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07:54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9 12:15
在封建王朝,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万岁爷”吃些什么?远的不说,近代的满清王朝统治近三百年间,他们在高高的紫禁宫内吃什么?是什么人间奇珍佳肴维持他们的“龙颜玉体”?是什么仙丹奇果绵衍他们的年华寿命?是什么高级营养支撑他们日以继夜的淫威作乐?这些问题和疑问的解答当时人们(除了宫内外)是不可能知晓的。直至今天,这些问题对很多人而言仍然带着迷离的色彩。
今天,20世纪80年代的中外游客,每天以几万人次,拥进这座紫禁宫内。然而,“御膳房”没有了,慈禧的餐桌没有了,上百史侍候皇上用膳的御厨、太监们没有了。游人们仍然不知“皇帝吃些什么”。也许未来的紫禁宫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会以生动的形式,或布出模型、展出腊人和塑料仿真膳食来形象地展示昔日皇帝的饮食原貌,但是,从现实出发,我们只好以文字资料帮助网友解答一些迷幻。
首先请看皇帝溥仪,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皇帝吃饭,另有一套太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时间——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的向守在养心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进御膳房里。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已经出了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进到明殿里,由套上白袖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食具是绘着龙纹和写着“万寿无疆”字样的明黄色的瓷器,冬天则是银器,下托以盛有热水的瓷罐。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毒而设的。并且为同样的原因,菜送来之前都要经过一个太监尝守,叫做“尝膳”。在这些尝过的东西摆好之后,我入座之前,一个小太监叫了一声“打碗盖”!其余四个小太监便动手把每个菜上的银盖取下,放到一个大盒子里拿走。于是我就开始了“用膳”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9:23
古代皇帝的御膳看时代,古代的话受食材*可能以现代人眼光看一般,越接近现代,那么水平越高,到明清的时候,如果光从做菜水平来说那是顶尖的,当然口味可能有些人不大习惯。众所周知,现在很多熟悉的食材、调料都是从其他地区慢慢传入中国的,比如像黄瓜、蚕豆、香菜、蒜、小茴香、胡椒、大葱是汉代才传入中国,茄子等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传入的,而辣椒则要到明朝,洋葱、番茄等要到清朝。所以对于无辣不欢的人来说,明朝以前的御膳可能都一般。
排除食材的*,口味历朝历代也各有自己的特点,未必符合现代人的习惯。比如清朝的御膳,为了显示不忘本,也是以当初在关外的习惯来做的。因为满族是渔猎游牧民族,因此其传统菜以肉食为主,还有野禽、鹿、孢子等各种野味,除了海参外海鲜不大用,蔬菜也很少,一般只用口蘑、菌菇等菌类。像乾隆四十九年除夕所备用料清单:猪肉六十五斤,肥鸭一只,菜鸭三只,肥鸡三只,菜鸡七只,猪肘子三个,猪肚两个,小肚八个,野猪肉二十五斤,关东鹅五只,羊肉二十斤,鹿肉十五斤,野鸡六只,鱼二十斤,鹿尾四个,大小猪肠各三根,另外,制点心用白面五斤四两、白糖六两。从这个用料清单可以看出,乾隆吃的东西有多油腻,换现代人来吃,估计几个菜下来就腻了。
不过到清末好点,特别是慈禧,因为肠胃不好,饮食就比较清淡,而且她喜好燕窝,所以日常饮食很多菜用燕窝做原料,以她一份生日菜单为例火锅二品:猪肉丝炒菠菜、野味酸菜;大碗菜四品:燕窝“万”字红白鸭丝、燕窝“年”字三鲜肥鸡、燕窝“如”字八仙鸭子、燕窝“意”字什锦鸡丝;中碗菜四品:燕窝鸭条、鲜虾丸子、烩鸭腰、溜海参;碟菜六品:燕窝炒烧鸭丝、鸡泥萝卜酱、肉丝炒翅子、酱鸭子、咸菜炒茭白、肉丝炒鸡蛋。这个菜单放现在也不落伍,当然荤菜可能多点。据说慈禧也爱吃水煮白菜,这个水煮白菜的秘诀就是汤是用海鲜做的高汤,全靠汤来调味,这个做法就很考究了,放现在的五星级酒店里,也可以算道招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