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华人在美国的血泪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0:5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1:14
这篇《华人在美国社会地位的变迁》可能会有用,摘自《史海存真》作者是梅日新
一、天使岛上中国移民的血泪
翻开华人在美国的发展史,便可了解到,在美国建国不久,便有了华
人的足迹。他们一代又一代生活着、斗争着,经历了200多年的沧桑。过去华
人在美国多从事采矿、筑路、耕种和经商等工作,以血汗浇灌了美国的经济,写下了华人在美利坚土地上的艰苦创业史,也写下了华人与美国种族主义者斗争的血泪史。
我出生于侨乡—台山,几十年来,耳濡目染,了解到不少关于华人在.夜仰望云天,长吁短叹。有文化的人,则含恨斌诗,以抒发自己的悲愤情怀。笔者从灰油剥落的墙卜和木板上.摘抄了有代表性的两首诗如下:
(一)
美例苛如虎,尸、困板璧多,
构留候审受折磨,乌入樊笼叹折堕。
惨英诉,呼天吧毛无勇冬,
英过金山难忍受,饱尝滋味悔奔波。
(二二)
为乞来由要坐监?只缘国弱与家贫,
格黄传门无消息,妾儿拥被叹孤单。
纵然批准能上埠,何日满载返唐山?
自古出门多受戏,人凡来征战少七产、返?
这两首诗,表达了.‘囚徒”们的哀怨凄楚,思乡思家之情,令人感叹不已。因此,侨美华人把这个小岛称为“伤心岛”。美藉华裔历史学家麦礼谦先生,对“囚徒”们的境遇,深表同情,他花了大量时间和梢力,把拘留所壁上字迹模糊的题诗抄录下来,并访问了30多位曾在这里被囚禁的华裔老人,经过收集整理,选录了移民诗69首,亲自翻译为英文,出版了一本《埃仑》诗集,把过去天使岛这段鲜为人知的悲惨往事,公诸天下。
1972年,美国加州*打算拆毁拘留所旧址,企图洗脱美国种族主义者对中国移民欺压*的罪过。当这消息传到华人社区,立即激起一片愤怒的反对声。他们迅即组织了一个委员会来处理此事,经过反复斗争,取得胜利,旧址得以保存。这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在地堂上树立着一块“天使岛移民历史纪念碑”的由来。
二、广东南部掀起赴美淘金潮
1848年和1849年间,欧洲人已大量移民美国。中国移民在1849年只有450人左右,后受“淘金潮”的*,从1850年至1859年这十年间,就有65758人移民加入了“淘金”行列,或从事其他工作。这些*多数是贫苦农民,来自广东四邑(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及珠江三角洲的中山、顺德、南海、番禺等县,以四邑人为多,其中台山人就占60%
到旧金山去淘金,是充满着艰难危险的道路。盗贼有如当地的蚊虫、鳄鱼、疾病一样猖撅。淘金的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采掘,在灌木丛里淘洗砂砾,伤腰折臂是常有的事。既没有适当的住处,又没有足够的食物。
但他们以惊人的毅力,阱手肌足,战胜各种困难和伤病,如果淘得的金子能维持生活并稍有剩余,那就心满意足了。不少人握不过来而死去,据说他们抵达目的地后的半年内,5个人中就有1个人死亡。当然,也有一些是幸运儿,他们每个人每天大约可采掘到价值150美元的黄金,因而发了财,这大概是被人们称为“金山客”的由来。
据统计,从1848一1876年,在内华达山脉中,共采掘了18.1250亿美元的金和银,相当于美国从1808一1883年总产量的2/3。这些黄金和白银,很大部分是来自华人矿工之手,但因各种条件的*,没有一个华人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豪。他们从加州采掘得来的黄金和钱财,投资到商业、建筑业、铁路、运输业、工业和垦殖业,为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加州作出了贡献。
三、华工是“世界上最好的筑路工人”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内受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人民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千辛万苦,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离乡别井,漂洋过海去闯世
界。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旧金山发现金矿的信息不胫而走,很快在世界上掀起“淘中国*批移民到美国去的另一条谋生之道,是修筑铁路。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拨款建筑2500哩横贯*的铁路后,一批美国商人通过澳门、香港从中国内地招募了大批劳工。最初美国人不大相信华人会建筑铁路,只是在各个路段雇用少量华人试用。后来有一个聪明的承包这项工程的老板克罗克说:“能够建造万里长城的民族,也一定能够建筑铁路的。”
