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0 23: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1 19:39
亳州曾经是元末红巾军大起义建立的大宋政权的都城。故事来龙去脉还要从元末明教、白莲教掀起的反元大起义说起。 元朝末年,明教在广大穷困农民中进行秘密传教,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后来终于爆发了刘福通等人领导的红巾军大起义。这场大起义 的烈火,最先是由亳州南面的颍州(今阜阳)人刘福通点燃起来的。 元朝末年,社会各阶层矛盾十分尖锐,孕育了多年的矛盾一触即发。在刘福通起义之前,明教已经发动了多次起义。至元四年(1338),彭莹玉(彭和尚)和 他的徒弟周子旺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县)率众五千余人起事。此外,方国珍在浙江台州首义。 河北人韩山童是重要的白莲教秘密宗教领袖,他广招信徒,暗中策划起义。至正十一年(1351年),黄河溃堤冲垮了山东的盐场,使国库收入锐减,对黄泛从不过问的元统治者,不得不强令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疏浚黄河。韩山童派人在治河民工中活动,宣传“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并预先在河道中埋下一个一 只眼的石人,上面刻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字样。四月的一天,民工们在兰考县的河道里,果然挖出这个石人,大家群情激奋。刘福通等人又接着散布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当主中国。他们杀白马、黑牛,对天地盟誓,大家共推举韩山童为首领,成为明王,以“红巾”为标志,准备起兵反元。不料事机泄露,韩山童被捕。刘福通等人逃回颍州,五月发动起义。韩山童被元朝统治者捕杀 后,他的妻子杨氏带着儿子韩林儿逃脱安徽砀山。刘福通力战突围,后攻取颍州等地。刘福通率领红巾军占领颍州后.发布了声讨元朝的檄文,控诉元朝“贫极江南,富称塞北”。元朝急忙派枢密院同知赫斯·秃赤,率六千精悍的蒙古大军及各路汉军前往*,被起义军打得大败。起义军很快就占领了安徽、河南大片地方,人数发展后到十多万人. 各地闻风而动,接连 起义,掀起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刘福通派人找到韩林儿,拥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在亳州建立大宋政权,年号龙凤。 元朝把毫州大宋政权看作是心腹大患,元顺帝令丞相脱脱率大军前往*。为了避开元军的攻击.刘福通带着韩林儿撤退到安丰(今寿县)1356年9月,刘福通分三路进行北伐,直到元大都。之后,刘福通攻占汴梁(今河南开封),各路红巾军势如破竹,横扫半个中国。后来,因投降元朝的张士诚,趁安丰空虚之际,突然派兵围攻安丰,刘福通战死。朱元璋假意把韩林儿接到应天府(今南京),途中把韩林儿害死,并逐步消灭了其他起义军, 挥师北上大都,推翻了元朝,于1368年建立了明朝。 明初,亳州降州为县,隶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亳县又升为州,不辖县,隶凤阳府。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都曾占据过亳州。 《亳州志》记载:“刘福通自砀山清河迎韩林儿为帝,据亳僭位,遗台尚存。”这里所说的“遗台”,就是现今亳州市内北关大有街通真观内的明王台。它是元末韩林儿称帝建宫殿登基的遗址。传说此台下面原先就是刘福通的真墓,后来亳州人叫它通真观。当年韩林儿遣使求救,刘福通兵出颍州,北上占领了亳州。公元1355年,红巾军领袖刘福通在砀山夹河找到了韩林儿,亲自迎接他到亳州,建大宋国,就是在这里登基做的小明王。当时小明王登基没有王宫怎么办呢,刘福通想了一个救急的办法,他就把亳州城北关的通真观作为王宫,并拆鹿邑县西太清宫的建筑材料,建设宫殿,这就是现今的明王台。明王台作为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农民起义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受到党和*的重视,1963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