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8 19: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2:42
⒈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第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7月修订第一版,P136.
五教:一、五种封建伦理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书·舜典》:“敬敷五教在宽。”《左传·桓六年》:“故务在其三时,修其五教。”
二、书名。《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儒家类》有《五教》五卷,三国蜀谯周撰。《旧唐书·经籍志》作《谯子五教》。《北史·苏威传》:“平陈之后,牧人者……无长幼悉使诵五教。”今佚。
三、佛教华严宗的分派。唐法藏《五教章》一《分教开宗》:“圣教方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
⒉舒新城、沈颐、徐元诰、张相主编:《辞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版(据1936年版缩印)P144.
一、五常之教。《书·舜典》:“敬敷五教在宽。”疏引《左传》文十八年云:“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布五常之教也。”又云:“义慈友恭孝,此事可常行,乃为五常耳。”
二佛教华严宗之判教:1唯就出世间教而判定者(创于杜顺成于贤首)。一、小乘教。但说我空,不说法空,如四《阿含》等。二、始教。为始入大乘者而设。分空始教和相始教二门:空始教明一切皆空,相始教明万法唯识。三、终教。发挥真如平等之理,说一切众生皆得成佛。四、顿教。不立修行之阶位,理性顿彻,解行顿成,故名顿。五、圆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性相圆融,事理无碍,故名圆。见《华严经疏》。2统世间教与出世间教而判定者(圭峰所立)。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即1之相始教),四、大乘破相教(及1之空始教),五、一乘显性教(合1之终、顿、圆教而立此名,无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唯为一佛乘,故曰一乘)。见《华严原任论》。
⒊林尹、高明主编:《中文大辞典》(第二册),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五十七年八月版(*1982年影印本),P201.
一、五伦之教。《书·舜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孟子》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也。”《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左氏·桓六》:“脩其五教。”《左氏·文十八》:“舜臣尧,云云。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国语·郑语》:“能和五教,以保百姓者也。”《管子·兵法》:“五教不乱。”《史记·五帝本纪》:“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
二君子教人之五种方法。《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小学绀珠·性理类·君子五教》:“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三训练军士之五种方法。《群书拾唾》:“兵五教:形色之旗以教起其目,号令之数以教其耳,进退之度以教其足,长短之利以教身,赏罚之诚以教其心。”
四唐代司徒之别名。《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他称标榜官称。司徒为五教。”
五佛教华严宗之判教。1唯就出世间教而判定者(创于杜顺成于贤首)。一、小乘教。但说我空,不说法空,如四阿含等。二、始教。为始入大乘者而设。分空教和相始教二门。空教明一切皆空,相始教明万法唯识。三、终教。发挥真如平等之理,说一切众生皆得成佛。四、顿教。不立修行之阶位,理性顿彻,解行顿成,故名顿。五、圆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性相圆融,事理无碍,故名圆。见《华严经疏》。2统世间教与出世间教而判定者(圭峰所立)。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即1之相始教)。四、大乘破相教(及1之空始教)。五、一乘显性教(合1之终、顿、圆教而立此名,无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唯为一佛乘,故曰一乘)。见《华严原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