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9 17: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8:18
西晋末年,北方局势混乱,内迁民族纷纷趁势建立政权。但这些政权在选择最高统治者名号时,并没有全部使用自秦汉以来已经沿用了五百余年、且基本固定下来的“皇帝”这一称呼,许多政权选择了“王”、“天王”等先秦时期的称号,甚至有的在使用“王”或“天王”的同时使用游牧民族的首领称号“大单于”,因此整个名号状况比较复杂、混乱:既有“皇帝”,也有“王”、“天王”、“大单于”等,尽管如此,这些政权首领的名号基本上遵循“王”、“天王”、“皇帝”的层级顺序,“王”基本上是他们建立政权之初的第一名号选择,“皇帝”才是他们理想的最终目标,且无论是“皇帝”还是“王”、“天王”,都是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十六国时期各政权首领各种称号同时混用的现象应该是内迁民族在尝试建立政权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反映。既体现了内迁民族在汉文化歧视、压迫之下的一种自卑心理,同时也清晰地反映了内迁民族对儒家传统文化接受的具体过程,更表达了他们对国家一统观念的强烈认同。西晋末年,北方局势混乱,内迁民族纷纷趁势建立政权。但这些政权在最高统治者名号的选择上并没有使用自秦汉以来已经基本固定下来的“皇帝”这一称呼,而是乱象纷呈:既有“皇帝”称号,也有“王”、“天王”、“大单于”等称号,而且有时出现“王”与大单于或“天王”与“大单于”等在一个政权中同时使用的情况,显得比较混乱、复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现象。目前学术界一些学者关注了其中的“天王”称号,如谷川道雄、雷家骥、古正美、周伯戡、黎毓雯等人。日本学者谷川道雄对十六国时期的“天王”称号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认为“天王”称号与宗王分权有关;雷家骥先生以后赵、慕容燕及前、后秦的情况为例,研讨了这几个政权的首领名号,认为十六国各君王的“天王”等称号与自卑心理有关,但仅是点到为止,没有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新加坡学者古正美及台湾学者周伯戡、黎毓雯分别对后赵石氏及后秦姚兴进行个案研究,三人皆认为后赵石氏及姚兴的“天王”称号与佛教有关。古正美认为石氏“天王”与在东南亚地区流行的“摩醯首罗天王”有关,周伯戡认为姚兴称“天王”乃是受佛教帝释的启发,黎毓雯虽然也认为“天王”称号与佛教有关,但她认为姚兴的“天王”称号应与释提桓因有关。总之,关于“天王”称号的来源及含义,学者们的研究也比较深入,但是由于这几位学者大多都是只专注于十六国政权首领诸多称号中的“天王”称号,并没有对十六国时期各个政权首领名号的整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没有将“天王”这一称号与“大单于”、“王”、“皇帝”等称号结合起来研讨,因而有顾此失彼之嫌,不能更好、更全面地认识问题,有关此问题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