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古诗中的轻字用得极妙,妙在_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9 05: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6:07
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20
激光去雀斑要去雀斑吗?实时讲解激光...
"重庆当代整形医院"去雀斑价格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标准收费...
重庆当代整形美容医院广告
2019全新模式棋牌游戏 万人棋牌游戏...
棋牌下载2019网络人气超高的棋牌游戏平台,玩家一致好评...
万亨天下网络科技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早发白帝城解析50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一句,诗人用“彩云间”来描写白帝城,为他添上了几分仙境之感,为后面的“千里”“万重山”做了铺垫。
第二句,诗人以“千里”“一日”作对比,既巧妙地点出了江水的绵长,更反映出了江水流动之奔腾,气势之浩荡。
第三句,诗人写“猿声啼不住”,更加为归途添了几分轻快之感。
第四句,诗人以“轻”“万重”作对比,又一个“已”字,从侧面写出了江水之浩荡,也是对第二句的作答。
总结全诗,可以明显的感受出诗人归途中心情的开阔愉悦,以及诗人那份似箭的归心。
20 浏览367
《早发白帝城》诗意
早发白帝城古诗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词语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⑷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⑸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⑹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⑺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早发白帝城的诗意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但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多么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回还。两岸猿猴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名人鉴赏 前人对这首诗好评如潮,如杨慎《升庵诗话》:“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清代乾隆御定《唐宋诗醇》卷七:“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读书学道。25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春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 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 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象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1045 浏览19391 2018-03-30
早发白帝城的诗意20字
早发白帝城的诗意: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出自:《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原文: 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李白因得罪朝廷被流放,在走到四川省境内的白帝城时却意外地得到了赦免。这首诗就是他从白帝城乘船返回江陵的路上写的。曙光初现,朝霞满天,巍巍白帝城屹立在彩云之中。 我们的诗人怀着兴奋的心情,乘船回乡了。小船顺流东下,浩荡的江流推送着松快的行舟,那船只,就像乘奔马,驾长风,飞速前进。两岸的青山一对对扑面而来,一排排往后退去。 三峡的猿啼声,声声相接,不绝于耳。不知不觉间已越过了万重山岭,千里水程,来到了江陵城下。这时,夕阳刚刚收尽它的余辉,苍茫暮色,从天边渐渐推移过来。 青山、绿水、孤帆、古城都变得模糊了,只有诗人的心情还像朝辞白帝城时一样轻松。于是,他提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轻捷明快的诗篇。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567 浏览2551 2019-03-06
早发白帝城运用什么手法描绘了舟行之疾
1、轻舟,表明小船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用字面表达出行船之快,水有多急,船就有多快。同时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2、已过,进一步强调船行之快,目中所见之物,都是已过之物,没有丝毫停留,转瞬就逝。同时也表明流放途中忽然接了赦免的消息时,一瞬之间,柳暗花明,心情激动,恍如隔世的感觉。
3、万重山,将船行之快写到极致,快到这一群山的影子还在眼底不曾散去,另一群山已经迎面而来。同时,作者也用万重山暗喻自己被流放的命运得到改变,已经成为过去,一去不返的激动情。
4、总结:短短七个字,把舟行之快写到极致,把心情之愉悦表达到极致。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运用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重在表现江流湍急,船行速度之快。
2 浏览202 2016-11-13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的修辞手法: 1、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千里江陵一日还”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2、运用了烘托的修辞手法,快船快意,彩云轻舟,色调明朗清新,正烘托出诗人突然遇赦的喜悦畅快。 3、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1)、“彩云间”三字,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对比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 (2)、“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 原诗: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释义: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扩展资料: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 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 心似箭”的心情。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