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6 14:58
我来回答
共1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6:28
文化遗产的归属问题在当前国际文化遗产领域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有代表文化遗产原属国与文化遗产占有国利益的两种明显对立的观点,而这两种观点又分别以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国际主义为其理论基础。文化国际主义标榜的普世性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其理论在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文化民族主义观点在文化遗产的归属上有其明显的合理性,并获得国际社会道义力量的支持。文化遗产原属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流失文物所有权的返还要求,同时努力通过法律手段和其他一切有效的手段追索文化遗产的回归,为文化遗产归还问题的解决,寻找双方都可能接受的方法。——吕建昌 邱捷 胡盈《单边诉求与多边合作:文化遗产的返还之路》(以上观点摘自《东南文化》2013年第四期)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近代流失海外的文物,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战争中直接掠夺走的文物,西方国家一些团体或者个人在我国非法挖掘、盗窃、贩运出境的文物,以及一些人非法收买、走私出境的文物等。这些文物是中国近代流失海外文物最主要的部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教育部成立了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并制定了组织规程,开展了对日本侵略者破坏、掠夺中国文物的调查统计工作。同时,开展了向日本追索被日军掠夺文物的活动,经多方努力,追回了部分被日军掠夺的中国文物和善本图书。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24日,**政务院颁发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对文物出口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从而结束了近代中国文物被掠夺、盗运出口、大量流失海外,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遭受重大损失、令人痛心的历史。但是自1980年代以来,文物走私、外流日益严重,走私活动日益集团化。面对这一严重问题,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文物出境审核、许可,严厉打击文物盗掘、盗窃、走私犯罪活动,对文物走私、外流有所遏制。 打击文物走私,追索外流文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物走私、非法出口严重,与世界文物艺术品市场庞大密切相关。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非法买卖文物艺术品每年交易额仅次于武器、*的年交易额。面对文物被盗掘、盗窃、走私的严峻形势,国际组织制定相关公约,我国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为保护文物、打击文物犯罪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加大保护、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文物走私犯罪,并依据有关国际公约等追索非法出口的文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文物外流,情况复杂,涉及的问题很多,抢救、追索流失海外文物,需要区别不同情况,分门别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别提出对策,通过不同方式、多种途径,争取索回中国珍贵文物。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7:46
事实上,这已不是中国第一次迎回在流离岁月里散落的民族瑰宝。2013年,圆明园鼠首兔首被法国皮诺家族归还中国;2018年,流落异乡的青铜“虎蓥”搭乘飞机回到故土;今年3月,美国决定返还361件套中国流失文物……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至少已有30余批次40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对于文物回归,网友们按说已经不再陌生。然而,几乎每一次相关新闻见诸媒体报端,无一例外仍会引发*场上巨大的情感激荡,这足以反映出人们对流失文物的深沉情感,对遗珠回家之心绪难平。
每一件流失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曲折沧桑的故事,其中大多数携带着国家民族的屈辱与义愤。人们记得,20世纪初,在足足29箱、上万件中国敦煌莫高窟出土珍宝在英国出现后轰动世界,随即引来西方各国探险家,疯狂掠夺敦煌文物;
人们更没有忘记,100多年前,当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城,眼见珍贵宝物,能拿走的都拿走,拿不走的就地毁掉……尽管每件文物流失的具体原因各异,但可以肯定的是:文物的命运与国运密切相连。当山河破碎、国将不国,连民众生活基本生活、正常权益都无法维护,文物也会遭受浩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9:20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劫掠了包括圆明园在内的五园三山等皇家园林,从此,中国的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时至今日,这些文物的命运及其回归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究竟采取何种办法,通过何种途径,才能使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返还祖国,学界看法不一。综合国内外史实和国际法理,我们认为,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类型与途径不同,我们的态度和办法也应有所不同。对于所有非法出境的文物,我们都有追讨的权利。根据情理法理、文物的价值、成功回归的案例、回归的时空条件等情况,应确定先易后难、逐步索还或索赔的基本原则。对于流失海外的各类文物,当务之急,是追讨外国在侵华战争中掠走且至今仍为该国家所据有的这一部分珍贵文物。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尝试多种方式和途径逐步追讨其他部分。对于流失海外多年且几经易手,现持有者根据所在国国内法已享有 合法取得时效 ,致使原持有者失去追索时限的文物,我国*在外交谈判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国际公法私法、国际通行的文物保护道德规范以及国际社会*等多种资源,经由第三方出面,采取 仲裁 、 调停 、 斡旋 、 和解 等较为灵活的方式,尝试追讨流失文物的各种可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1:12
