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3 01: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9 14:51
——“举心动念处为玄牝。”
何以佛法常以芥子比喻此心?
因为“须弥本非有,芥子原来空。”
尔时,
人=天,
心=三界,
我=你=他——
所以佛说“三界唯心”道曰“一团混沌”——这不是推理出来的哲学思想,而是由体验中来的,释谓“法界实相”道曰“大同世界”丹派说“入药镜”。
修行人修的是“道自虚无生一气”——一物源自虚无,本无影踪,小如尘埃。
修行人行的是“如来妙体遍河沙”——吾心等同宇宙,不见首尾,遍及一切。
所以,小即是大,大即是小:
于是乎,“将空纳非有,何处不相容?”
听大师谆谆道来:
把小做大,会么?
这就是修行人的终极目标——
庄曰“齐物”佛说“平等”老子道“大同”。
为了方便对凡夫讲述这个道理,
就有了种种的修辞文学比喻说,诸如,一粒粟与世界,一滴水与大海,等等、等等。
能拔得头筹的说法状元,维摩诘莫属了,“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尤其是,他后面还说了一个更为“生动”的故事,自己去看。把三万多个板凳摆放在一个教室,每个板凳高“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有八十、六十、四十里之说,那八万四千由旬大约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七倍,地球已经容不下印度人(的板凳)了……
从这个“公案”参出头来,
说法更为惊悚的还有,“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本质也无过“一点落黄庭”,俗话“炁沉丹田”。
凡夫位上没有不惊愕万分、跌落板凳的。
莫“小”看了黄庭与丹田啊,“黄庭一路皆玄关”、“人身无处不丹田”。
维摩诘曰“芥子须弥爷”,芥子它小吗?
佛说心者,
李道纯曰“念头复处”曰“举心动念处为玄牝。”
曰“身(肾)内元精金丹之用也,心中元气金丹之体也。”
曰“以一身言之,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心之神气也。”
无不是“一点落黄庭”的别说。
显然,在高道眼中,心肾无差别,就是“玄牝”。
这样,丹派传统的三个丹田,也就合成了一个“琴心三叠舞胎仙”。
毕竟,李道纯的道论,是在最上一乘顿法的层面上展开的。
于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瞬间”而成!
详而言之,《老子》有金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李道纯演绎曰“虚化神神化炁炁化精精化形,以上谓之顺。”
内丹道以“顺则*,逆则成丹”,怎讲?
听李道纯继续演绎:
“万物含三三归二二归一,炼乎至精精化炁炁化神,以上谓之逆。”
所以说,“上药三品精、炁、神。体则一,用则二。何谓体?本来三元之大事也。何谓用?内外两作用也。”
所以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谓之三花聚鼎,又谓之三关。今之学人多指尾闾、夹脊、玉枕为三关者,只是*,非至要也。”
这是他所认为的*中,最上一乘法顿法:
“戒则自定,定则自然慧通”则尽性至命,一时都了。
而中下根基的人须从渐入,“先穷物理,穷尽始得尽性。才有一物不尽,便有窒凝处。须先一一穷尽,得见自己性,然后至于命也”。
所以对于中下根器人而言,忘情绝念谓之戒,寂然不动谓之定,默识潜通为之慧。人之心性本无次序,因其根基差异,而有顿渐之分。
注意:李道纯这儿吸纳了佛法之顿渐论,那么丹道*也有了顿、渐之分。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及还虚合道,经过明清伍柳师徒,遂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模式。
人们多不知他强调的是“顿教则不然,以精炁神谓之元药物,下手一时都了”的秘义所在,所以就有了炼精化气了一生的人而化不出一丝一缕气的人,比比皆是,多如牛毛……
哦——原来著名的炼精化炁是李道纯的创意。只是人们很少去参研大师道论的深刻内涵。
李道纯是张伯端的最得意的传人白玉蟾的弟子王金蟾的门人,乃一代玄门宗匠。其学以全真道南宗为主,兼取北宗。通老、易,达禅机,可谓禅丹俱妙。
他以“心”为玄窍,于是乎,在他的体系里,
“炼精化炁”与芥纳须弥有同工异曲之妙——
“顿法以精气神谓之元药物,下手一时都了。”
你参?还是我说?
说来话长,还得从芥纳须弥说起:
芥子是心,须弥也是心;
一口是心,西江水也是心——马祖说“一口吸尽西江水”时我才跟你讲道。
不过到那时节,庞大士已经没啥再问了,一江水都饮下,当下(脑袋)不撑爆了?
所以 ,“那有间房著白云,佛来也请居门外。”
所以,看上去人们顶着一样的脑袋,但是,心态境界还一样么?
