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0 14: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1 08:41
来新夏:誓不挂笔苦读人(陈鑫)
不久前,来新夏先生迎来90寿辰。家乡浙江萧山、工作单位南开大学及在读书界的朋友们,分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祝寿活动和各具特色的学术交流。来先生不反对热闹的庆祝场面,但拒绝了各种称颂“封号”。他说,“读书人”三个字才是对自己的最高评价,并表示作为读书人的自己“有生之年,誓不挂笔”。
纵横三学 自成一家
从幼年开始,来新夏就在祖父来裕恂的悉心指导下开始了读书生涯。考入辅仁大学后,他受到陈垣、余嘉锡、张星烺、启功等大学者的指点。其后,又在华北大学读范文澜教授的研究生。1951年,他奉调至南开大学任教,读书写作成为了毕生的事业。
在治学上,来新夏涉猎颇广,人称“纵横三学,自成一家”。所谓三学,指的是历史学、方志学与图书文献学。这当中每一个领域都足以让人望洋兴叹,但来新夏却能游刃有余,并常常取得开创性成果。1957年《北洋军阀史略》、1981年《古典目录学浅说》、1983年《方志学概论》、1987年《天津近代史》、1991年《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简明词典》……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关领域中的第一部书,开一时风气,为学术的发展辟出一片新天地。
更为难得的是,来新夏的每一项研究都具有相当强的持续性,绝非浅尝辄止。从《林则徐年谱》到《林则徐年谱新编》,再到《林则徐年谱长编》;从《北洋军阀史略》到《北洋军阀史稿》,再到《北洋军阀史》;从《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到《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增订本)》……从著作最初问世到扩充增订,往往前后延续数十年。对学术,来先生从不满足现状,总是不断进行探索,以求尽善尽美。其中有几部书稿遭遇“*”劫难,不得不从头再来。2011年出版的《书目答问汇补》,凝结了来新夏近70年的心血,可谓汇集毕生功力。他对学术的认真、坚韧令人钦佩。
改革开放以来,来新夏还积极参与推动我国图书馆学、方志学的研究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将学术服务于社会。
写作随笔 回报民众
上世纪90年代,来新夏离休。虽然学术研究并没有停止,但他可以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脱身,“拨去万累”更无拘束地读书、写作了。也就在此时,他“衰年变法”,又开辟了自己新的创作领域——随笔。
他说:“当时的动机是读了一辈子书,有许多信息应当还给民众。过去写的那些所谓学术性文章,只能给狭小圈子里的人阅读,充其量千八百人,对于作为知识来源的民众,毫无回馈,内心有愧,而且年龄日增,也到该回报的时候了。”
对于一个已经取得很大成就的学者来说,古稀之年超越自我,开始一种新的尝试,需要很大的勇气。来新夏不顾朋友“不要不务正业”的劝告,毅然走出象牙之塔,用随笔形式,把知识化艰深为平易,还给民众。各大报纸的副刊、笔谈中常常能看到来新夏的名字,一本本随笔选结集出版,从1997年的《冷眼热心》开始,《依然集》、《枫林唱晚》、《一苇争流》、《邃谷谈往》、《且去填词》、《出枥集》、《80后》、《交融集》……每年来新夏都有新书出版。今年,他又出版了最新“专辑”《不辍集》。据不完全统计,“来氏随笔”已近800篇。
来新夏的随笔内容丰富,既有上下千年的历史评说,也有回忆亲身经历的烟雨平生,既谈论掌故,又针砭时事,多年来连续入选中国年度最佳随笔。“不务正业”的来新夏晚年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随笔大家。
笔耕不辍 乐在其中
今日学界文坛中,耄耋之年依然高产的,虽非绝无仅有,但也屈指可数。启功先生曾在赠来新夏的诗中写到“难得人生老更忙”,称赞他的笔耕不辍。
不过也有人劝来新夏何必这样辛苦,不如找点乐子,安享晚年。其实,读书与写作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最大的乐趣。徜徉书海中,他得以施展才智、实现价值,得以神交古人、参悟人生,得以纾解苦闷、慰藉伤痛。有人说,来新夏的作品富有心灵史的意味,越了解他的经历,才越能品出其中的味道。
说起来,来新夏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青年时性格狷介、锋芒过露的他,被老师赠号“弢庵”,勉其韬晦。然而由于才华横溢、成绩突出兼之“本性难移”,各种*运动中,来新夏往往首当其冲,事业上也受到压抑与贬斥。直至风浪过后,才在花甲之年逐渐迎来辉煌。起起伏伏、风风雨雨、天磨人忌,也许是一代学人的共同际遇。但无论如何,来先生总能在读书、写作中找到自我,立定脚跟。
“江山依然风月,人生依然故我。”在来新夏的文章里,我们看不到遭受冲击后的畏首畏尾,看不到*舐伤痕时的怨天尤人,也看不到志得意满中的张狂自大,一切在他的笔下化作冷静沉思。他记述往事释然幽默,评论世情平实理性。他把各种条条框框看得很轻,但绝不故作惊人之语。学养与阅历为他带来了一种读书人特有的智慧和通达。
“行百里者半九十”,来新夏常常以此自勉。他说,90岁只是人生路走到一半,后面还要加倍努力。“誓不挂笔”的他要将一个读书人的使命履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