打击文物走私,追索外流文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物走私、非法出口严重,与世界文物艺术品市场庞大密切相关。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非法买卖文物艺术品每年交易额仅次于武器、*的年交易额。面对文物被盗掘、盗窃、走私的严峻形势,国际组织制定相关公约,我国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为保护文物、打击文物犯罪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加大保护、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文物走私犯罪,并依据有关国际公约等追索非法出口的文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文物外流,情况复杂,涉及的问题很多,抢救、追索流失海外文物,需要区别不同情况,分门别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别提出对策,通过不同方式、多种途径,争取索回中国珍贵文物。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3:20
国家文物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949年至今,中国通过各种方式,已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
而“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便是中国首次对流失文物回归工作进行全景式展现。展览总共选取25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回归案例,每个案例都具有自身特色,体现中国综合运用外交协调、刑事侦查、协商谈判、捐赠等多种方式来促成文物的返还。
针对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他提到,海外文物的性质各异,具体有多少流失文物,没有特别准确的统计数据。现在,要更多做好自身工作,把文物保护好,避免发生新的文物流失。而且,对一些已发现的重点流失文物,也有专门的方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1:44
文化遗产的归属问题在当前国际文化遗产领域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有代表文化遗产原属国与文化遗产占有国利益的两种明显对立的观点,而这两种观点又分别以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国际主义为其理论基础。文化国际主义标榜的普世性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其理论在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文化民族主义观点在文化遗产的归属上有其明显的合理性,并获得国际社会道义力量的支持。文化遗产原属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流失文物所有权的返还要求,同时努力通过法律手段和其他一切有效的手段追索文化遗产的回归,为文化遗产归还问题的解决,寻找双方都可能接受的方法。——吕建昌 邱捷 胡盈《单边诉求与多边合作:文化遗产的返还之路》(以上观点摘自《东南文化》2013年第四期)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近代流失海外的文物,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战争中直接掠夺走的文物,西方国家一些团体或者个人在我国非法挖掘、盗窃、贩运出境的文物,以及一些人非法收买、走私出境的文物等。这些文物是中国近代流失海外文物最主要的部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教育部成立了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并制定了组织规程,开展了对日本侵略者破坏、掠夺中国文物的调查统计工作。同时,开展了向日本追索被日军掠夺文物的活动,经多方努力,追回了部分被日军掠夺的中国文物和善本图书。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24日,**政务院颁发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对文物出口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从而结束了近代中国文物被掠夺、盗运出口、大量流失海外,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遭受重大损失、令人痛心的历史。但是自1980年代以来,文物走私、外流日益严重,走私活动日益集团化。面对这一严重问题,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文物出境审核、许可,严厉打击文物盗掘、盗窃、走私犯罪活动,对文物走私、外流有所遏制。
打击文物走私,追索外流文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物走私、非法出口严重,与世界文物艺术品市场庞大密切相关。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非法买卖文物艺术品每年交易额仅次于武器、*的年交易额。面对文物被盗掘、盗窃、走私的严峻形势,国际组织制定相关公约,我国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为保护文物、打击文物犯罪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加大保护、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文物走私犯罪,并依据有关国际公约等追索非法出口的文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4:26
圆明园兽首铜像、《伯远帖》、《五牛图》、青铜虎蓥……不久前,在“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包括上述珍品在内的一大批珍贵文物悉数亮相。
“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这些流失文物回归祖国的背后,是一个个值得铭记的故事。

圆明梦归:圆明园兽首铜像“重聚”
走进展厅,一幅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遗迹的照片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其下方,就是著名的“圆明园铜兽首”。
19世纪中期,列强的坚船利炮,将晚清朝廷“天朝上国”的美梦震得粉碎。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付之一炬,大量珍贵文物被劫掠而去。
这其中,就包括圆明园兽首铜像。
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构件,兽首由清乾隆年间西洋画师设计,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融合东西方文化特色。兽首形态*真,工艺水准较高。
并且,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呈“八”字形,分列在喷水池两旁的人身石台上。每个动物就是一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动物口中就会喷水两个小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圆明园兽首在内的中国流失文物陆续现身海外,国际拍卖企业屡屡高价渔利,国人强烈愤慨谴责。尽管文物回归面临重重障碍,但中国*始终以坚定的决心推进文物回归。
从牛首、虎首、猴首的国企竞拍,到马首、猪首的华商捐赠,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国友人返还,圆明园兽首从星散到重聚,辗转走过的,正是一条中国流失文物回归之路。