是的,心态的变化!大家约定俗成说的心,就是“脑袋”呀。
嗯嗯,有同学要我说些内景干货好吗?
好啊,笔者可以多说几句,就问,你能不能不着其相咧?
看,紫阳真人先给预警了:
“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然后才是,他把天机轻轻泄:
“一霎火焰飞,真人自出现。”
诸君中有自小阅读理解一直满分的,那么一朝读透了隐藏在契歌中的“*”,“道门已是半程路”矣,否则“好奇害死猫”啊。
笔者头脑中的数次“爆鸣”(开窍)都不是在坐上,都是在睡前醒后的似醒非梦之际,而最猛烈的一次是发生在行禅中,即吕祖曰“普化一声雷”:那“空穴来风”呼啸而起的瞬间,头脑还是清晰无比的:它拔地而起的源头在小脑、后脑处——脑科学说这是人感觉空间和位置的功能所在吗?脑科学说脑干的功能还有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吗?
容不得人想,在“呼吸骤停”的瞬间,
“龙卷风”已经弥漫整个头脑,卷走了“人的感触”(六根脱落)毁灭了“主观意识”(识神退位),
于是乎,老修行说:
不用解释了吧。
于是乎,也不知多久,混沌境界就出现了。
这个状态不多说了,去问有过麻醉经历的人。
那么修行人在出了混沌后还能记得能看见啥了吗?
就像被麻醉的人能清晰地记得刀子在骨肉间的“滑行”,混沌给修行人留下的刻骨铭心的、过目不忘的一道风光是,“遥看瀑布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哦,这就是佛说的“醍醐灌顶”这就是高道说的“阳自空中来”这就是高僧说的“一条白练蓦头穿”,也就是曹文逸云“华池神水识者稀”也是就紫阳真人云“道自虚无生一气”。
这一来一往之物老子“不知其名”,
佛说如来也如去。
读经时困惑人多年的“水”呀“气”呀是什么?是它吗?
问了就是“夜来撞见吕秀才,有一丹诀犹奇哉。”
就是说“水”呀“气”就是“吕秀才”吗?是的,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就不要看了。
此即谓“见道”:
曾经那个笼统模糊的、不可思议的、不可捉摸的、不可拿捏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的“庞然大物”,它落地了它具体了它成真了!
“万象森罗一口吞,须弥倒卓虚空碎。”
倒卓者,倒立。
那一座山颠倒了过来山尖着对着人(心),
噫——,小宇宙在被大宇宙整个穿透时,卖糕的,小宇宙还存在么?
结果不是“梵我不二”不是“天人合一”不是“吾丧我”还能是什么?
“未炼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
人由此不会再去寻仙问道了,
"不会再问“血化白浆(牛奶)”和“炼精化气”是什么了,
人再也不会把“教学模型”(“名是”)当成“内核型态”了(“事不是”),伍柳曰“名是事不是”。
面对此情此景,青莲居士又说,“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本地风光一旦入眼,人看见了不该看的,哦卖糕的,直接导致吾人心态的翻天覆地之变化:
忽然发现走出了天真的人又回到了天真,从前那个少年依旧是那个少年;
忽然忆起山僧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少年若有所思地连连点头啧啧称道。
少年一直觉着,司马承祯那么待见老李一定传授他过什么天机,甚至把瀑布落处就是黄庭也告诉过“上清童子”。
这时节,“一滴落黄庭”之“一滴”=“一条白练蓦头穿”之“一条”=“顶门一针”之“一针”=“慧剑当心刺”之“一剑”=“无孔铁锤当面掷”之“一锤”=……,
这些都不用谁告诉少年了,少年已经明白了!
而先前吾人对这个“一滴”、“一粒”、“一颗”之无限的(形状)联想,也可付之一笑矣。
这“一滴”让萧廷芝说,不就是“真师摩顶”嘛。由此,丹经全部,豁然打开:
嗯嗯,佛法之“心”是梵文的意译,佛教把所有能识知、能了知的自然现象,都归于“心”这个概念的范围中,山僧以文学的方式说“若要识此人,有个真消息。无相满虚空,有形没踪迹。”山僧举拄杖说“拄杖是体,灯笼是用。”换个现代概念,“意识”可否?
当然,佛法中的“意识”又是一个专用名词,别有用处,被归纳在“识蕴”中。
那么,广义上的“心”,作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组合”,从这些繁琐、错综的理论中,我们理清一个头绪——这个“组织”的司令部,就是“脑袋”就行了。
于是乎高僧出了一个谜,“已是和头没却了也,诸人鼻孔在什么处?”
谜底还要说吗?
鼻孔者,心也,道谓玄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