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3 17: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20:00
宋朝,在众多史学家眼里,它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为富庶的一个朝代,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在那个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其实除了经济方面,宋朝的*风气也是有别于其它朝代的,之所以宋朝的*能够那么清明和自由,主要是得益于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崛起对皇权起到了*作用,那么宋朝的文人士大夫是如何*皇权的呢?
士大夫:指古代社会对士人和官吏的统称。
《周礼 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重文轻武的国策背景
宋太祖通过南征北战统一中原建立宋朝政权之后,他深刻体会到了“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通过“杯酒释兵权”的高超*削弱了武将兵权,不久又推出了一系列的尊崇文人的*措施,例如完善发展科举制度,给予了文人步入仕途的机会。这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宋朝的君主对文人非常尊重,很少杀害上书言事的文人士大夫。
《宋史》记载: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详。
正是因为有一个这样的*环境,文人士大夫才能在朝堂上大书己见,即使在皇帝面前,他们也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据理力争,这可是明、清两朝时期的士大夫不敢想象的事情。
宋代《神童书》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抵制皇帝命令
抵制皇帝的旨意是宋朝文人士大夫们*皇权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之所以士大夫能有这种勇气抵抗天威,除了宋朝“重文轻武”的*背景之外,还和一种名为“封驳制”的*制度有关。
“封驳”即不起草、不颁行皇帝的旨意。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至唐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在宋朝时期,封驳司、给事中、中书舍人等文人士大夫能够行使封驳诏命之职权。
如《宋史 李沆传》记载,宋真宗曾派特使持亲笔诏书见宰相李沆,诏书中言明要封刘氏为贵妃,但李沆认为这有背法礼,就在使者面前将宋真宗的诏书烧毁了,并且让使者传话给宋真宗:“但道臣沆以为不可!”此事便不了了之,宋真宗碰了钉子,李沆也没受到处罚。
如此看来,宋朝文人士大夫的封驳职权实施,能够有效的制止皇帝草率的决定,同时对*皇权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抨击、劝谏皇帝
“封驳”有着历代传统和制度的保障。而当面抨击、劝谏皇帝则体现了宋朝士大夫为官的精神气质,同时能够给皇帝施加*上的压力。
如宋太祖曾迷惑一女色,在受到百官的批评后为寻解脱便将该女子杀害。韩琦在审阅《三朝圣政录》时发现此事,不满,言道:“此岂可为后世法!己溺之,乃恶其溺而杀之,彼何罪?使其复有嬖,将不胜其杀已。”非常直接了当的指责宋太祖不自律且滥杀无辜的做法。
在如宋理宗时期,枢密副都承旨王伯大曾对皇帝说:“陛下亲政,五年于兹,盛德大业未能著见于天下,而招天下之谤议者,何其籍籍而未已也?议逸欲之害德,则天下将以陛下为商纣、周幽之主”。当面指责宋理宗在位时期毫无政绩,并将他比作商纣王、周幽王这种亡国之君,可谓是丝毫不留情面。
“教育”皇帝
无论古今,“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皇帝也是如此,尤其是年幼的皇帝,教育关乎着一个君主的养成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也正是如此,古代才会有“帝师”,皇帝也要士大夫的儒学教育。加强对皇帝的教育也会是*皇权的一种未雨绸缪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塑造君主的价值观、树立明君形象。
如王岩叟曾问宋哲宗:“陛下宫中何以消日?”。宋哲宗答到:“并无所好,惟是观书”。王岩叟又补充道:“大抵圣学要在专勤,屏去他事则可以谓之专,久而不倦则可谓之勤,如此,天下幸甚!”意在敦促皇帝多读书少管他事。
利用神权*皇权
中国封建社会自古就有“天子受命于天”的说法。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曾提出“天人感应”论。认为君主为政应“法天”行“德政”,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谴责君主,如果君主不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
董仲舒的这种“天人感应”理念也收到了历朝历代沿袭,成为了制约皇权的一种理论依据。
如宋真宗时期遭遇蝗灾,皇帝问翰林学士李迪如何治理,李迪说:“陛下东封时,伐木除道,大兴土木建造皇宫,这比以前伐木规模多了十几倍,所以今年的蝗灾是天意啊。”通过将蝗灾和皇帝大兴土木兴造皇宫联系起来,指责皇帝的行为触犯天意,宋真宗浑然明了便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