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剂产品菌数越高保质期越短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9 18: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5:37
1.农用微生物菌剂国家标准规定,“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及“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液*品保质期为3个月,粉剂及颗粒制品为6个月。菌衡量标准为“有效活菌数(CFU)”,单位为“亿/g或亿/ml”,数量不能代表全部,不但要看菌数量,还要看有效活菌的数量,使用后起作用的只有活菌,有益活菌数量越大效果会表现越好。
以细菌、真菌为例,菌数越高,复苏后所需养分越多,一代一代消亡更迭下,随着其菌数繁殖倍增后,消耗的养分总量也越多,如果是科研仓储条件下,密闭、低温保质期相对长一些,但是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的条件,敞开式,温度还比较高的话,就很容易复苏,一旦肥料自身所携带的养分消耗完毕,菌群没有了养分,有效活菌数也会呈跳崖式降低。
所以现在市面上很多底肥执行的是GB20287的标准,里边内容物基本都是生物有机肥,就是为了菌的养分进行考虑。而且,菌一旦活了,不但C需求大,N也不少。而初始添加N没有太高的,即使是复合微生物肥,氮磷钾也要求不超过24个,就是因为初始盐指数太高,菌死得更快。
而且发酵腐熟的有机质里边还需要黑曲霉、绿色木霉或者其他木霉的参与,而国家标准规定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杂菌率分别为:液体≤10.0%,粉剂≤20.0%,颗粒≤30.0%;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杂菌率标准为:液体≤15.0%,粉剂≤30.0%,颗粒≤30.0%。也是基于发酵腐熟中这类菌群的考量。但是这些菌孢子虽然少,活性基本都很强,调价合适的情况下也可以繁殖,又进一步需要养分。
GB20287的标准,粉剂、液体≥2亿,颗粒≥1亿,设定标准时就是基于大量的科研实验的结果,很大程度考量了绝大多数的菌种活性、效果及保质期问题。所以购买的时候不要过度追求高菌数,菌数越高,不但对生产厂家的配方和技术条件有要求,对买卖双方的仓储条件也很有要求,低菌数在足够的养分条件下,活的时间反而长,到地里也更容易存活。
具体可以类似参考食用性乳酸菌类酸奶,保质期基本很短,开盖后暴露空气中,保质期更短。
2.除此之外,市面上有些高菌数产品,还标有很多菌种,巨大、解淀粉、枯草、胶冻样、短小、酵母、乳酸,写的五花八门,然而复合菌剂的使用效果会受到不同菌种生长习性的影响,盲目的复合,极易造成菌种间的拮抗,影响效果发挥。
一般常用的就是两三种,比如胶冻样、枯草、解淀粉这三种研究的比较多的举例,常规做法是把里边的株系进行复合,比如即使都是解淀粉,单一的株系里边功能性强的也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只具备一两种,比如有些株系就是固氮性好,有些就是有机质分解快,有些就是解磷快。将这些功能性好的筛选出来,同一菌种彼此之间无拮抗复合更容易,也更稳定。有些菌种彼此间拮抗,两个菌种到三个菌种之间,复合的难度就进一步提升了。同样的,对其最适载体的要求也更为复杂。
3.盲目追求菌标的种类多,数量高,是不可取的,即使厂家的技术条件达成了,我们自身的仓储条件也未必过关,田间的养分条件也未必够量。笔者曾见过同一个种植户,往年都用同一个厂家的产品,早年是低菌数的,后来换高菌数,高菌数第一年效果非常好,第二年高菌数下地后,由于去年该活化的养分消耗已经差不多了,又赶上盲目的减肥,当年化肥用的不够,土壤氮源不够,菌和根系争夺养分,苗长得又小又黄。
因此,要区别对待,在实际应用中,菌肥恰当好处的使用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