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7 16: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2:58
1、“拜师活动”意义在于:在于宣扬尊师重道,及缅怀孔子。也是一种仪式,是为了摆正心态,也是名正言顺。从拜完师那一刻起,就确定了师徒名分,做*的要教好徒弟,是责任,做徒弟的要尊重*,尽徒弟的本分。
2、中国拜师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并由其演化而来。
3、拜师就是把你觉得学文深的人让他做你的老师,把他的知识教给你。拜师和现在的家教,上学截然不同。拜师过程很复杂。拜师前,你带觉得他学问深,深得让你崇拜,又可以教你,剩下的就看你同不同意了。拜师有时候也要收费的,就看那个人的人品怎样了。拜师后在古时候要出师(现在不用),这样一对师徒就出现了。拜师后要学习师傅的东西,既然你拜师了,学的东西必须学。如果受不住,可以请求离开。拜师学习到一定程度了,也可以离开了,可还有种离开方式,这种方式被动的,就是师傅赶你走拜师学艺和学习的规定要少一些,规定完全属于师傅,其实做学徒也属拜师。
4、旧时儿童择日入塾上学,由家长陪送先拜孔夫子像,再拜塾师老师。拜学木匠、瓦匠、铁匠、武术等技术、手艺者亦将举行拜师仪式。摆供品,焚香等,先拜祖师、再拜*。如学木匠,必先拜鲁班等。
5、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