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为什么不能空袭德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1 05:4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3 03:27
只能说在二战中(尤其是在二战后期),苏军对德国的空袭肯定是有的,但却谈不上“战略轰炸”。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缺乏必要的资源。
战略轰炸是一项非常耗费国力的行为,需要产能和技术的双向支持。苏联因轰炸机和发动机技术的相对缺乏导致难以实施对德大规模轰炸。而德国也因为缺乏重型轰炸机生产能力,面临同样的尴尬。所以两国都不约而同把空军使用的重点投向了制空和对地支援,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至于战略轰炸这种“奢侈的行为”,只能是知而不为。
二是“任务”分配的重点不同。
在二战苏德战争爆发后,同盟国和轴心国的战局发生了变化。漫长的战线分布,决定了苏德战场必然是以地面作战为主的地区。步、坦的重要性远大于轰炸机。英、美等盟国对苏联的援助也说明这个“天然”的任务划分,即:保障苏联的持续作战能力是第一要务。至于对德实施战略轰炸,则交给了英、美等西方盟军。
三是难度大,战果不明显。
早在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就对德国进行了报复,也就是初级战略轰炸。苏方甚至出了大本钱,调来了一批老牌的轰炸机飞行员对德展开轰炸。由于飞机太老旧、经验严重缺乏、指挥控制更是几乎没有,所以导致战果几乎为零!再加上事故频发,机械上的、导航上的、飞机起降上的,再加上受损报废的,不久苏军的轰炸机及人员就损失得差不多了。另外,由于地面战事的失利,对德轰炸的前进机场不久也全部丧失,所以苏军最后不得不放弃轰炸。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3 03:23
苏联飞机性能太差,而且苏联本土距离德国太远(对比英国和德国的距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3 03:26
苏德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苏联就空袭过德国。但后期由于空军的损失太大,空袭的行动就停止了。整个二战期间,英美空军属于战略空军,主要是通过战略轰炸来摧毁轴心国的战争潜力。但苏德空军就只能属于战术空军了,空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支援陆军的作战行动。所以苏德空军对对方进行大规模空袭是很少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3 03:23
技术层面:
1941年苏联的雅克2刚定型,雅克3和4,1944年才首飞,而且性能上不咋地,苏联的雅克2轰炸机和后来的型号有效航程才1000千米,根本飞不到德国再回来。
后来的PE-8的质量不行,可靠性极差,根本没有量产,就执行了一次轰炸柏林任务,去了12架,回来4架,且损失的8架都不是德军摧毁的。
战略决策层面:
二战期间,苏联的战略重心不在空军,因为苏联的地域辽阔,苏联最高指挥部认为,想要靠空军守住苏联领土不现实,而且德国空军的机型完善,配套设施齐全,飞行员训练有素,在德军侵略苏联时,苏联才开始研发飞机显然已经晚了,而且飞机的研发和试验的周期在军工产品里面是最难,最长,最复杂的。因此,苏联最高指挥部决定,把有限的苏联资源大部分用在了陆军,所以苏联的坦克工业和轻型武器非常发达,例如著名的T34,波波沙冲锋枪等,而苏联的反坦克炮和榴弹炮也是一绝,尤其是著名的火箭弹发射车-喀秋莎BM-13型火箭炮,更是把德军打的闻风丧胆。值得一提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后期,也使用了喀秋莎BM-13型火箭炮,联合国军也饱受摧残。
战术层面:
看地图都知道,苏联距离德国在欧洲大陆两端,直线距离1500km,来回需要飞3000km。按照当时德军在欧洲的版图,已经占领波兰,斯洛伐克,德军也在波罗的海沿途建设了较为完善的防空雷达防御体系,因此苏联的战略轰炸机想要飞过去,躲避雷达、躲避战斗机拦截,最后再抵御防空炮,回来时还会经受一遍考验,这种战术行不通,而且一次去几十架轰炸机对德国的打击微乎其微。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拥有那么强大空军,也没说一上来就空袭东京,只是在1942年象征性的空袭一次,表达决战的信心。真正的空袭日本本土,是在马里亚纳战役后,占领了塞班岛,硫磺岛等地,1945年2月,开始对东京开展大规模,持续性轰炸。
因此,二战期间的战略轰炸机实施轰炸前,战术层面主要需要以下几个因素:1.稳定的机场和后勤补给线;2.绝对的制空权;3.周边战略危险非常小;4.陆军和海军难以威胁的区域;5;具有一定纵深的战略目标。
注:现代轰炸机则完全不一样,因为现代战略轰炸机可以飞上万公里,而且都是高空超音速巡航,拥有制导武器,因此,现代战略轰炸机很难防御,所以才是各国家最主要的战略威慑力量。
例如美国的B2,B52,苏联的TU160 TU22。举个例子,美国B2从本土起飞,轰炸地球另一端的目标,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到达发射距离,然后发射武器。你如果能发现它,你派出战机追,追都追不上,马上要追上了你没油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3 03:24
其实,自苏德战争爆发以后,苏联已经多次试图轰炸德国战略要地。波罗的海舰队的凯军航空兵就曾在1941年8月8日出动十余架TB7和ER2轰炸机攻击柏林,后来指挥官战死,机群几乎全部损失,仅存一架ER2返回普希金机场。
此后,苏联人凭着顽强的毅力,依旧坚持对德国展开战略轰炸,但效果甚微。不过,这宣示了俄罗斯民族的存在,对士气的提升也有正面作用。
二战期间,苏联对德投下了约69.9万吨炸弹,英美对德投下了约1425万吨炸弹。两者差距很大。
苏联没有像英美国家对德国展开大规模战略轰炸有诸多原因。
1. 空军理念不同——
苏联对“战术空军”的重视和对手德国人其实非常类似。即利用空军和地面部队的紧密配合,发挥空地协同实现对敌防线的突破,从而达成大纵深的闪电式攻击。而英美国家奉行30年代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发挥“战略空军”的作用,以大规模轰炸来削弱敌国战争潜力。
2. 缺乏必要资源——
战略轰炸是一项非常耗费国力的行为。需要产能和技术的双向支持。苏联因轰炸机和发动机技术的相对缺乏导致难以实施对德大规模轰炸。而德国也因为缺乏重型轰炸机生产能力而同样尴尬。两国都不约而同把空军的重点投向制空和地面支援,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对于无差别轰炸这种奢侈的行为,只能是知而不为。
3. 盟军战略协同的结果——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同盟国和轴心国的战斗局面发现了变化。从地面漫长战线的现实情况,决定了苏德战场将是以地面作战为主的地区。步兵和坦克的重要性将远大于轰炸机。英美对苏联的援助也说明这个天然的职权划分,即保障苏联的持续作战能力为第一要务。至于战略轰炸,就交给身处后方的英美国家了。
总的来说,英美遮天蔽日的轰炸机群,苏联席卷大地的钢铁洪流,这两样攻击的威力加在一起,确实是难以抵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