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留守儿童合作学习能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3 16:4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5:02
我们常常提倡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具有一种适合自己生长需要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经过十二年的学习,每个人不可能都考上名牌大学,但,经过十二年的学习,人人是可以获得一种能力的,即使是那些在学习上表现得很差的学生也可以获得一种能力,比如管理能力、倾听能力、社交能力、劳动能力等等。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性,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一种必备的心理条件,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使学生:
1.树立自信心。有些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生”,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由于学习成绩低下的原因造成在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厌学的思想阻碍着自身的发展。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获得了一种能力,学生因此会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比如:一年级有名同学不会写字,但他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时速度却很快,如:跳绳,在同学还没有会的时候他就学会了,这样的学生有很多,对于他们,我们不能只用学习成绩来评价他们,而应该用另一种方式来评价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有过人之处,从而树立自信心。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3.为未来的生活、工作需要做准备。从发展的角度看,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发展的需要。具备了一种能力将来会很好地适应自身的发展。
二、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1)自我约束、认真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学生认识到了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也就懂得了遵守课堂纪律,纪律是师生共同完成一节教学内容的必要条件。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随时纠正、指导。比如:有的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声音大影响到了其它小组的学习,这种情况,老师要及时叫停然后引导他们,使他们懂得影响别人学习是不礼貌的行为;其次,有的小组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这是,也要叫停,号召其它小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再有,有的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会举手示意老师,这时,老师也叫停,表扬这些有礼貌的孩子;还有,那些在学习过程中虚心请教、认真学习的孩子老师也要不断地表扬,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在老师不断地叫停的过程中,同学们会逐渐适应老师提醒的方式,以及老师的要求,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劳动,也让学生懂得了如何服从命令。这样的训练起到了很好的律动效果,也符合一年级学生好动、好说的年龄特点。从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和认真学习的能力也会在不断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2)自理、自学能力。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不断增多,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在父母、老师的“包办”中逐渐减弱,有的孩子甚至到了高中,衣服还要成箱地往家拿让父母来洗。学习上,更是老师“喂一口吃一口”,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布置了学习任务,然后由小组同学在教师的巡视指导下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会很好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会一个字、一个词、一篇课文地认真学习,发现问题,探究解决方法。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会很高。等待着教师“一口一口地去喂”的现状会逐渐减少。要让学生从小懂得:学习是一种责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它。这样的学习方式体现了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3)合作能力:对于现在独生子女多的社会状况学生更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一项工作。在小组学习中,鼓励学生合作起来完成一项学习内容。学生通过互相看书,互相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一个小组三四个同学,你不认识的字他可能会告诉你;同时,他不会的词可能你会告诉他,在你帮我,我帮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教师要求的学习内容,心情愉悦而又会使效率提高。
(4)沟通能力: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一次,一个女孩举手示意我,我走过去,她生气地对我说:“老师,她不跟我学”。我告诉和她一个小组的那个女孩:“要一起学习,要团结,为什么不愿意一起学?”那个女孩不做声。我又告诉女孩:“你主动地跟她一起学”。然后,我又到别的小组看看。我不时地偷偷地看着那两个女孩,不一会儿她俩又高兴地学了起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彼此通过沟通,学会了包容、学会了谦让。
(5)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时老师布置的一段对话,一段课文,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孩子通过自主学习、探究交流,会发现一些自己不会的知识,比如:一个生字,一个单词,一个句子等等,如果在以前“以师为本”的课堂教学中,孩子发现问题的时候会很少的,而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中,同学之间自觉地请教并解答问题、请教老师的场景比比皆是。
(6)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这里面包括:同学之间性格不合的问题;遇到不会的知识时互相解答的问题;同学之间不爱合作学习的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不愿意把自己会的知识教给同学的问题等等。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在同学们互相请教、互相感谢、互相答疑的热情声中,学生们懂得了“与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是促使学生在心里、语言、性格等等方面不断成长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个为学生创造了促使学生不断地获得各种能力的学习环境。小组合作学习在于培养学生适合未来需要的一种生活、学习能力,而不单单只是为了目前的应试教育,不是单纯的以眼前所取得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慢了过程,郭思乐在《生本教育》一书中说:“学习的绩效常常不在眼前,而是见于日后,需要静待花开,但花一开,就拥有大自然赋予的灿烂。”华东师大教授陈玉琨说:“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但只要分数过不了明天!”教育是以培养孩子“为善、做人、向上为目标的。”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教育得法,皆能成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5:03
新教改中倡导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小组式学习活动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现状。
课堂中的知识点、疑难点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考核评比等多种渠道学习,效果良好,现从以下几点进行总结。
一、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在英语教学中,首先会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然后组内练习。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读英语、翻译、总结重难点...各成员各司其职,学生们在合作探究*同学习、提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目标责任制,以督促进;
1、每个小组选出组长(其中两名留守儿童任组长),教师下达学习任务后,组长负责组员分工,带领组员探讨学习,起到督促、模范带头作用。
2、各个小组为自己的小组制定组训,设定目标。以此来鞭策自己,组内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三、总结评价,不断提高。
每学完一模块后,各小组进行总结。分析自己的得与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吸取其它小组的优点,在总结中不断改进、提高。
教师对各组的学习反馈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师生齐心协力完成知识建构、教学目标。
在小组合作实施的如火如荼时,一位小组组长找到了我,满脸委屈的说:“老师,我们组不要×××了,他总是贪玩、不认真学习。”我找到了这个学生与他谈了心。我问他:“你家里除了你还有兄弟姐妹吗?”“还有个姐姐。”“那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啊!你今后需要撑起的是一个家。”“笑。”“知道为什么父母让你上学吗?”“点头”“为什么?”“...”“因为你父母不想让你吃他们现在吃的苦,想让你走出这片土地,看看外面的风景。”学生眼眶开始湿润。“老师说的道理你都懂,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笑。”“为什么呢?因为你太爱玩。”“笑。”“爱玩就对了!”学生一愣。“你这个年龄就是爱玩的年龄,但是要有个度,以后我们能不能下了课再玩?”“可以。”“我看你的表现,平时有什么困惑都可以给我谈。”
与学生聊完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不放弃,不抛弃,共同进步是我们的目标。”我让同学们大声的朗读,然后说道:“无论同学们过去的学习如何,大家在我眼中都是一张白纸,“昨天”都翻过去了。至于这张纸如何利用,看大家现在和以后的表现。我不会放弃你们每一个人,因为你们每一个人在我眼中都是最棒的!同样我相信大家也不会放弃每一个同学,对不对?”同学们齐声回答:“对。”“我们把这句话一起写在课本上好不好?”“好。”我把这句话写进了各小组量化表上,作为班训,以此来鞭策每一个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碰到各种问题,只有深入到学生中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帮他们解除困惑。通过与那名学生聊天,他明显比以前进步了许多。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