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2 02: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21 06:44
秋季如同一只凶恶的魔兽,挥舞着气压和气温两个大棒,肆无忌惮的影响着大范围的气候,驱赶着无法避免的秋凉的到来。对于秋季之凉,最为敏感的要数“土命”的胃了;刚刚适应了夏日的清淡,很难立马就适应过来,于是乎各种胃病便应季而复发。正因为各种宿疾多在秋季复发,所以人们习惯的把秋季称之为“多事之秋”。那么秋天到了我们如何养胃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款养胃健脾粥的做法大全。
【养胃健脾粥的做法大全】
一、方便养胃粥
养胃粥一:糯米小麦粥
材料: 糯米500克、小麦600克、白糖少许。
做法:
1、 洗干净糯米,备用。
2、 将小麦和糯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粥,煮滚后提前5分钟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再煮3分钟即可。待稍凉即可食用。
功效: 补肠胃、强气力、养心神、敛虚汗。
注意事项: 记住加水的分量要以个人喜好来加,有些人喜欢粘稠的粥,有些人喜欢稀粥,同时,小麦很容易吸水变稠,注意水的分量。
养胃粥二: 牛奶麦皮粥
材料: 牛奶400ml、麦皮100克、白糖100克、黄油5克,少许盐。
做法:
1、 首先用冷水浸泡麦皮30分钟。然后将浸泡好的麦皮放到锅内加水开火煮成粥。
2、 关火前10分钟倒入备好的牛奶,均匀搅拌后,10分钟后加入白糖、黄油、盐,搅拌均匀。
3、 等到麦皮煮到烂熟的时候关火,等到稍凉便可食用。
功效: 益气健胃。可治经常胃脘疼痛、腹胀、嗳气吐酸等症,也是胃或十二指溃疡者的`食疗饮食。
二、4大健脾养胃粥
1、山药羊肉粥: 羊肉250克,鲜山药500克,先将二味同煮烂,加水适量后入糯米250克煮成粥。每日早晚各温服1次。羊肉温补脾肾;山药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糯米补中气、暖肠胃。久食此粥,对慢性腹泻、肾虚食少的老年人以及气血不足者有益。
2、 白扁豆粥: 每次取炒白扁豆60克(或鲜白扁豆120克),粳米60克,同煮为粥,当作早晚点心温热食用。连用10~15天。白扁豆既补养,又能治病,如果再加些山药(40~60克),同煮成扁豆山药粥,效果会更好。
3、参莲大枣粥: 党参、干莲子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30克。党参、莲子碾细末待用,将大枣用水略煮,剥皮去核,取枣肉切碎。以煮枣水将米、枣肉、党参末、莲子末煮成粥。早晚温热服食。
4、芡实粉粥: 芡实粉60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稀粥,芡实粉加水调成糊,入粳米粥中,搅拌煮沸即成,可常服,也可加适量白糖调味。
三、中药养胃粥
1、陈皮粥
陈皮的作用: 温和,辛、苦,归脾、肺经。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并且有助于消化,因为陈皮含有柠檬苦素等。
材料:10 克陈皮、小米50克。
陈皮粥做法 :先把陈皮洗干净,切细然后用水煮,去掉渣取汁,然后把小米淘干净倒入锅中,并加入陈皮汁和少许清水。煮成稀粥每日服用一次。
2、鸡内金粥
鸡内金作用 :可消食健胃,主治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材料: 鸡内金100克、粳米100克。
鸡内金粥做法: 先把鸡内金洗干净,沥干然后小火炒至黄褐色,然后研磨成细末,然后把粳米洗干净让如锅中,加入清水,待粳米要熟烂时放入适量的鸡内金粉末(如果比较懒也可以吧鸡内金切条煮,建议是磨粉效果更好),再微火煮一会即可食用。相关精彩阅读:胃不好喝什么养胃粥养胃
3、山楂麦芽粥
山楂作用: 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
材料: 生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粳米50克。
山楂麦芽粥做法: 先把山楂和麦芽洗干净,然后把米洗干净,把山楂和麦芽煎水,再倒入粳米煮成粥,加入少量白糖。每天服用1-2次。
四、10款家常养胃粥
1、山芋粥: 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养胃、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
2、莲米粥: 将莲米发涨后用刷子将表皮擦去,抽出莲心放清水煮烂,再与粳米同煮食用,具健脾止泻、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脾虚食少,腹虚带下、遗精尿频、心烦失眠、健忘多梦。
3、牛肉粥: 切碎牛肉与粥同煮,可补脾胃、强筋骨。
4、乌鸡肉粥: 乌鸡同粳米同煮,加调味,用于高血压、贫血等。
5、木耳粥: 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润肺补脑,滋阴养胃。
6、枸杞粥: 枸杞同粳米共煮,有补肾益血、养阴益目功用。
7、胡桃粥 :取胡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胡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净,放入锅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
8、胡萝卜粥: 将胡萝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能健胃、补脾,助消化。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9、栗子粥: 栗子50克、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等。
10、百合杏仁粥: 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