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6 18:02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6 22:23
核心提示:“竹竿子”的诞生与民俗中的“竹崇拜”不无关系。远古时,先民每每用竹子占卜、祭祀,因为他们相信竹能通神。戏剧演艺发端于祭坛,所以节目主持人的前身实为祭祀主持人。当然,那时的节目主持人绝不能和当今的节目主持人相提并论。
我国演艺活动中的节目主持人古已有之,其中记载较为翔实的是宋代。
宋代演艺活动中的节目主持人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名字“竹竿子”,那是因为他们在主持节目时手里拿一枝“竹竿拂尘”。“竹竿子”多由教坊内的“参军”担任。可能是因为他们擅演“参军戏”(类似今天的相声),口齿伶俐,能够胜任这一举足轻重的任务。一个节目将上场,先由“竹竿子”上前致语,“勾”出节目,相当于今天的报幕;表演结束时,“竹竿子”还要再上台,念七言诗一首,然后以“歌舞既阑,相将好去”之类的话语送别观众。
也有不用“竹竿子”,而由演员自己报幕介绍的,叫作“自勾”。“竹竿子”有时可根据需要作变通,不拿“竹竿拂尘”,而拿其它东西主持节目,如每年春天诸军聚集宝津楼下,为皇帝表演百戏。由于是广场演出,而且率先登场的又是声势浩大的锣鼓表演,故而“竹竿子”便手摇双鼓上台致语了。
其实,“竹竿子”的诞生与民俗中的“竹崇拜”不无关系。远古时,先民每每用竹子占卜、祭祀,因为他们相信竹能通神。戏剧演艺发端于祭坛,所以节目主持人的前身实为祭祀主持人。当然,那时的节目主持人绝不能和当今的节目主持人相提并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9:31
宋代的宫廷乐舞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舞蹈表演形式。这种新的舞蹈形式叫做“队舞”,队舞中既有《柘枝舞》、《剑器舞》等唐代经典舞蹈,又增加了一些宋代新创作的乐舞。
它主要分成“小儿队”和“女弟子队”两队,表演时人数众多,大型队舞可多达上百人。
队舞中有很明确的角色分工,比如担任主演的“花心”、类似主持人的“竹竿子”、担任主体部分的“歌舞队”以及乐队伴奏的“后行”等。队舞的表演还有着比较固定的程式,它集歌唱、舞蹈、朗诵、对话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各种形式互相穿插表演,形成一种内容丰富但是很有秩序的新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还有,宋代出现了庞大的民间舞蹈表演队伍,叫“社火”。这种表演队伍将音乐、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技艺节目综合一起,以*队伍的形式表演舞蹈。这种民间舞蹈演出活动,一般在新年、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日子举行。
在这一时期,城市中已出现了专门表演场所“勾栏”、“瓦舍”。民间舞蹈活动一般在“勾栏”、“瓦舍”或广场中表演。
在民间舞蹈活动中,有不少身怀绝技、技艺高强的节目,如可在数丈高的竿上列横木,并在横木上吞吐烟火,装神弄鬼,效果惊险。
当时遇到宫廷节日时,民间舞蹈艺人,特别是那些容貌好技艺高的女艺人,常常被召进宫中表演。宋代著名的民间舞蹈节目有《村田乐》、《抱锣》、《舞鲍老》等。
在民间舞蹈活动中,各个“社火”队竞相表演,赛技艺、赛水平,舞蹈节目可以持续一整天也演不完。在节日里,民间艺人被组成社团表演,节日后就解散。
此外,宋代宫廷“傩礼”仍然保留,宋代宫廷每年按例举行“傩礼”活动,由教坊伶工扮成门神、将军、判官、钟馗、灶君、土地爷等诸神形象,戴面具起舞。
在宋代队舞中一些舞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即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抒情舞蹈形式,而是改编添加了叙事成分。
