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字的终极解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2 00: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22:51
译文: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警醒它。用“道”的真朴来警醒,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这一章,是《道德经》上篇的最后一章,也是对上篇的一个总结。什么是道?老子没有回答,反而称之“无名之朴”。但在上篇中有三次对道进行了阐述。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名曰大。”
2、“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再看一脉相承的《庄子》的论述:
1、“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2、“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庄子的话,现在读着有点绕。因为老子是在谈对这个物质世界的认识,而庄子则是在谈论对这个物质世界认识的认识。其实,二者都是在对世界的本质进行探索,可谓是认识世界的先行者。
简单来说,老子上篇讲道,其实就是在讨论这个世界的由来,只有知其来,方可见其往。这就是老子提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意义。这个天,就是当时人民可以现象得出的整个世界。可以说,《道德经》是一本思想领域探索的《进化论》,达尔文通过环球旅行,从物种的时间、空间分布上提出《进化论》,老子却从日常生活中把握到了事物变化的本质,写出了《道德经》,古人的智慧不得不令我们惊叹!
从这个角度看,道就是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世界。在第36章指出,“鱼不可脱于渊”,是因为渊成就了鱼,正如道成就了这个世界,所以万物不可须臾离开道,否则,就会走向逝、反的状态。这就可以理解,老子为什么崇尚柔弱,是因为他看到了衰亡的未来。
道并不复杂,修道其实就是保持成长状态,这就是道的终极真谛!
从这个“道”字,就可以知道为什么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因为道只是滋养万物,却不干扰万物生长。化而欲作,就如鱼脱之于渊。镇之以无名之朴,是让人们认识到脱离成就自己的事物,必将衰亡。
自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沧海已桑田,但其留下的五千言,犹如夜空明星,依旧在照亮后人前行之路。但这条路,愈加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