在他的倡仪和带动下,开始增加雇用华工,此后就由成批的华T担仟此路段的工程。据调查,从三藩市向东修筑的*太平洋铁路的段路基l程.在13500名工人中,就有12000名是华I卜他们不酗酒,不打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奋不懈但他们每月的工资.最初才28美元,后来逐步增加到30—35美元,而白人的工资每月75美元,是华工的两倍多,华工二资最低,却承担最关键、最艰险的一段I二程一名叫牛角岭的这一段路基,在高出河峡补2000吸的峭壁上,需修筑花岗岩的拱壁和陡峭的页岩路堤,以便铁路线能通过在那里的山腰,没有立足之地,令人望而生畏,不敢涉足。但不怕苦、不怕死的华工,采用中国古老的办法,坐在绳索系住的萝筐里,悬在高出河而1400叭的半空山腰处,用铁锤和铁撬渐出一条狭窄的石槽,
然后再拓宽,百到衡出一条合格的路基,使整个工程得以顺利进行。这一路段修筑成功,赢得美国各界的称赞。修筑铁路的总工程师
寇提七称华仁是“世界最好的筑路工人”。太平洋铁路卜的华卜通过实践锻炼,后来都成为平路、开山、砌石和爆破的能手,成为修筑铁路的技术骨「、美国第一条横贯太平洋铁路是美国北方人、华人和爱尔竺人的艰辛劳动和实用技术知识相结合建成的。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结
合。他们在7年之内完成了预主十至少需要14年才能完成的_L程。美国加州移民调查小组委员会于1877年的报告中说“我们承认本州
早期历史……中国人足作‘,6-有’用的,他们在建筑铁路、开矿、园艺、一般农业中,曾有很大的劳绩。”事实也是这样,华工为了帮助美国
修筑这条铁路,不但贡献出他们的劳力、知识和技术,甚至是他们宝贵的生命。据丧,当时有1200名华上的骨灰,(不是死亡的全部)运送回他们家乡埋葬、「后来,加州人为华工树立一块纪念铜牌,表彰他们,上面刻着“加州铁路.南北贯j恿,华裔精神,血肉献功”。
加州华_L在完成南太平洋铁路线后,他们义去j匕太平洋铁路线和其他铁路线工作。也到过横贯巴拿马铁路上做工。在巴拿马运河未完成之前,这条铁路把太平洋和大西洋连成·体.对加速美「闷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其中就有华工的一份功劳。
四、令人发指的排华暴行
如以上所述,华工对美国的建设和繁荣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美国种族主义者
以怨报德,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排华恶浪。最
初起自加州矿区,是因白人与华工言语不通,
生活习惯不同,引起争执和零星的冲突。后
来由于种族主义分子、反动政客的煽动,发生
了地区性的*乱。1850年加州高等*带头
排华,竟通过一条法案,禁止华人对白种人的
控告作证,这就是说“无论被殴打、劫掠与凶
杀,中国人均不准出庭作证”。1875年4月5
日,又由加州*发动,举行群众大会,参加
的有2万多人,州、市各级官吏先后发表激烈
的*演讲,并通过决议,要求立即驱逐在加
州的中国人,因而成为全州性的*运动。
首当其冲的是三藩市唐人埠,在坚尼街、反臣
街、都板街,先后都发生了几次*乱。当时暴
徒蜂拥而至,见华人就打,焚烧华人房屋,抢
掠华人财物,有几十家华人洗衣馆被捣毁,损
失惨重。其时唐人埠风声鹤映,商店全部关
门,昔日繁华的街道,突然变成一片萧条,宛
如鬼域。
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禁止
华人人境,无疑是火上加油,因而*的暴
行,象流行病一样,四处蔓延,从西海岸到东
海岸以至西北部,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森运动。在排华的高峰期间,几乎无处、无时不发生排华事件。现举出几个突出的事例。1871
年10月,在洛杉矶,因一白人被杀,种族主义
分子的头目乘机纠集了暴徒数百人,凶神恶
煞般地见中国人就捉,随捉随吊,那一晚被吊
死的中国人就有22人。1885年9日又发生
了一宗极为残酷的*事件,有28个华人在
怀俄明州矿镇惨遭*,其中有11人被关在
小屋里活活烧死,还有很多人带着伤被赶出
家门。1887年在华盛顿东部蛇河有31个华
人矿工惨遭杀害。这些都是令人发指的人间
惨剧!
这一连串的*暴行,不但剥夺了成千
上万华人正常的生活条件,而且极大地威胁
了华人的生存。因此,在排华期间华人在美
国的人数大减,从1890年的107488人,到
1920年减至61639人。
从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至1943年该法
案的废止,其间长达61年。这是违反了美国
本来就是移*家的根本,也违反了美国正
直人民的意志,对美国标榜所谓民主、自由、
*更是极大的讽刺。
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其100多年的悠悠
岁月,是蒙受美国种族主义者的侮辱、欺凌和
*的一部血泪史!
