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对写作持有怎样的观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3 10:0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9:07
《梁启超的写作观》
“少年强则强,少年富则富。”
那强有力的语句出自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奋斗,去拼搏。从进京赶考的“公车上书”到变法图强的“百日维新”,这个知识青年立志要救中国于水火之中。
变法失败,捕杀维新人士。懂得变通的梁启超逃到国外,没有人说他是怕死,因为他为国家之崛起保存了力量。十余年的清王朝覆灭,他终于回到故土。
回国的他并未隐姓埋名,而是在教育方面继续做贡献。但天不遂人愿,疾病又降临在这位老人身上。这位老人患上了尿毒症,左肾病变,尿中带血。有人劝他去看中医,也有人建议他去国外,但都被他拒绝了,而他选择了北京协和医院。
所有人都对老人的选择十分不解,而只有梁启超自己才知道原因。他曾经在国外居住十余年,深刻感到了西医之重要。西医有很多优点,快速机动性强,因此,中国要发展、要强大就离不开西医。但当时在国人眼中十分神秘恐怖,这便给西医在中国的传播造成了巨大的阻力。若要让利国利民的西医发展,就必须消除人们这种心理。他便基于这种目的,进入中国最早的西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梁启超住院检查,医生决定为他摘除病变的肾。手术很成功。然而他的病情非但未见好转,反而加重了。他只好去医院复查,结果让所有人吃惊,他的健康的身肾被摘除而保留了一个病肾。医生的疏忽酿成一起医疗事故。
所有人都在等着梁启超去控告协和医院。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又十分平静地住进协和医院,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默默宽容地接受了一切。他知道自己去告医院会有什么后果:中国接受西医至少要推迟十几年。而他的生命却只能依靠药物维持。
他的宽容大度让所有人都敬佩,而他那颗为人民、为国家宁愿牺牲自己的爱国之心,也被代代传颂。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梁启超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9:07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我国19、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宣传鼓动家。他主张赋税的征收必须以便民为原则,实行轻税、平税*,而反对与民争利的“固民所急而税”的传统观点。指出“西人于民生日用必要之物,必豁免其税以便民。中国则乘民之急而重征之,如盐政之类是也。亦有西人良法美意,为便民而起,而中国视为助帑之计,行之而*扰滋甚者,如今之邮政之类是也。”他提出应仿效英国实行平税*,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强。这是一种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财政税收放在其基础之上的观点,对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梁启超认为公债也是一种赋税,所不同的是“租税直接以赋之于现在,而公债则间接及赋之于将来”,“不过将吾辈今日应负之义务,而析一部分以遗诸子孙云尔”。但他承认公债对经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租税尽其力于一时,公债将纤其力于多次”,因此他认为公债虽然增加了后代的负担,但也有利于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