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0 19: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03:55
洛阳师范学院代码是10482。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洛阳师范学院(LuoyangNormalUniversity)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为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16年的河洛师范学校,历经“河南省立河洛师范学校”、“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等发展阶段,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为现名。2011年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5年获批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资格。2020年被列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2850亩,建筑面积近71万平方米。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23个学院,2个公共教研部,7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
教学、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2个、精品课程3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2门、省级本科一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项目6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9个、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5个。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省级特色骨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3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21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2篇;开创小学全科教师招生培养的“洛阳模式”,在全省推广;连续九年获得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三年来,学生在亚运会、全运会、全国大运会*获得7枚金牌,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400余项,省级奖励1400余项。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80余人。教师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称号200余人次;省级教学团队6个、教学名师6人、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7个。
优势学科及专业
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旅游管理
河南省级重点学科:化学,物理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旅游管理,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学。
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
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旅游管理、教育学原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化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音乐学、化学、物理学、体育教育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应用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音乐学、工商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音乐表演、旅游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校训
敬业奉献,为人师表
敬业,从业忠诚不渝,工作勤勉毋懈,是对教育事业的神圣感和责任心;奉献,热爱教育对象,无私无我,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职业永不衰竭的源泉和动力,教师对教育事业执着、热烈、奉献的爱,是良好教育工作的开端和一切成功教育者的前提。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并举,经师人师同求。教育要激发起教育对象心灵的热情,教育者的情感是榜样启迪和知识传递的引线。文明在三尺讲台传承,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哪里有教师,哪里就有文化知识,就有光明和希望;把整个的心灵给学生,倾心育人,用丰富的教育教学行动感化学生,与学生同欢乐共忧愁,“收得桑榆归物外,种成桃李满人间”;要聚精会神于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严格为人师表的训练。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3月,学校与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国阿克伦大学、爱尔兰卡罗理工学院、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波兰比亚韦斯托克大学、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等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海外办学、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流互换、教师访学进修、科*合研究等多形式、宽领域的合作,签署对外合作交流协议30余项。2005年学校加入了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3月,近年来,学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60余项;出版著作19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400余篇,获国家专利34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2项。
“十二五”期间,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4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6项;获批科研项目资助经费6480余万元;获得科研成果奖励580余项,其中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3项、省科技进步奖6项;教师出版著作29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865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1183篇,在国家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10多篇;申请获得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15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