《五牛图》和《伯远帖》的经历
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的《五牛图》《伯远帖》,背后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以来,由于连年战乱,大量珍贵文物流至香港,吸引众多中外藏家、商贩,文物面临着进一步流失的危险。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关心下,时任文化部文物局*的郑振铎成立“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专门在香港从事珍贵文物抢救工作,保护和追回了大量流失的文物。其中,就包括《中秋帖》《伯远帖》的回归。
《中秋帖》《伯远帖》和《快雪时晴帖》被乾隆帝统称为“三希”。清朝末年,中秋、伯远二帖被溥仪带出紫禁城,几经易手,辗转至港。
1951年10月,郑振铎得到“二希”即将询价出售的消息,立即在徐森玉等人的协助下,启动文物抢救工作。
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副*的王冶秋偕同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等兼程南下谈判,最终成功购回“二希”,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结束了两件国宝长达数十年的颠沛流离。
此后几年间,该“文物小组”有计划地征集了唐韩滉《五牛图》、五代董源《潇湘图》、宋徽宗赵佶《祥龙石图》等重要文物。这些文物的回归,成为新中国保护文物的一段佳话。
王处直墓浮雕石的回归之旅
在这次展览中,栩栩如生的武士浮雕石刻同样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1994年6月,河北省曲阳县的王处直墓遭盗掘,被盗文物几经转卖,流失海外。2000年2月,有中国学者在美国偶然发现,某拍卖行即将拍卖疑似王处直墓被盗浮雕武士石刻,随即将消息传回国内。
经河北省文物局研究确认,相关拍品确系王处直墓甬道处两块浮雕之一,国家文物局立即启动文物追索工作。
2000年3月,国家文物局照会美国驻华使馆,要求美方中止拍卖并返还流失文物。3月21日,美国纽约州南区地方*做出要求相关机构中止拍卖的决定,并下达民事没收令,授权海关部门将文物扣押没收。
2001年3月,在经历一年的审判后,该*做出返还文物的最终裁决。同年5月26日,这块浮雕武士石刻回归中国。美国著名收藏家安思远通过媒体报道了解相关情况后,主动将自己收藏的另一件武士浮雕石刻无偿返还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7:24
文化遗产的归属问题在当前国际文化遗产领域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有代表文化遗产原属国与文化遗产占有国利益的两种明显对立的观点,而这两种观点又分别以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国际主义为其理论基础。文化国际主义标榜的普世性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其理论在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文化民族主义观点在文化遗产的归属上有其明显的合理性,并获得国际社会道义力量的支持。文化遗产原属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流失文物所有权的返还要求,同时努力通过法律手段和其他一切有效的手段追索文化遗产的回归,为文化遗产归还问题的解决,寻找双方都可能接受的方法。——吕建昌 邱捷 胡盈《单边诉求与多边合作:文化遗产的返还之路》(以上观点摘自《东南文化》2013年第四期)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近代流失海外的文物,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战争中直接掠夺走的文物,西方国家一些团体或者个人在我国非法挖掘、盗窃、贩运出境的文物,以及一些人非法收买、走私出境的文物等。这些文物是中国近代流失海外文物最主要的部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教育部成立了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并制定了组织规程,开展了对日本侵略者破坏、掠夺中国文物的调查统计工作。同时,开展了向日本追索被日军掠夺文物的活动,经多方努力,追回了部分被日军掠夺的中国文物和善本图书。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24日,**政务院颁发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对文物出口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从而结束了近代中国文物被掠夺、盗运出口、大量流失海外,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遭受重大损失、令人痛心的历史。但是自1980年代以来,文物走私、外流日益严重,走私活动日益集团化。面对这一严重问题,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文物出境审核、许可,严厉打击文物盗掘、盗窃、走私犯罪活动,对文物走私、外流有所遏制。
打击文物走私,追索外流文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物走私、非法出口严重,与世界文物艺术品市场庞大密切相关。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非法买卖文物艺术品每年交易额仅次于武器、*的年交易额。面对文物被盗掘、盗窃、走私的严峻形势,国际组织制定相关公约,我国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为保护文物、打击文物犯罪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加大保护、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文物走私犯罪,并依据有关国际公约等追索非法出口的文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0:38
不可否认,我国文物流失海外,是我国近代史的屈辱,文物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象征,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上得到了具体体现。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至少还有17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许多如鼠首兔首一样珍贵的文物回归之路漫长而艰难。在期盼它们早日“回家”的同时,更应扎紧篱笆,严防文物流失。
中国人的腰包鼓起来以后,大量涌入古玩文物市场。电视中关于文物收藏的节目也越来越多。最近看到某电视台品鉴郎士宁的画。当专家说该画的收藏者的祖辈确实是当年八国联军的德军军官,且当时德军确实驻军紫禁城时,女主持人为这幅画有如此“过硬的”真品证据而兴奋起来。我不禁感到莫名的悲哀。
近些年经常听到中国人出高价在海外购买国宝、回赠祖国的事情,爱国之心固然可嘉,表面看来也似乎是公平买卖,但仔细想一想却并非如此,并且还会带来极为恶劣的后果。我们知道,市场交易的基础是产权制度。如果一个人可以出售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的市场制度是不会有效率的。如果一个人买回强盗抢走的东西,其结果只能鼓励强盗更多地去抢。这样的规则放到世界范围和历史视野中就会更为明显。今天的中国人一旦出钱收购近代西方列强从中国掠夺的物品时,实际上就是承认获取该物品的方式——掠夺是合法的,承认造成这种掠夺大背景的外*队入侵是合法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4:10
