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笔记术+1个核心原则,让记录更高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1 18: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15:33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对新的知识有强烈的渴求,但又有一种匮乏感,担心自己知识落伍,于是到处找资源,报网课,订阅各种专栏......囤了不少课,花了不少钱,忙活一通之后却发现焦虑不减。停下来想一想,必须得承认一个事实:不管你如何没日没夜的学习,你都赶不上知识的增长速度。所以比起没完没了的收集和囤积,如何高效的吸收和利用才是更值得下功夫的事情。
我一直是个脑子不灵光的人,方向感差,别说认路了,没去过的超市进去都不一定出的来;记性差,别人交办事情,得写下来,不然会忘;数学不好,缺乏逻辑,看科幻小说都费劲。所以生活中,我对纸笔尤其依赖,尽管现在已经有各种先进便捷的电子设备,我每天依然是小本本不离手,保留纸质笔记的习惯,觉得写下来才踏实。(注意: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自己完全不符合上述特点,请不要再继续往下看了。)
不过写有写的好处,这次就聊聊笔记术。
康奈尔笔记法Cornell Notes 是由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Walter Pauk博士发明的,旨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做听课笔记,这种方法又叫 5R笔记法 ,最大的特点是把一页纸分成了三个区域, 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听讲授课和阅读笔记 。
所谓5R,来自其5个步骤的英文首字母
1、记录(Record)。 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小右大两部分,右侧为主栏,左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2、简化(Rece)。 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3、背诵(Recite)。 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4、思考(Reflect)。 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5、复习(Review)。 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官方示意图如下,三个分区: Note-taking column主栏笔记栏,Cue column 副栏线索栏以及下方的总结栏 Summary。
个人经验,做康奈尔笔记的纸张不宜过小, 推荐使用A4方格纸 ,一来页面空间够大,二来方便划线布局。
我的做法跟官方图不同的是,侧栏留在了纸张右侧,因为笔记主体区域我还是习惯贴左边书写。至于下方的总结栏,经常不预留,而是事后用便签纸另外书写,粘贴在合适的地方。
这五个步骤中的记录 (Record) ,简化 (Rece) 和思考 (Reflect) 分别对应笔记的三个板块,而背诵和复习则是笔记之外的功夫,借助笔记副栏的线索来回顾主体内容,再通过每隔一段时间的复习来加深记忆,帮助思考和延伸。真的不要小看这简单的划分,在副栏做的简化步骤其实非常有用,应了那句读书学习就是要 “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前者是学习、接受的过程,后者是消化、提炼的过程 。要真正把东西学懂,就是要经过咀嚼、消化,提炼出关键,内化了的知识,和已知的融会贯通,才是自己的。
Bullet Journal (子弹日记)是由国外专业网页设计师Ryder Carrol 设计出的一种 手账记录方法 。所以它其实是一种手账术,但我确实特别喜欢,在自己的手账里沿用多年。
子弹日记的 核心是短,小,快速 。所谓“子弹”就是一个个简洁的短句, 主要分为三种:task任务、event事件、note笔记
先给大家欣赏一下国外的笔记达人晒出的bullet journal,十分的清新漂亮!
区别于大篇的听课或阅读笔记, Bullet Journal 是用在日常琐碎事务的管理和一些小备忘上,我就是用在自己的日程本里。
个人习惯每天无论是工作任务还是生活日常都要在本子上一一罗列,并且配合任务清单task list来执行,记录完成情况。
简单来说,
一发子弹就是就是 一个符号+短句 。
如图示(额...实话说,我现在的任务是练字...)