五、华人在美国社会地位的变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日军偷
袭珍珠港,迫使美国参战,当时有13000多个
美籍华裔青年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与
美国成为同盟军。中美关系有了改善。1943
年美国废除了排华法案,1945年颁布《战事
新婚法案》,从此,华人申请赴美日渐增多。
1940年仅有77504人,到1950年新中国成
立初期,已达117629人。后来在抗美援朝战
争期间,美国又颁布了一些歧视华人条例,特
别是*头目麦卡锡疯狂地进行**的
宜传。美国情报局对思想进步爱国的华人,
以莫须有的罪名横加在他们头上,进行*
*,不少的华人受尽歧视和*。直至
1972年中美建交后,美国移民*才有所改
变,华人在美国的人数也相应增加,1970年
有43.5万人,到1980年增至80万.人左右。
下面,简要地回顾华人在美国职业结构
的变化情况。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华人移民到美
国,大多数是从事采矿、建筑、小贩和服务等
行业。形象地说是从事“三刀”,即剃头刀(理
发),剪刀(裁缝)和菜刀(厨工)工作为主。其
中有些人积累了资金,开设餐馆、洗衣馆和制
衣厂。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出生和受
教育的第二代华人出现了。据美国统计,
1940年以前,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占在美国的
华人总数的51.9%。这新一代华人为争取
“一等公民”的基本权利,他们在家长的支持
和帮助下,勤奋学习,力争到名牌大学读书,
毕业后以自己优异的成绩、学识和技术,担任
医师、律师、会计师等工作,或从事旅游业、保
险业、房地产、银行等方面的职业,据统计从
1940年至1950年这10年间,从事上述职业
的华人由8300人增至15400人,改变了他们
父辈单纯从事体力劳动和手工业的职业状
况。也就是说,从“三刀”转变为“三师”(医
师、律师、会计师),从而改变了美国社会对华
人的看法。他们的成就是要比白人多付出几
倍以至十多倍的心血才得来的。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华人在美国社
会的地位也日益提高。美国第一流科学专家
估计有123000人,美籍华人占有30000多
人,其中有2000多名杰出的美籍华人学者在
美国各大学任教。如名闻遐尔的物理学家杨
振宁、李政道、吴健雄,数学家陈省身,生化专
家李卓浩,化学专家*,以及杰出的建筑
工程师贝幸铭等等,群星灿烂,人才辈出,这
是炎黄子孙的光荣和骄傲!
以上所述,是华人光辉的一面,但必须看
到另一面。据统计有41%的华人还生活在美
国贫困线以下,还有11%的华人是文盲,他
们居住条件较差。另外种族歧视仍时有发
生,华人与白人同工不同酬等等,这些困难和
矛盾,还有待华人进一步努力去解决。
追溯100多年历史,中国的贫苦农民、工
人被生活所迫,经过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历尽艰辛,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到人地
两生,语言不同,生活习惯迥异的美国闯世
界,开始从几个人到目前已超过100多万
人。无疑,他们对美国的建设和繁荣作出的
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也表明炎黄子孙富有开
拓、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在国弱民穷的旧中国,华侨是海外的孤
儿。今天,有了强大的新中国作坚强后盾,再
也不容许帝国主义横行霸道了。目前美籍华
人在美国各民族中是人数较少的一个民族,
美国种族主义的幽灵,时隐时现,有时甚至很
猖撅,这就要求侨美华人,必须不分派别,不
分姓氏,不分地区,不分*人还是台湾省
人,大家要团结一致,为争取民族平等、自由
权利而斗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1:14
在美华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恩怨、荣辱、喜乐和忧患相交织的故事,它的前一半告诉我们,华人移民都是在哪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出于什么原因而离乡来美的,后一半则讲述了他们在美国奋斗的经历和所受的待遇。按照书中的叙述,150年来的移民潮大体上分为三波:一是19世纪中叶“淘金热”中十余万华工涌入西岸诸州。二是1950到1970年代,逃离*的上、中层华人及其留学子弟由港台移居全美各地。三是从1980年代持续至今的*移民潮。可以明显地看出,1949年如一道分水岭横亘下来,首先是*政局变动,直接促成了后两次移民潮的高涨,更随着中美关系的热冷松紧,在美华人的处境受到反复无常的影响。
