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15:46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7 20:08
他们崇尚恬淡无为,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才自然矣”。懂得这些道理,无疑会让那些心比天高、事事强求,以致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的人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他们反对约束,提倡恢复本性,“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这让那些戴着面具生活却又向往率性人生的人找到了隔代知音;他们甚至主张离群索居,回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德之世”,在那里“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缘而窥”,而这让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
假如浑浑噩噩,则人同于兽;倘仅巧取豪夺,则人不如兽。任科技如何发达、物质如何丰裕,这些都不能解决人的精神需求。贫穷未必痛苦,富贵未必开心,因为人的一生,除了需要物质以外还需要有精神慰藉、心灵寄托。为此,主张“慢生活主义”的人越来越多,“慢生活”不是懒惰,不是拖延时间,而是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调节方式。快的时代让我们得到了太多,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很多,我们的情致、爱好、自由以及坦然都让快的生活带走了,而很少有人能将匆匆的脚步稍作停留,来关注一下心灵之所。
虽然我们习惯将“老庄”作为道家的代名词,实际上先秦道家创始于老子,发展于列子,而大成于庄子,魏晋时期又发展出玄学,所以有一套“慢生活主义”丛书,分别是《老子智慧》、《庄子神游》、《列子御风》和《魏晋玄学》。在心为形役、物欲横流的时候,尤其需要这些素朴的、本真的、恬淡的思想来滋润心田。阅读这些书,相信除了能让你找到不快乐的原因和要快乐的理由,还能让你汲取先哲的智慧,用更超然的心态、更乐观的心境对待你的事业、人生。
在厌倦了喧嚣的时候,在心灵淡定下来的时候,在感到空虚与无奈的时候,不妨读一读智者的思考,也许心中就不会枯寂,恍惚中仿佛捡到昔人遗落下的竹簪——只有自己美过,也只有爱过美,才知道这样的竹簪,非金非银,却是真正的美人之簪。它是朴素的,因而能让人不经意触摸到一种朴素的美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7:16
道家倡导“中”,实则是无为的翻版。与无为相对的即是有为,而人生于世,不外乎无为有为两种方法。王栖云在这方面说得最透彻。他说:“无为的人,奉行的是天道;有为的人,奉行的是人道。无为同天,有为同人。就像挑担子,两头俱在就能保持平衡,一头脱落了就偏了。若是两头都脱落了,担子也就没有了,却回到本来之处。”这段话也可以说是为人们指点迷津。为人处世能把担子统统卸下,连担子也没有了,这是何等的轻松逍遥?又是何等的潇洒自如?像这样的态度去对待万事万物,自然会通达乐观,就是在生死的关键时刻,也没有眉头可皱了!
一个人能够安天乐命,把守着自己的本分,则无处不逍遥自在;能够以达观的态度看世界,则无往不洒脱自乐。
据史载:王通,字仲淹,死后门人谥称文中子。他上书《太平十二策》,皇上不肯采纳,于是弃官归隐,在家乡河汾开馆授徒,从远方而来的弟子很多。朝中屡次征用他也不去,杨素(初在周国做官,后从隋高祖平定天下)对王通非常器重,劝他出来做官。王通说:“我有先祖留下的草庐,足以避风雨;先祖留下的薄田,足以生活;读书谈道,足以自乐。愿以公正无私治理天下,使时代和顺,年成丰收,我也等于受赏赐的很多了,确实不想做官。”这就是王通的自足自乐之处。
元代许衡在临死前,对他的子孙们说:“我一生被虚名所牵累,竟然不能辞去官职,死后不要请求封谥号,不要立碑,只要写上许衡之墓就可以了,让子孙们明白就足够了。”这就是他在临死前所悟出的通达的人生观,他如果再进一步告诫子孙,碑也不必立,以示人生来自于天地,还原于天地,境界就更上乘了。
陈亮,宋代永康人,字同父,与朱熹非常友好,著有《龙川文集》。陈亮的才气超群,在淳熙时曾经上书给皇上,极力言谈当时的事态,皇上很欣赏他,准备册封官职,陈亮却谢绝回乡。并说:“我想为国家打下几百年的基业,难道是想加官进爵吗?”他的学问在于为人,而不在于求官职,并不以俸禄来攻变自己的操守。
自居易的诗说:“莫嫌地窄林亭小,莫嫌家贫活计微;大有高门空锁巷,主人到老不曾归。”人们能安分守己,通达乐观,就会天清地宁,心境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