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石的几首纪年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3 05: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0 07:07
于石(1247~1320),兰溪紫岩乡(今灵洞乡洞源村)人,字介翁,号紫岩,复号两溪翁,南宋晚期著名诗人,元初大学者吴师道的老师。原住洞源梅坞村,后迁上洞源后宅,晚年徙居城中。入元后隐居不仕,清淡终日,专究诗学,诗风苍劲豪宕,多有美篇佳句为后世传诵。延祐七年卒,葬洞源村北挂网形山麓。其后裔今散居灵洞乡洞源、平原及栅川等地。
于石去世后,吴师道等人集其诗作编成《紫岩诗选》,金履祥作序,吴师道后记,四库录其书。
笔者曾于2015年元月作《于石其人和他的诗》,刊于当月30日的兰江导报上。《紫岩诗选》中还有不少纪年诗,记录了宋末元初兰溪的气候变化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感想,弥足珍贵。今录出五首,并加笺注,以备同好查考。
《丁丑岁旦》
不写桃符换旧诗,辛盘竹爆付儿嬉。山深未见新年历,只记梅花春早迟。
注:此诗作于端宗景炎二年(1277)农历丁丑岁正月初一。上一年临安被元军攻陷,逃亡的南宋王朝奄奄一息。作者作为南宋丫遗,隐迹灵洞,对于岁次更替也懒得去思想,只是说:山深未见新年历,不写桃符换旧诗了。
《己卯寒食》
今年客路逢寒食,村落无烟春寂寂。荒冢纍纍人不识,芳草凄凄吐花碧。麦饭一盂酒一滴,哀哀儿女春衫湿。我过其傍因太息,有坟可酹何须泣。干戈满地边云黑,路傍多少征人骨。
注:此诗写于卫王祥兴二年(1279)寒食节(清明前一二日,为民间祭日,扫墓、踏青)。是年二月,厓山一战,宋军大败,陆秀夫背负幼主溺于海,南宋灭亡。江浙百姓于流离失所中祭奠亡灵,作者乃对天长叹:干戈满地边云黑,路旁多少征人骨!
《丁亥冬大雪》
顽云拨不开,阴风挟严威。大雪止复作,细民已嘘嚱。人言丰年瑞,可乐胡反悲。频年岂无雪,雪少寒不知。谁为御寒计,茅屋曝晴曦。今年雪大作,始信贫无衣。地炉燎湿薪,僵坐缩如龟。年丰固可乐,一饱远莫期。但忧今日寒,未虑明年饥。岂知纨绔子,重裘拥柔肌。绣阁蔼春风,金帐环蛾眉。惟恨雪不多,低唱饮羔儿。且尽一己欢,宁为尔民思。尔民毋自苦,会有年丰时。鸡豚燕同社,玉粒香浮炊。一饱有余乐,八珍亦奚为。寄语纨绔子,此意知不知?
注:此诗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即农历丁亥年冬天。兰溪大雪,山中犹甚。作者通过对普通百姓与纨绔子弟大雪天生活和各自感受的对比,写出了心中的愤懑。
《戊子元夕大雪》
去年逢元夕,交光灯与月。今年逢元夕,交光灯与雪。有月已甚奇,有雪更奇绝。灿烂星光斗,晃燿琼瑶阙。纷纷竞儿嬉,笙歌声不歇。年来独衰懒,颇亦厌喧杂。呼儿早闭门,拥炉烧落叶。雪月两不知,孤灯任明灭。
注:此诗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即农历戊子年元宵灯节。这年元宵兰溪大雪,灯火与飞雪相交辉映,星光闪烁、笙歌不断,但作者却毫无兴致,早早闭门谢客,且任凭室内孤灯明灭,表达了一个南宋遗民对现实不满的心态。
《壬辰春雪》
和气胚胎斡化钧,胡然积雪拥柴门。花梢冻压春无力,山骨晴销晓有痕。阳壮谁令阴作梗,寒骄犹勒暖归根。昌黎浪说丰年瑞,为瑞为灾未易言。
注:此诗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即农历壬辰初春,作者46岁,由宋入元也已经14年了。此年春天兰溪大雪,雪拥柴门,压断花枝。作者在描绘山区雪景之后说:韩昌黎(韩愈)认为大雪兆丰年,我却认为这样的大雪为瑞为灾未可预言。表达了作者一种前途未卜的自我感受。
总之,这位南宋遗民在入元之后仍念念不忘前朝,对频年战乱造成的百姓苦难犹感痛心。
注:以上两枚照片为灵洞陈小龙所摄,栅川于1958年11月始由兰溪县灵洞板桥乡划金华管辖。
2018.10.26施福山记于黄龙洞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