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饮酒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1 02:0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7:22
陶渊明自幼受的儒家教育,对孔孟之道有很深的研究,笃信不疑。魏晋时期,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很是盛行,信奉佛教或道教的人很多。陶渊明所接触的士大夫阶层,很多就是信佛或信道的人。陶渊明有自己的信仰,他也尊重别人的信仰。他不信佛,但能和佛教信徒相处的很好;他不喜欢玄学,但他的岳父是浔阳一带最著名的玄学家;他立志归隐,不再出仕做官,但他对出仕做官的朋友都好言劝勉,友好交往,并不拒绝。只要你人品好,清正廉洁,不管信佛还是信道,也不管在朝还是在野,陶渊明都愿意跟你交往。
陶渊明相信,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中,变化中。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所以,他不相信道家玄学所追求的得道成仙,长生不死,他觉得这很荒唐可笑。他也不相信佛教宣扬的“转世轮回”,不相信有所谓前生后世。陶渊明只信“今生今世”,只要能天天有酒喝,天天活的快乐,就一切都满足了。他不信佛,不信道,唯信酒。在他看来,人生在世,酒是不能不喝的,因为酒能给人带来最大的快乐。
庐山上有位佛法大师叫慧远,慧远法师博学多才,对佛教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对佛教在中国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慧远法师听西方来的僧人说,西方天竺有佛影。有一天从西域来个僧人,说他亲眼看到过佛影,向慧远法师讲述了佛影的状貌,说佛影就像一条巨龙,若有若无,若虚若实,光芒四射,云雾笼罩。僧人把慧远法师说动了心,慧远法师决定在庐山建“佛影台”,请高明的画师,按僧人的描述,把佛影画出来,供僧徒顶礼膜拜。
公元412年,庐山“佛影台”竣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慧远法师的大弟子刘遗民想起陶渊明,托人捎信叫陶渊明上庐山观佛影,会朋友。陶渊明不好推辞,但想起前次上庐山,喝不上酒,一天下来憋的够呛。就让人带话给刘遗民,如果慧远法师允许他带酒去,他就去,不让带酒就不去。刘遗民向慧远说了,慧远含笑默许。
陶渊明是乘坐篮与,由两个双胞胎儿子和两个门生抬上庐山的。
慧远法师知识渊博,不光讲佛经,有时也讲《周易》,讲《老庄》。他很善讲,口辞清楚,声音洪亮,至深至玄,妙趣横生。这一天,慧远法师阐发了佛教的一个观念——“形尽神不灭”。慧远认为,人的形体和精神,既相互区别,有混为一体。形体随生命的终结而毁灭,而精神是不灭的,它能在冥冥之中转移,可以由这一形体传递到另一形体,就像木材和火的关系,木材能烧尽,而火可以从一根木棒,传递到另一根木棒,形有尽而神不灭。
陶渊明结交的朋友,有不少是佛教徒,对佛教宣扬的一套理论,他是不相信的。这天他对慧远讲的“形尽神不灭”,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形体和精神是片刻不可分离,有形体则有精神,形体灭则精神灭。木棒和火的关系,也能说明形和神的关系。有木棒则可以燃烧,木棒尽了,火就灭了。至于别的木棒再燃烧,是新的木棒与新火的关系。儿子的形与神完全不同于老子的形与神。
慧远法师讲完后,由他的弟子带领众信徒一起念佛经:“南无阿弥陀佛……”,陶渊明就把酒壶对到嘴上,仰起脖子。喝完酒后,还觉得无趣,就提前退出来,找到两个儿子,抬着下山了。
陶渊明回到家后,脑子里老是思虑形、影、神间的关系,他把自己对这个哲学问题的理解,写成《形影神三首并序》
序言是: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辩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序言说各种各样的人,贵贱贤愚,没有不想尽法子爱惜生命的,这太不好理解了。因此我先把形影的苦恼尽量摆出来,然后做解释。希望关心这个问题的好事君子能理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7:22
I don't know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17:22
大国人文标本陶渊明《饮酒》(其九)注释
罗时叙
要点:
1.老农说陶渊明高雅出众,但世间皆俗(“尚同”)。他劝陶不必归隐,仍应出山做官。其实,这是陶渊明归隐后,他没完没了的困惑。
2.由老农提及的“尚同”,很容易使陶渊明联想到战国墨翟的“尚同”思想,即要服从社会秩序。他隐约表达了他辞官归隐对于已经掌控朝廷,正构建新的社会秩序的太尉刘裕是不恭敬的。
3.陶渊明再次强调了辞官原因是“禀气”(即《归去来兮辞》中的“质性自然”),同时暗示,这个“禀气”是不能配合刘裕政权的。他为老农劝言而深深感动,说明那种劝他出山做官的话,对他还是有所触动。但是,他仍然选择了逆刘裕的权势而坚持归隐。
《饮酒(二十首)》(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1)。
问子为谁欤(2)?田父有好怀(3)。
壶浆远见候(4),疑我与时乖(5)。
褴缕(6)茅檐下,未足为高栖(7)。
一世皆尚同(8),愿君汩其泥(9)。
深感(10)父老言,禀气寡所谐(11)。
纡辔(12)诚可学,违己讵非迷(13)。
且共欢此饮,吾驾(14)不可回。
【注释】
(1)倒裳:1.颠倒衣裳,把衣服穿倒,形容仓促、慌忙。春秋《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2.倒提衣裳。春秋邓析《邓析子·无厚》:“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往自开:自己去开门。
(2)“问子” 句: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即先生。欤:疑问助词。
(3)“田父”句:田父(fū):年老的农民。战国尹文《尹文子·大道上》:“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好怀:好兴致,好情意。
