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王夫人摆设半旧的为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5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4:38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借林妹妹的一双俊眼,读者感受到了贾家豪门望族的辉煌气派。可在这一派奢华之中,文字里却出现了三处略显突兀的字眼——“半旧”。
在描写贾政的房间时,这样写道:“……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短短一段文字中,一连出现了三个“半旧”。这几个字眼在贾府金碧辉煌、气度不凡的大背景下显得极不和谐。钟鸣鼎食的荣府为什么会使用“半旧”的什物?这当然跟“半旧”什物的主人贾政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贾政这一人物形象,读者总会异口同声地把他定位为封建制度和封建传统的卫道士。这一定位显示了读者对贾政的反感。不过在贾府的男主子中,贾政确实与谋虚逐妄的贾敬、酒色之徒的贾赦、乘人之危的贾珍、贾琏等大为不同。
首先,贾政是个读书人。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里这样介绍贾政:“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而其他人则是:“贾敬……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贾赦、贾琏在这一回里虽未提及,但由后来的言行中就可判断他们绝不是读书之人。因此,在贾府这一群男主子当中,唯有贾政是个真正的读书人,其品味自然较高。虽然他不是一个博学多识的通儒,不过,作为他那个时代、那样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地位的一般文人所应有的文学修养,贾政还是具备的。
真正的读书人喜欢清幽朴素。比如满腹诗书、才学不凡的宝钗,她的打扮就极为朴素,“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着髻儿”。她的母亲薛姨妈就说过:“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宝钗的房内陈设同样朴素,“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只有大字不识几个的王熙风才会“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尽显她的俗。
贾政同样向往清幽气象。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有过这样一些描写:
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
引人步人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此时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
贾政口中说出的“归农”二字,让我们看到了贾政内心所向往的清幽;他两次流露出对“富丽”的嫌恶,也让我们读懂了他的人生追求。试想,在整个贾府中,又有几人和他持有类似的见识呢?如此看来,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贾府,贾政的确是特立独行的。
其次,贾政是一位清官。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第九十九回被放了江西粮道这一肥缺之时,他本可以借此时机,大捞一把,补补府内年年寅吃卯粮的亏空。可他对“折收粮米,勒索乡愚”的弊端是痛恶的。于是在其位谋其政,“出示严禁”,兴利除弊;而且拒收“馈送”,“一心做好官”。可是在当时那种“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年代,他的这种“不合时宜”的做法只能*得自己寸步难行。他痛苦地发现,上司不欣赏他,同僚排挤他,下属也因为捞不到油水不服从他,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目标根本没有施展的机会。他这个“天下第一无奈人”所能做的,唯有洁身自好了。从主观愿望上,他想做一个勤勤恳恳、两袖清风、有一番作为的清官,可现实效果上,他却成了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昏官。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贾政的精神世界该是沉重痛苦的吧。
总之,三个“半旧”,是曹雪芹在全书中第一次对贾政的正面表现。在这个使用了三次的词语中,一个“为人端方正直”(冷子兴语),“谦恭厚道”(林如海语)“体仁沐德”的封建末世的正统文人初露端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4:38
我觉得1.贾政可能喜欢朴素简单的摆设,王夫人这么做,是为了投丈夫所好。这是通常的解释。
2.王夫人为人低调,佯装慈和。不像自己的侄女王熙凤一样个性张扬,飞扬跋扈。因为他毕竟是贾府的二老爷的夫人。他不想压过大老爷的刑夫人,也就是侄女王熙凤的婆婆。因为贾母偏爱她这个二媳妇,但毕竟邢夫人是她的长嫂。所以她装作个性谦和也是一个原因。在红楼里,也有多处她相让邢夫人的意思。这是我的想法。
3.黛玉不过是普通的亲戚,而且是丧母投奔贾府,属于客居,而且是那种寄人篱下的客居,黛玉的母亲嫁出去以后,她夫家家世不够显赫,或者没有贾府那么显赫。王夫人是大家庭出生的,可能瞧不起黛玉的身世,或者也可能并不重视和黛玉的见面。所以,后面,*死金钏儿,弄死晴雯,害死司棋。明知宝玉钟情黛玉,但是却让他娶了宝钗。这也是我自己的想法。
这些有一大部分是个人理解,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搜索。红楼里很多段子都很有深度,或可一文多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4:39
装,故意的。这女人平时吃斋念佛,狠起来毒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