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鹅遇上北极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2 02:0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3:53
- 1 -
南极到底有没有北极熊
最近一个插画的朋友在朋友圈说接了个设计南极企鹅和北极熊的活,她说:“在所有的童话故事中,企鹅和北极熊都像是一对好基友,哪怕除了在海洋馆中,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相遇”。
确实,北极熊和南极企鹅是我们都常听到的两种生物,在思维定式里,似乎海洋馆里也不缺乏他们同时存在,憨态可掬的样子,可是——
北极到底有没有企鹅?
南极到底有没有熊?
我猜大部分人都无法第一时间给出完全确定的答案。
事实上,答案确实是都没有。追溯这个问题,可以涉及到动物地理学、地质学、冰川学甚至生态学,即使南北极的冰天雪地似乎如此相近,可是他们如果想要相遇,却要跨越一整个地球。
我在心里默默地想,这大概就是童话之所以为童话, 毕竟*的书籍里才充满了功利和对错,而在孩子的脑海中没有不可能。
这又让我联想起了陈谌和他的《南极姑娘》,在这本*童话里,企鹅和熊不仅相遇,甚至相爱。
- 2 -
用童话讲述*世界的故事
认识陈谌是在韩寒办的one里,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作者,或者是潇洒自由的民谣歌手大冰,或者是和男友周游世界的猫力,还有许多许多人。
陈谌可能不是里面文采最好的,不是个性最张扬的,更不是长得最好看的,甚至他的名字我都是查了字典才确认怎么读,,可是他奇妙又带点天马行空的文风,却总是像羽毛飘在心尖,轻轻地撩拨着我。
我读到他的第一篇短篇就是*童话 《冰箱里的企鹅》,而他的第一本书是《世界上所有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看的》 ,一看就发现他这个人似乎还真的是对企鹅和*童话题材各位擅长又情有独钟。
而陈谌的*童话, 常常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框架,去讲一个实则认真的故事 ,那里面有对爱情、社会、人生的思考,契合着每一个都市人的呼吸和心跳。
这是一个想象奇特、温暖而略带忧愁的童话故事。
善良乐观的南极企鹅米娜,为了看一次北极的日出,随着洋流跨越了一整个地球来到了北极旅行,在这里,她偶遇了对过往无法释怀,而独居的北极熊大熊。
因为算错了日子正碰上北极的极夜,米娜不得不寄居在大熊家里,他们从吵吵闹闹的欢喜冤家,逐渐接受彼此成为相伴的好友。而一次暴风雪过后,他们意外捡到一只走失的小海豹,两人决定南行把小海豹送回族群栖息地。
在护送小海豹回家的路途中,米娜和大熊相继邂逅了在爱情与家庭之间纠葛的北极狐女王、为性取向烦恼而离家出走的麝牛小伙、被海豹养大身份认同缺失的北极熊姑娘安琪、天生只有一只角的自卑驯鹿、寂寞漂流四海为家的老鲸鱼……它们在皑皑雪原抱团取暖,共同经历着一次次的危难关头。
尽管当极夜结束日出来临,他们也许终将分离。
(南极姑娘部分书摘)
在爱情与亲情之间两难,自我认知缺失,性取向与众人不符,老龄化的孤独……
这些看似发生在一只只动物身上的奇遇,其实正是当下社会真实情态的反应。那些在现实中也许会遭到冰冷对待的情景,陈谌选择在童话里赋予温暖——他在通过文字,传递着对于所谓孤独的人们的支持与理解。
- 3 -
舞台再小还是错过你
“在大多数人们的眼里,所有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的,都被认为是不可理喻的。”
陈谌在文里表达的恰好也是我一直追着的综艺《奇葩说》带给我的体会。
《奇葩说》里的许多选手,放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里都像是另类,他们的价值观独特,观点犀利,这样的他们不要说放在过去,即使是放在当下,都常遭受主流价值观的摒弃。
但《奇葩说》主张的理念却恰好是 “也许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他们以一种吵吵闹闹的方式在尊重异类,理解包容,他们找寻那些“奇葩”的人,让世界听到他们的声音和价值观。
如果说《奇葩说》带来我的只是价值观上的新奇,那另外一档节目《最强大脑》给我带来的就更多是完全的震撼,里面的许多神人如“水哥”王昱珩,“迷宫行者”鲍云,等给我带来的就是完全有如神人一般的震撼。
但除了震撼以外,在《最强大脑》官微上看到的一篇名为 《舞台上的天赋异禀和喧嚣后的黯然离开,你好,孙亦廷,再见,孙亦廷!》 给我的却是无比的遗憾和心疼。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关于最强大脑选手年仅X岁的 辩音神童“小宝”孙亦廷 的故事,这个今年年仅11岁的孩子曾在近期播出的第四季里代表中国战队出战战平人工智能,可是舞台上那个拘谨,僵硬的他,让人实在无法想象,这是那个在第二季张扬可爱,意气风发,在舞台上动的一刻不停,凭着自己天赋异禀的听力和绝对音感震惊四座的鬼马少年。
(孙亦廷的现在和曾经)
但是天才大概都是孤独的,正是因为他出挑的技能,与众不同的表现,对周遭事物过于灵敏的反应,反而让他成为同龄人眼中的另类,在学校里常常受到校园欺凌。
由于周遭沉默的大多数的无所作为,他的父亲为了保护他,不得不带着儿子远赴澳大利亚学习和生活,因为在那个对于天赋更为保护和认可的环境中,他才终于不因自己的天赋异禀而遭受不正常的对待。
文章的末尾这样的几句话刺痛着我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何中国没有大师?为何我们需要人才却不知从何培养?是否因为当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即将绽放的时候,仅仅因为他和别的花朵有些许的不同,我们所有人立刻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这个舞台上,我们经常说你的天赋是人类的财富,但是一个孩子,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 为何没有因为生命的一次绽放而荣归故里,而只能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远走他乡?
世界再大还是遇见你,舞台再小还是错过你。
怎么能不让人遗憾。
- 4 -
每一次相遇,应当是久别重逢
这篇文章写了我很久,本来只是一篇简单的关于《南极姑娘》的书评,但写着写着就变成了阐述我对所谓"不同"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读大学以来,我离开生活了十八年的小城,在广州遇见了许多形色各异的人,毕业后来到深圳,更是在这个五湖四海人们相聚的地方,感受到不同的文化。
尽管尚且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对于世界的认知,还是远超于四年前停留在家乡的自己的,这大概就是远走他乡对我们的馈赠。
主流的又红又专的价值观,我们听得见得太多了。可是生活如果不去挖掘不同,不去体验不同,不去尊重不同,日复一日的重复又还有怎样的意义。
我想我还是会保持阅读,争取多出去走走。认识一些他乡的人们,听听他们的故事,让每一次相遇都不再是孤独,而都变成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