文化遗产的归属问题在当前国际文化遗产领域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有代表文化遗产原属国与文化遗产占有国利益的两种明显对立的观点,而这两种观点又分别以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国际主义为其理论基础。文化国际主义标榜的普世性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其理论在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文化民族主义观点在文化遗产的归属上有其明显的合理性,并获得国际社会道义力量的支持。文化遗产原属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流失文物所有权的返还要求,同时努力通过法律手段和其他一切有效的手段追索文化遗产的回归,为文化遗产归还问题的解决,寻找双方都可能接受的方法。——吕建昌 邱捷 胡盈《单边诉求与多边合作:文化遗产的返还之路》(以上观点摘自《东南文化》2013年第四期)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近代流失海外的文物,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战争中直接掠夺走的文物,西方国家一些团体或者个人在我国非法挖掘、盗窃、贩运出境的文物,以及一些人非法收买、走私出境的文物等。这些文物是中国近代流失海外文物最主要的部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教育部成立了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并制定了组织规程,开展了对日本侵略者破坏、掠夺中国文物的调查统计工作。同时,开展了向日本追索被日军掠夺文物的活动,经多方努力,追回了部分被日军掠夺的中国文物和善本图书。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24日,**政务院颁发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对文物出口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从而结束了近代中国文物被掠夺、盗运出口、大量流失海外,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遭受重大损失、令人痛心的历史。但是自1980年代以来,文物走私、外流日益严重,走私活动日益集团化。面对这一严重问题,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文物出境审核、许可,严厉打击文物盗掘、盗窃、走私犯罪活动,对文物走私、外流有所遏制。
打击文物走私,追索外流文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物走私、非法出口严重,与世界文物艺术品市场庞大密切相关。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非法买卖文物艺术品每年交易额仅次于武器、*的年交易额。面对文物被盗掘、盗窃、走私的严峻形势,国际组织制定相关公约,我国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为保护文物、打击文物犯罪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加大保护、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文物走私犯罪,并依据有关国际公约等追索非法出口的文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文物外流,情况复杂,涉及的问题很多,抢救、追索流失海外文物,需要区别不同情况,分门别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别提出对策,通过不同方式、多种途径,争取索回中国珍贵文物。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2:02
文化遗产的归属问题在当前国际文化遗产领域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有代表文化遗产原属国与文化遗产占有国利益的两种明显对立的观点,而这两种观点又分别以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国际主义为其理论基础。文化国际主义标榜的普世性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其理论在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文化民族主义观点在文化遗产的归属上有其明显的合理性,并获得国际社会道义力量的支持。文化遗产原属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流失文物所有权的返还要求,同时努力通过法律手段和其他一切有效的手段追索文化遗产的回归,为文化遗产归还问题的解决,寻找双方都可能接受的方法。——吕建昌 邱捷 胡盈《单边诉求与多边合作:文化遗产的返还之路》(以上观点摘自《东南文化》2013年第四期)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近代流失海外的文物,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战争中直接掠夺走的文物,西方国家一些团体或者个人在我国非法挖掘、盗窃、贩运出境的文物,以及一些人非法收买、走私出境的文物等。这些文物是中国近代流失海外文物最主要的部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教育部成立了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并制定了组织规程,开展了对日本侵略者破坏、掠夺中国文物的调查统计工作。同时,开展了向日本追索被日军掠夺文物的活动,经多方努力,追回了部分被日军掠夺的中国文物和善本图书。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24日,**政务院颁发了《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对文物出口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从而结束了近代中国文物被掠夺、盗运出口、大量流失海外,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遭受重大损失、令人痛心的历史。但是自1980年代以来,文物走私、外流日益严重,走私活动日益集团化。面对这一严重问题,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文物出境审核、许可,严厉打击文物盗掘、盗窃、走私犯罪活动,对文物走私、外流有所遏制。
打击文物走私,追索外流文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物走私、非法出口严重,与世界文物艺术品市场庞大密切相关。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非法买卖文物艺术品每年交易额仅次于武器、*的年交易额。面对文物被盗掘、盗窃、走私的严峻形势,国际组织制定相关公约,我国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为保护文物、打击文物犯罪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加大保护、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文物走私犯罪,并依据有关国际公约等追索非法出口的文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文物外流,情况复杂,涉及的问题很多,抢救、追索流失海外文物,需要区别不同情况,分门别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别提出对策,通过不同方式、多种途径,争取索回中国珍贵文物。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2:24