(4)“壶浆”句:壶浆:茶水、酒浆;以壶盛之,故称。战国公羊高《春秋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远见候:谓远道而来,给予问候。
(5)“疑我”句:疑:怪异,引申为责怪。乖:违背,不合,不合时宜。此句为田父的心态与言语。
(6)褴缕(lán lǚ):衣服破烂的样子。此句为老农之语。
(7)高栖:1.居住的雅称。2.指隐居。南朝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选自然之神丽,尽高栖之意得。”南朝梁肖子显《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齐郡明僧绍标志高栖,躭情坟素,幽贞之操,宜加贲饰。”此句承上句,均为老农之语,意思是:穿着破烂的衣服,住在茅草屋中,这样的地方是不值得陶先生您这样高雅出众的人居住的。
(8)“一世”句:一世:1.犹一代。战国《春秋左氏传·昭公元年》:“一世无道,国未艾也。”2.三十年。东汉王充《论衡·宣汉》:“孔子所谓一世,三十年也。”3.一生;一辈子。西汉司马迁《史记·魏豹列传》:“一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4.举世,全天下,整个社会。战国庄周等《庄子·天地》:“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同:指同流合污,盲从附和。战国《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尚同:1.混同于流俗,以与世俗同流为贵。2.战国墨翟的*思想,谓在“尚贤”的基础上,推选贤者仁人;并且主张地位居下者逐层服从居上者,如家君服从国君、国君服从天子,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议”的治世。战国墨翟《墨子·尚同中》:“(里长)率其里之万民,以尚同乎乡长。曰,凡里之万民,皆尚同乎乡长,而不敢下比。”《墨子·尚同中》:“(乡长)有率其乡万民,以尚同乎国君。曰,凡乡之万民,皆上同乎国君,而不敢下比。”此处二义皆有。此句虽为田父之语,仅仅是说世代皆混同于世俗,但听者陶渊明很容易联想到墨子的“尚同”思想。
(9)“愿君”句: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况君前途尚可。”此处为老农称呼陶渊明。汩其泥:汩:gū,同“淈”(gǔ),弄乱,扰乱。夏、周《尚书·洪范》:“我闻在昔,鲧洪水,汩陈其五行。”西汉刘向编、战国屈原等《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汩其泥:搅动泥水使之更加浑浊,即谓同流合污,随同流俗,可与世人同浊,不必独清。此句亦为老农对陶渊明劝说之语。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北宋赵泉山语:“时辈多勉靖节以出仕,故作是篇。”此老农或为陶渊明虚构之人,实际上是仍在太尉刘裕幕府任职的陶渊明老友。
(10)“深感”句:父老: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为对老年人的尊称。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唐颜师古曰:“年老矣,乃自为郎,怪之也。”陶渊明《饮酒》(其十四):“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感:感动。商姬昌《周易·系辞》:“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三国吴虞翻注:“动也。”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此句谓被老农的好言相劝而深深感动。
(11)“禀气”句:禀气:禀性,天生的气质,天赋的气性。东汉王充《论衡·气寿》:“人之禀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此处“禀气”,亦为《归去来兮辞》中的“质性自然”。寡:少,缺少。战国《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西晋《三国志·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谐:和谐,强调配合得匀称。夏、周《尚书·尧典》:“克谐以孝。”此句为陶渊明回答田父之语。
(12)“纡辔”句:纡辔:纡:屈曲,曲折,引申为放松。西周《周礼·梓人》:“连行纡行。”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缰绳。春秋《诗经·邶风·简兮》:“执辔如组。”纡辔:回车。放松马缰缓行。纡辔:借喻作官;即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宛辔憩通衢”之意。诚:确实,的确。西汉刘向编、战国《战国策·齐策》:“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西汉刘向编、战国屈原等《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13)“违己”句:违己:违背自己的初衷,指归隐躬耕。讵:jù,岂。迷:迷惑,糊涂。迷:迷路,迷惑,分辨不清。夏、周《尚书·舜典》:“烈风雷雨弗迷。”战国韩非子《韩非子·解老》:“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迷则不能至于其所欲至矣。今众人之不能至于其所欲至,故曰迷。”
(14)“吾驾”句:驾:车子,或帝王车乘的总称。西汉刘向编、战国《战国策·齐策四》:“为之驾。”此处比喻诗人的志向。回:违背。春秋《诗经·大雅·大明》:“厥德不回。”此处指逆转而行。
作者声明: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在评论栏中说明联系方式。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d428f0100b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