任务(task), 如发邮件, 一般是最小可执行的事项 ,看到就知道该怎么做。这里尤其要注意, “任务”和“项目”的不同 ,比如年会筹备,这是一个项目,当中涉及很多可以进一步拆分的子任务,而 每一条bullet一定是具体、明确、可执行的 ,应避免宽泛笼统的说法。
event(事件) ,是单纯记录所发生的特别的事情,比如收到礼物,Jeff新单曲发布,今晚有月食等等,只是客观发生,并不需要你去做什么,但你想记下来。
note(笔记) ,灵活度很高,用于记录信息,相当于一条微型笔记,比如看到的一句话,一条书摘,一个软件使用技巧等。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很多人也会设置自己独特的标记符号,比如我用黑三角播放键来表示当天听到的打动我的歌曲,用发光的灯泡表示突然产生的灵感。不管如何设置,只要自己做好符号定义,能看懂就可以了。
子弹日记的自由度和个性化程度非常高, 从整体设置上,可以安排你想要记录的任何主题 ,比如:
从内容排版上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设计成你想要的形式。 所以我用来做Bullet Journal的本子都是空白方格本,内页自己手画,这样我就可以不受限于常规日程本已经印刷好的样式,而是根据每月每周的实际需要来变化排版。
工作日就简单黑白风,只在任务标记上用荧光笔色块来替代画方格,比较容易整齐,而且可以根据心情每周变换颜色;假期有空就纸胶带小画儿随意点缀,平时记录也添几笔简单手绘,心情好就让粉色桃心冒泡,颓了丧了就画哭脸小人儿,成年后的生活并不随意在现实中表露情绪,打开本子写写画画,各色心情都有了原始的表达。
Bullet Journal形式的手账 有利于随时记录和查看待办事项,可视化自己的项目完成情况 ,比如有人用它来管理体重,备考,学英语,甚至每天喝8杯水也可以制作打卡来监督执行。整个过程方便检视和回顾,一年下来所执行的所有的任务和事项都有迹可循。
我的记录结合David Allen(下图封面作者)的GTD(getting things done)任务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完成Inbox(事项收集)-Schele(安排)-Execute(执行)-Feedback(反馈)的闭环。而且对我来说写下已经约定好的事情和需要记住的东西,就可以不在“记住我要干什么”这件事上花时间, 让大脑腾出精力,专注于要去做的事情本身,从而更高效的利用时间。
纸质笔记区别于电子笔记的是,手写比较慢,看起来好像效率低,但其实很多时候 “慢,即是快。” 我不是要摒弃电子产品,相反我也在使用有道云笔记,坚果云,OneNote等来管理我的各种资料,我们可以使用智能输入法轻松快速打出一连串的字,但某些方面手写笔记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笔和纸接触的间隙可以留给你更多思考与整合的空间,纸笔的质感,空间感,温度,甚至墨水的气味都会成为影响你记忆的因素。
最后再来说说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Thinking Map) 的创始人是东尼·博赞(Tony Buzan),是用一种视觉化的形式,把我们思维的活动描述出来,让我们充分地发挥思维的创造性,记录展示我们的思维灵感的方法。下图是百度百科给出的词条图片,一张解释“什么是思维导图”的手绘思维导图。
由此可以直观的看到,思维导图是图文结合,把各级主题的层级、逻辑关系表现出来,把主题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是一种将 思维形象化 的方法,强调开动右脑,图像记忆和自由发散联想。如果说 康奈尔笔记适合学科知识的“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那么思维导图更适合“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活动 。
上图8张 Thinking Map模型 ,是美国小学课堂的老师教授英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时用来启发孩子思考,建立逻辑的工具。这8种思维导图分别是:
· Circle Maps - Defining in Context 圆圈图,定义一件事
· Bubble Maps -Describing Qualities 泡泡图,描述事物性质和特征
· Double BubbleMaps -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双重气泡图,比较和对照
· Tree Map -Classifying 树状图,分类
· Flow Maps -Sequencing 流程图,次序
· Multi Flow Maps - Cause and Effect 多重流程图,因果关系
· Brace Maps -Part-Whole 环抱图,局部和整体
· Bridge Maps -Seeing Analogies 桥状图,类比
(图片资料来自知乎)
在自己的生活中,用思维导图来列提纲,整理思路,做读书笔记都是很适用的,而且你不一定要自己手绘,现在已经有很多 思维导图软件 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完成绘制。
比如下图是听了一节育儿微课和看了《正面管教》的书之后,用 X-mind 整理制作的一张“0-3岁正面管教”学习内容的思维导图。(可点击放大)
创建一个主题词,选择内置的各种模型来展示内容。X-mind制作思维导图可以非常便捷的编辑保存,后续再进行补充和修改也是没问题的,查看时每个子主题都能自由的延伸和缩放。高级的功能有收费版,不过对我来说免费版就够用了。
思维导图的制作和使用如果展开来说用一整篇文章也不够,在此只是点到为止。
最后,不管采用何种方法, 核心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学以致用” 。不被形式所限,不被工具所累,我们收集一切信息,学习一切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有所行动有所用,收集不等于学习,囤积不等于拥有,浏览不等于内化,信息更不等于知识。
为什么说 “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 想到(知道)、学到和做到之间各自还有很远的距离 ,远到相差十八个梅长苏。(啊...专业安利《琅琊榜》)
成长就是想到之后做到,尝试一下让记录更高效,方法很多,总有一种适合你。
我是小玉,爱读,爱听,爱画,爱好过于广泛的大龄少女,糖糕妈妈。
微 信 号:tanggaomama
新浪微博:@糖小玉t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