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2 23: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20:09
一、以计划为前提,推进精细化管理
凡是预测立,不预测废。要想做一件事,必须预先想到并且想得越周全越好。为杜绝工作中的随意性,让精细化管理要求在实践层上得到保障。学校每开展一项活动,每做一件事,必须预先制定全面、详尽、周密的计划,甚至要考虑到细节。一是学校发展要有细致精细的方案。二是具体活动要有实施方案。
二、以制度建设为基点,推进精细化管理
学校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必然会形成很多好的做法、经验,这些需要进行整理、提炼、以补充分和完善现有的制度,同时,稳定的制度又反过来保证工作精细化的延续性、持久性。一整套精细化、可行性强的制度可以引导工作规范,约束工作行为,明确奖惩措施,保政令畅通,对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应建立好四种制度。一是职责类:其目的在于明确每个人、每个部门的工作岗位及职责,各尽其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负责。二是规范类。其目的在于提供具体的工作规范要求,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约束性。三是鼓励类。其目的在于彰显学校品牌和特色建设方向,而以鼓励为主,减少教师“必须这么做”,“不得不这么做”的被动接受,可以使教师发展具有个性特色和活力,同时可以把教师注意力引导到为学校整体发展尽心尽力上来,使用权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和谐共进。四是制度建设类。要求制度要符合新的管理理念,具有创新性、示范意义;可操作化,制度内容要具体,要便于教师操作和量化考核;民主化,制度建设必须集全体教师的智慧,充分吸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灵活化,定期根据实际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制度修改完善。
三、以落实到位为关键,推进精细化管理
再好的制度得不到执行,或者执行不坚决、不持久,也就是只能沦为摆设,必然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为了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措施上下功夫。一是管理目标一定要细化。学校制定的目标要集中致力于实现看得见、摸得着的管理目标,少提大而空的目标,多做细而实的目标。二是安排措施要具体。以“做好细节”为口号,提倡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的工作作风。三是学校要高度重视检查工作。工作安排不等于完成,在管理中要有布臵就有检查,有检查必须有反馈,有反馈就必须有考核。特别在检查中要看检查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按标准去做,同时,要将检查中形成的过程资料,在在教师的月考核中逐项量化,提高教师重视的程度和自觉的意识。
总之,学校抓好精细化管理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抓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一定要在“精”上做文章,“细”字上下功夫,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形*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能管理的良好局面。
一、制定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制定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在现代管理中,实行目标管理已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因而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也必须制定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一是全方位,立体化。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学校制定了年度、学期的管理目标;以学校的管理目标为纲,部门、行政干部,年级、班级、班主任,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分别制订了各自的详细的、可行的努力目标,使全校管理目标全方位,立体化。比如说,高一年级控制学生分化,明确各类班级对每个同学的成绩要求,高二年级明确各个班级学业水平测试的过关率,高三定下奥赛获奖人数、高考各级指标;青年教师,一年适应,三年成熟,五年成骨干,八年成为在市、区有一定影响的名师。
二是不缺位,不越位。学校细化部门和年级的职能,强化年级的责权利。部门主要负责全校性相关工作,负责督查、协调、服务,年级要对师生的常规管理负责,要具体到对教师的师德师能全方位考核,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检查等。部门和年级各司其职,不缺位,不越位,达成“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目标。
二、完善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
对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是精细化管理的保证。如果缺少了对管理过程的有效监控,那精细化管理就回到了粗放型管理的老路,精细化管理必须有监控,在监控中反思,在监控中修正,从而实现在监控中的提高。
尤其是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面对有鲜明个性、各有特点的广大师生,一定要有效的监控其成长过程,及时沟通与修正,让其少走弯路,顺利成长。
学校各部门、各年级制订的周工作计划一要公布,二要交一份给学校督导人员,全体师生一般监控,督导人员重点监控工作开展的情况。学校有行政值班,年级有导护队,监控指导学校和学生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年级分两个级部,每个级部配三名主任,教育、教学、教师管理三条线,一人负责一条线,指导、修正师生的行为。心理咨询室建立师生心理档案,跟踪部分师生,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让他们以更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三、落实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起点;制定并落实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则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的起点时,管理措施是不全面、不完善的,伴随着精细化管理措施的不断深化,接近精细化管理过程的终点时,那管理措施一定是全面、完善的,更高层次的,而这正是精细化管理的归宿。
一、完善常规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如果管理还没有达到规范的话,就没有精细化管理可言。学校要组织前期调研,发现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的地方,从而完善地做好常规管理工作。
1、找问题,找原因,找出路。
首先学校分层、分类开会座谈交流,组织中层干部、教师、家长和学生研究交流,找出现行的管理中不规范的地方,并分析其原因。其次形成统一意见印发给老师再次商量讨论,并商定要采取哪些改进措施。最后汇总信息形成工作方,以全面指导开展工作。
2、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好的制度浑然天成,清晰而精妙,能够自行‘区别真伪’,自行给人们诚实守信的引导与激励”。因此,学校一方面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另一方面根据新时期的需要制定一些新的规章制度。制度要涵盖学校人、财、物、时、空、信息管理各个领域,力求全面。制度的制定要求教师、学生和家长广泛参与,要有群众基础,为其以后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3、加强落实执行,注重过程跟踪。
学校要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组织全体师生学习。要求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要遵守游戏规则。学校要注重在实施过程中及时了解情况,反馈优点和不足。把老师执行情况纳入期末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评价,执行得好的给予奖励,执行得不好的适当处罚,提高教师执行力,从而使各方面的管理日趋规范。
二、有计划地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
1、积极动员,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因为精细化强调工作的细致和追求完美,所以容易导致老师们“怕麻烦“的思想会比较严重。因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宣传精细化管理的含义、意义和目的,通过专题讲座、阅读有关文章书籍、沙龙研讨等途径,让老师认识、了解和接受精细化管理思想,从而支持和付诸实际行动。
2、交流研讨,制订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
为了使精细化管理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地、系统地进行,学校组织教师们开展“精细化管理大家谈”、“我为学校管理献一策”等研讨交流活动,在充分收集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订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方案明确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目标,执行机构和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学校、德育、教学、后勤等部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工作和工作步骤,对工作的开展也提出明确要求。
3、强化指导、执行和落实。
学校要求各部门负责行政加强对精细化工作落实的指导,对教师执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及时帮助。同时,对教师的执行情况要经常关注和了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登记、反馈和跟进。好的表扬,不好的提醒、指导和诫勉。通过督导,提高执行力和自觉性,提高管理效率。
三、要注意的问题
1、要处理好战略规划和细节管理的关系。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线性的管理过程,其注某个细节,重规范,重事务本身。但是学校的管理是全方位的:既有微观,又有宏观;既有个体,又有集体;既关注现在,又展望将来。不要为了精细而忽略对学校的战略管理。细节管理和战略管理要有机统一、并驾齐驱。以“战略”规范“细节”,同时靠“细节”贯彻执行“战略”的始末。
2、要处理实务的好轻重、缓急关系。
精细化管理强调人人时时处处做好每一项事务及事务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管理者要做好统筹,分清轻重缓急,分清主次先后处理工作,不要因为精细而事事躬亲,眉毛胡子一把抓,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因为不重要的小事耽误了大事,就得不偿失了。
3、要处理好量化管理和过程管理关系。
精细化管理必然强调量化评价,但学校的教学很多是“良心活”,是没法量化的。所以,学校在制度设计和评价教师时既要看量化记录数据,又要考虑其过程的工作表现和效果,否则可能会影响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