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和蟾蜍有什么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5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0:57
青蛙和蟾蜍首先在外表上不一样,蟾蜍皮肤长了瘤粒,青蛙较光滑,他们的卵也不一样,青蛙的是块状,蟾蜍的是带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2:15
蟾蜍有耳後腺身上也有许多疙瘩,会分泌毒液,青蛙没有。蟾蜍的毒液有药用,它们也会吃蚊蝇等害虫,有利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及人类的健康,所以它们是有益的。
蟾蜍眼睛後面都有一对大型突起的毒腺,称之为耳後腺或腮腺。
蝌蚪的特徵不明显,一般是很难区分的。不过在台湾只有两种蟾蜍,蝌蚪还算容易辨认。盤古蟾蜍蝌蚪为深黑色,喜欢聚集成黑压压的一大片,与一般蝌蚪淡棕色是很容易区分的。另一种是黑眶蟾蜍为深棕色蝌蚪,而且身体成菱形状,也是很特殊的。蟾蜍蝌蚪有毒,聚在一起是为了共同防卫,加深天敌对它们有毒的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3:50
幼年时看蝌蚪颜色
灰的带麻点的是蟾蜍蝌蚪,全黑肚皮是白的就是青蛙蝌蚪
成年时就好判断了,蟾蜍有毒液囊,长在皮肤表面,全身发灰
青蛙全身绿黑相间,绿的占大部分,没有毒囊。
但二者的饮食特性都差不多的,以昆虫类为食。望楼主采纳,谢谢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2:15
1.比较皮肤和体色
青蛙从眼的后方直至后肢的基部有2条纵行的皱褶,呈金*或浅棕色。*有一条浅色纵纹。后肢上有很多横列的黑色斑纹。青蛙背部是褐色或黄绿色,腹面呈白色。蟾蜍皮肤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疣状突起。背面暗褐色,腹面乳*。
2.观察毒腺
蟾蜍有丰富的毒腺,分皮肤腺和耳后腺。皮肤腺分布在躯体的背面,所处的表皮局部增厚成“疣粒”。耳后腺在头侧鼓膜的上方。小心用针刺破耳后腺,就流出乳白色具有毒性的浆液。青蛙是没有毒腺的。
3.观察声囊
雄蛙口角的后面有一对声囊,发声时口腔内气体压进声囊,使它扩大成球状,雌蛙没有声囊。而蟾蜍无论雌雄都没有声囊。
4.比较齿和舌
青蛙上颌边缘有一排细小的上颌齿;在口腔顶部犁骨上也有两排并列横生的瘤状小突起,叫犁骨齿。而蟾蜍的上下颌都没有齿。拉出青蛙的舌,它的舌尖是分叉的;而蟾蜍的舌尖是不分叉的。
5.观察输尿管和泄殖腔的连结
青蛙的2条输尿管分别跟泄殖腔相连,在泄殖腔壁上有2个开口;而蟾蜍的2根输尿管则先合并成一条总输尿管,再进入泄殖腔在泄殖腔壁上只有1个开口。
6.观察输卵管跟泄殖腔的连结
青蛙的2条输卵管也是分别跟泄殖腔相连的;而蟾蜍则是先合并再跟泄殖腔相通的。
7.比较肩带
青蛙的两块上乌喙骨是紧密平行连接而不重叠,不能交错活动,叫做固胸型肩带;而蟾蜍两侧的上乌喙骨则彼此重叠,能交错活动,叫做弧胸型肩带。青蛙两锁骨内端的前方,有一棒形的肩胸骨,在肩胸骨前方还有一半圆形的软骨,这是上胸骨。而蟾蜍是没有这两骨的。
8.比较椎体
青蛙的前7个椎体都呈圆柱形,前端凹入后端凸出,叫做前凹型,而第8个椎体却呈双凹型;而蟾蜍前8个椎骨都是前凹型。
蟾蜍表皮角质化,所以比较耐旱,可以在离水较远的干燥环境中活动。青蛙和蟾蜍的体色虽不相同,但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都有保护作用,且受环境的影响变异很大。蟾蜍的跳跃能力远不如青蛙,但是毒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它免于被食肉动物吞食,这类器官是保护性的器官。雄蛙具有一对声囊,是发声的共鸣器。青蛙上颌齿都是同型齿,这些齿没有咀嚼机能,只有防止小动物从口中滑脱的作用。齿的有无及着生位置,舌尖是否分叉,肩带和椎体的类型,都是无尾两栖动物的分类依据。对于青蛙和蟾蜍的输尿管和输卵管跟泄殖腔联结方式上的差异,常常是解剖中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