早期来美华人基本上属于劳力输出,或闯到新世界发财碰运气,或受诱骗而陷身为苦力,他们大都是让故土的贫困战乱*出国门,在西部开发急需劳力的情况下陆续入境的。美国尚在形成过程中,先来者贱视后来者,有产者役使无业者,*徒排斥异教徒,在那时本是随处皆有的现象,可以说所有的穷移民,新来乍到,都面临着类似的逆境。但与来自欧洲的新移民相比,非*教的华人群体处境更加恶劣。劣势中求生存,自然得承受更多的不平事,比如接受低工资,从事白人不肯经营的行业,因陋就简地选择居处等等。正由于华人从较低的起点上创业,最终才创出了餐馆、洗衣等优势行业。但也正因这一降而求其次的选择颇具竞争的活力,结果招致了白人中一伙破落之徒的嫉恨。据说第一批到达旧金山的华人曾受到*的隆重欢迎,后来被视为陋俗的拖辫子缠小脚,起初在当地人眼中还带了些异域情调,尚未丑陋到耻辱标记的地步。为什么?就因为加州当时太缺劳力,物以稀为贵罢了。但随着淘金热过去,大铁路建成,劳力开始过剩,华人的辫子小脚也随之丑陋起来,再加上中国城内开妓院办赌场的颓风声名狼藉,种种不光彩的事实积累起来,更经过排华导向的丑化,遂形成早期在美华人持久的负面形象。此后,在排华法案延续60年的艰难岁月中,华人与故土的一切联系都明显地构成了他们移居生活的拖累,在他们脆弱的侨民身份上,祖国的贫弱落后所投下的阴影愈益浓厚。
这期间华人也进行过改变现状的抗争,也作出过有助于扭转美国人那些负面看法的成绩和贡献,但作用都微乎其微。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成了中美共同的敌人,在美华人才突然被刮目相看起来。媒体在个人或群体的形象塑造上总是倾向于重点扩大,推波助澜,为把同样也是黄皮肤的日本人描绘成*的民族,华人现在被作为日人的对立面赞扬起来。1941年12月的《时代周刊》上居然发表如何在街上区分华人与日人的文章,在那鉴别性的描述中,华人的面容体态和举止言谈都被赋予了友善可亲的正面价值。如此戏剧性的转变自然对华人深具鼓舞,但眼前的可喜变化却不是他们单方面的努力争取得来的。排华法案的最终废除,华人形象的全面改观,主要得益于美国当时的反日形势,但据张纯如此书的描述,从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则是蒋夫人宋美龄女士。正是她在美国国会和各地发表了成功的演说,正是她那令美国人心悦诚服的个人魅力,直接促成了全美支持中国人抗日的形势。从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她爱国的热情,端淑的仪态以及富有号召力的谈吐,特别是那优雅的英语表达,一时间确实倾倒了美国朝野。迄今,似乎还没见到哪一个中国人像她那样以其独有的东方气质赢得了美国上中层人士一致的尊敬。
排华法案废除后的华人社区曾一度呈现复兴景象,可惜好景不长,随后冷战局面形成,美中关系遂变得远比过去复杂微妙。自1960年代以来,种族歧视在美国已渐成为个别人的态度问题,在族群和妇女的权利以及多元价值受到公开重视的情况下,任何肤色的美国人都得更多地凭个人的能力和品行去争取机会和赢得尊重了。马丁·路德·金那个“不以肤色,而以品性(character)取人”的梦想已初步得到了实现。白人固然还是美国社会的主体,但少数族群的势力也在发挥制衡作用,种族主义要翻大浪,远非从前那样轻而易举。但身为少数族裔,若始终满怀受害者心理,把个人的任何挫折都简单归咎为种族主义,则种族主义的大帽子就可能被搞成另一种刻板形象,成了便于散布偏见的武器。偏见乃人性之缺陷,以本族的价值歧视他族,几乎是人人难免的恶德。做一个自强自爱的华人,不只要抗拒自己和他人的种族偏见,更需自我完善,以受人尊重的品行消解尚在误导视听的华人负面形象。
《金山伯的女人》
旅美华裔女作家伍可娉近30万字的长篇小说《金山伯的女人》日前在美出版发行。这是至今为止,第一部反映台山侨胞移民美国分离血泪史的长篇小说。
据介绍,台山侨胞移民美国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最早移民美国的华人侨民,这一段充满移民血泪的历史至今无人用长篇的文学形式来书写。
《金山伯的女人》全书分为25章,时间跨度长,故事曲折。美国强磊出版社总编辑冰凌说,这部小说题材新,创意新,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对华人华侨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文本,有开创性意义。
据悉,此书作者伍可娉,笔名小草,为广东省台山县人,1959年考入中山医学院(现为中山医科大学),1965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医师工作。1982年全家移民美国,定居旧金山。现为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会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1:15
如果有,也是自找的。你还是先把自己的血屎分析明白吧。因为你身处这里。难道你身处那里?或你也可以问火星人,它们会更客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