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2:08
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一般也称为态度,NLP称之为“感知模式”。在我们的大脑里,除了对实质事物,例如一个面包,有经由感官数据构成的感知模式之外,对于非实物的人生经验,例如“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也有类似但更复杂的“感知模式”,使得同一情况出现时我们都会有同一的行为模式。 一个人在某一时刻中对另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感知模式”会在另一个时刻中因为他的思念、价值观和规条有了不同而有所改变。“感知位置”是指在某一刻中对那个“感知模式”的内心定位。这个定位,可以在现实中表现出来,例如凭想象两人对坐的距离,经由实际地用椅子摆出而察知。 在沟通和人际关系中,每一个参与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各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之中重迭一致的部分,支持他们维持那份沟通和关系,称之为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其中也有共同规条,但因为规条的目的只是取得价值和实现信念,故此可以灵活地更改。 因为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大部分存在于潜意识里,故此人们往往忽略了在沟通和人际关系情况下存在的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更因此看不到怎样凭改变规条便能够改善沟通和关系的机会。感知位置平衡法便是一套针对这点的技巧。 最初发展“感知位置”这套技巧时,只有3个位置,就是: 我————第一位置 对方———第二位置 抽离———第三位置 随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很多不同意义的位置出现。以下仅介绍一些容易掌握的其它位置。 1全体 第四位置。第三(抽离)位置使我们能够摆脱情绪上的影响,冷静地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找出解决的可能,而第四(全体)位置则是一个投入的位置,全体的性质是包括“我”和“对方”的“我们”。例如“我”是丈夫,“对方”是太太,“我们”就是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