从而更加珍惜自己、他人乃至自然万物之生命。认识到这些,我们的孩子就不会轻易地自残、残害他人的生命,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