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事,说明祖国日益强大,也带来了世界各界对我国刮目相看。那么流失的一些珍贵的文物,逐渐的回归祖国。那么也是代表了国际上对中国的一种认可,而且呢促进友谊和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7:02
流失文物回归祖国,这是最祖先的一个交代,也是对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个体现,本来是我国珍贵的文物,就应该回到国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1:56
流失文物回归祖国,说明祖国的强盛,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一些文物会缘缘不断地回归祖国的,同时国人的爱国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有了爱国人士的努力,流失的文物会逐步的回归祖国。
辩论稿(中国文物是否应该回归祖国)?
1. 文物回归的必要性 追回文物是洗刷民族耻辱的重要方式,因为这些文物大多是在历史中被侵略者掠夺走的。2. 文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物不仅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3. 文物回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表现 一个国家的文物回归,往往体现...
国家文物局:十年来1800余件套海外流失文物回归祖国,这意味着什么?
在过去十年中,国家文物局成功促成了1800余件套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祖国。这意味着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了重要补充,国家文物局的努力使得大量珍贵文物得以重返祖国。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国家文物局在追索流失文物领域的坚定决心,也展示了我们国家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国际影响力。这些文物的回归,对于研究我国的历史...
为什么要强调我国的国宝文物一定要回归祖国?
国宝文物的回归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物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它们身上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国宝文物的流失不仅是一个文化损失,更是一种民族情感的缺失。因此,强调国宝文物回归祖国,是对我们共同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其次,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
关于68件流失英国文物追索回国一事,你有何看法?
我们应当珍惜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确保它们不再流失海外,回归祖国。文物的归还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世界和平与文明秩序的维护。每个人都应承担起保护国家文物的责任,坚决抵制走私行为,共同守护历史见证,促进世界和谐共生。
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要回来吗!拜托各位大神
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应该回归祖国。这些文物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们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对于研究我们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当努力争取这些文物的归还,让它们在得到妥善保护的同时,也能在国内的博物馆中与公众见面,让...
陈履生: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有多难
而我们今天面对的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归问题,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中与回归相关的还有回流的问题,“回流”通常是中国的商业机构通过商业手段,将流失文物引进到国内来拍卖,从而达到回到中国的目的,一般称之为“回流文物”。而“回归”则是指在国家层面上利用政府的力量或国家间的外交努力,将那些有违于国际法的流失...
如何看待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文化国际主义标榜的普世性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其理论在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文化民族主义观点在文化遗产的归属上有其明显的合理性,并获得国际社会道义力量的支持。文化遗产原属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流失文物所有权的返还要求,同时努力通过法律手段和其他一切有效的手段追索文化遗产的回归,为文化遗产...
国家文物局:十年来1800余件套海外流失文物回归祖国,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是非常好的事情,这个真的是非常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情。
关于68件流失英国文物追索回国一事,你有何看法?
文物就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瑰宝,对那个时代的考古验证都是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一种见证。老祖宗的东西不能让它们平白无故流失在海外,在我们有生之年一定要让它们回到祖国怀抱。世界大同,和合共生,天人合一,世界都是一家,坚决制止走私行为,要维护世界和平,要维护我们的历史文明...
从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追寻文物回归,说明了什么?
因为:一、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政府的软弱无能、国力衰退,导致列强的侵略,使大量文物被盗被抢流失海外。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二、现时的国际惯列已明确珍贵文物的所属。对非法所得的文物要归还原所属国。现在我们祖国正逐渐强大了,也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追寻文物回归。从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追求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