如宋代剑器舞中就加入了汉代鸿门宴的故事情节,这是从抒情舞蹈向叙事舞蹈发展的重要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表演舞蹈发展到宋代向情节化转变的关键时刻,并没有发展成为完备成熟的舞剧形式,而是转向戏曲方面,并最终被戏曲所吸纳、淹没。
戏曲的小型化、程式化似乎更符合宋代人们的欣赏口味,随着唐代的烟消云散,大量的歌舞艺人流落民间,这在客观上大大促进了宋代民间歌舞的发展,使一些舞蹈在民间能延续保留下去。
另外随着宋代商业化进程,歌舞娱乐在城市也开始兴盛,甚至出现了像“勾栏瓦肆”这样的娱乐场所,使舞蹈可以进行营业性的演出。因此宋代的民间舞蹈多种多样,非常兴盛。
《狮子舞》是宋代比较有名的舞蹈,在宋代绘画中就留下了活泼可爱的童子戏狮的舞蹈场面。因此宋代宫廷的雅乐虽然开始没落了,民间的俗乐却呈现出蒸蒸日上的面貌。尽管南宋王朝仅能偏安一方,却仍然是“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一派升平景象。
宋代民间舞蹈十分兴盛。每逢新年、元宵灯节、清明节、天宁节,民间舞队就非常活跃,据说一个元夕舞队就有70种,可见民间舞队有多繁荣。
宋代百戏中的舞蹈,在军旅中常有演出。宋代军士化装成为假面披发的神鬼、判官等,在鼓笛齐奏,烟火弥漫,爆竹、喝喊声中,表演《抱锣》、《硬鬼》、《舞判》、《哑杂剧》、《七圣刀》、《歇帐》、《抹跄》等。
表演者从一两个人至100多人不等,有的戴面具,有的用青、绿、黄、白各色涂面,金睛异服,两两格斗击刺,摆阵对垒。这些扮演了各种人物的舞蹈,各成一出,又似乎有一定的戏剧情节的联系。
宋代宫廷队舞和大曲中增加了戏剧因素,宋代大曲也增加了故事性,如《
峰真隐大曲》中的《剑舞》,包括了两个内容,前半部表现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后半部表现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草书大进的故事。这些大曲都有较强的戏剧性。
从北宋开始有了杂剧以后,杂剧与舞蹈长期并行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戏曲中包含的载歌载舞、武术杂技种种要素,与古代的歌舞大曲、参军戏、歌舞戏等,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北宋后期和南宋时,国势衰弱,宫廷无力维持庞大的乐舞机构。每逢朝贺大典,就临时到民间去雇请艺人来参加演出,称为“和顾”。在南宋乾道年间,教坊乐部所列各种艺人名单,临时雇请的人数很多。
瓦舍舞蹈是指在瓦舍里演出的舞蹈或舞蹈节目,瓦舍舞蹈带有很强的娱乐功能。宋代瓦舍舞蹈并非是纯粹的舞蹈艺术,它往往和杂技、武术、军阵队列等掺合在一起。所以,宋代瓦舍舞蹈不能当作独立的、纯粹的舞蹈艺术。
《舞旋》是一种专门的舞蹈表演,它的旋转动作可能是当时舞蹈中最主要的技巧,所以把舞蹈节目叫做“舞旋”。
北宋瓦舍里最著名的舞旋艺人叫张真奴。其中比较有名的作品是《舞蕃乐》,这是一个蕃部的舞蹈,由此可见当时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舞蹈艺术的交流是很频繁的。
到了南宋时代,南宋临安城依然有舞蕃乐的表演,《耍大头》、《花鼓》都是流传久远的民间舞蹈节目。《耍大头》很可能就是后来的大头娃娃舞的前身;花鼓也是深受百姓喜爱的舞蹈。还有,南宋时期《舞剑》与《舞砍刀》,这两个舞蹈节目都是从武术演变过来的,或者含有大量的武术因素。
总之,宋代舞蹈的发展状况是承接唐代的舞蹈而来的,其中一部分虽然保持歌、舞、乐相结合的形式,但是纯舞蹈性质被削弱了,表演人数增加,趋于群舞发展,加设朗诵和对答等形式。另一部分宋代乐舞明显走向杂剧化发展,其人物情节和布景道具等因素十分明确。
这些都说明了,综合化和情节化是宋代舞蹈发展趋势,它与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戏曲艺术相互印合,成为这一时期艺术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