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eroute实现的原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2:2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8:20
raceroute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路由跟踪命令。
它的实现原理如下:
它发送一份 TTL字段为1的IP数据报给目的主机。处理这份数据报的第一个路由器将 T T L值减 1,丢弃该数据报,并发回一份超时I C M P报文。这样就得到了该路径中的第一个路由器的地址。然后 Tr a c e r o u t e程序发送一份T T L值为2的数据报,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第二个路由器的地址。继续这个过程直至该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但是目的主机哪怕接收到 T T L值为1的I P数据报,也不会丢弃该数据报并产生一份超时 I C M P报文,这是因为数据报已经到达其最终目的地。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是否已经到达目的主机了呢?
Traceroute程序发送一份 U D P数据报给目的主机,但它选择一个不可能的值作为 U D P端口号(大于 30 000),使目的主机的任何一个应用程序都不可能使用该端口。因为,当该数据报到达时,将使目的主机的 U D P模块产生一份“端口不可达”错误(见 6 . 5节)的 I C M P报文。这样, Tr a c e r o u t e程序所要做的就是区分接收到的 I C M P报文是超时还是端口不可达,以判断什么时候结束。
我们使用ping命令的R选项也可以打印出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由。但是它和traceroute有些不同,至于区别在哪里?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8:20
raceroute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路由跟踪命令。
它的实现原理如下:
它发送一份 TTL字段为1的IP数据报给目的主机。处理这份数据报的第一个路由器将 T T L值减 1,丢弃该数据报,并发回一份超时I C M P报文。这样就得到了该路径中的第一个路由器的地址。然后 Tr a c e r o u t e程序发送一份T T L值为2的数据报,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第二个路由器的地址。继续这个过程直至该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但是目的主机哪怕接收到 T T L值为1的I P数据报,也不会丢弃该数据报并产生一份超时 I C M P报文,这是因为数据报已经到达其最终目的地。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是否已经到达目的主机了呢?
Traceroute程序发送一份 U D P数据报给目的主机,但它选择一个不可能的值作为 U D P端口号(大于 30 000),使目的主机的任何一个应用程序都不可能使用该端口。因为,当该数据报到达时,将使目的主机的 U D P模块产生一份“端口不可达”错误(见 6 . 5节)的 I C M P报文。这样, Tr a c e r o u t e程序所要做的就是区分接收到的 I C M P报文是超时还是端口不可达,以判断什么时候结束。
我们使用ping命令的R选项也可以打印出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由。但是它和traceroute有些不同,至于区别在哪里?大家可以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