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教学后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9 22: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1 20:24
第一课时教学常规:文体知识学习,认识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
1、《壶口瀑布》是第五单元游记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所以在学习之前应该将邮寄的文体知识做以复习和补充:
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一般而言,游记包括三个要素:所至(作者的游踪)、所见(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所感(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游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的选材内容非常广泛,凡举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无不可以成为游记的题材。
游记一般可以分为4种:(以记录行程为主)记叙型,(以抒发感情为主)抒情型,
(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写景型,(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说理型。
2、作家作品:
梁衡,当代作家。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奖项。出版散文集《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名山大川感思录》等,散文名篇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等。
壶口瀑布:
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本部分问题设置很简单,可以让学生从文章中寻找原句来进行作答,找不到的可以共同进行归纳。
①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有什么不同?
②作者为什么要两次去壶口?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雨季特点: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枯水季节特点:雄伟壮间,刚柔相济)
③作者在描写雨季和枯水期的壶口瀑布时,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 雨季和枯水季这些方面的描写各有什么不同?试用表格归纳。
(分别从瀑布的声音、气势、景物及感受等方面来描写的。)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进行深层探究,品味优美语句,总结文章写法。
一、深层探究:
1、朗读全文,把壶口瀑布震撼人心的气势读出来,把自己的感悟、体验读出来。
(本文意境开阔,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要读得声情并茂,铿锵有力;要读出黄河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的气势,读得语气坚定,透着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
2、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还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脚下的石,如钢似铁的石被水凿得窟窟窍窍,目的是为了写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到一定程度时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写出黄河之水无穷的力量。)
3、作者为什么将黄河水的各种不同形态与人的各种情感联系在一起?
(水的各种形态与人的各种情感是有相通之处的,水流经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形态,人遇到不同的境遇也会有不同的情感,如
“喜”: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怒”: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哀”:或被夹在石间,袁哀打旋。
“怨”: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愁”: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
4、主旨探究:本文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作者叙写了自己两次观看壶口瀑布的所见所感,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壮丽的气势,赞扬了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精神。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语言品析:
1、大量动词的使用来表现黄河水: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操操,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涌”“挤”“撞”“推搡”等动词写出黄河水从上游涌向壹口时的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表现了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
(“跌”写出了壶口险峻的地势,表现了河水之急,瀑市之险)
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水外柔内刚的品性,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修辞手法的使用,学生非常熟悉,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句子进行评析。
三、总结写法:
1、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如:观景时的直接体验--“可怕的警觉”“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2、全文写景细腻,借助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
3、由景物引发感想,并带有较多理性色彩的思考。如:“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情感。”又如最后一段的两层思考:一是黄河个性柔中带刚,蕴藏无尽的力量;二是黄河的个性在磨难中铸就。
本篇教学中除赏析句子学生参与度较高,其余互动性不是很好。下次教学时可以多设计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