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6 07:57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06 12:18
洪承畴、祖大寿等明将投降清朝后,都得到了爱惜人才的皇太极的重用。而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又和洪承畴是好朋友,他们投降后对吴三桂不遗余地劝说,让其砰然心动。当李自成攻下北京后,进退无路的吴三桂最终没能过“亲情关”和“友情关”,选择了归顺清朝。
吴三桂是个政治眼光很敏锐的人,他通过仔细观察分析认为,李自成尽管建立了大顺政权,并占据了北京,但他们小农思想严重,缺乏大局观念。而且义军的纪律及作风不严谨,存在严重缺陷,前景堪忧。而清朝军事力量强大,纪律严明,统帅也英明、果敢,是一只具有很大上升空间的潜力股。权衡利弊,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最终,吴三桂选择了投降清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8:12
吴三桂为什么要引清兵入关,其实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报仇,所谓冲关一怒,当然这里的怒不仅仅只是儿女情长,还有家国之恨。二就是为了给自己创造出机会,一个成为从龙之臣的机会,只不过吴三桂的想法很美好,却也太低估了自己的对手,最后也只得把自己整个陷了进去。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军直*京师,吴三桂受命入京勤王,吴三桂选择了先将宁远百姓迁徙回距离三百里外的山海关,而后才去驰援北京,结果就耽误了这么十余日,北京城就被攻破了,当然根据明季北略中记载,这主要还是内鬼开门献降的缘故,崇祯皇帝一去,吴三桂也就失去了最后的信仰,此刻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三条,一是降清,一是降李,一是拥立太子,伺机复国,无疑复国这条路最难走,但无论名声上还是地位上的收益也是最大,降李次之,降清最下。
当然对于吴三桂此刻的选择来说,综合考量之下无疑是降李自成最为实际,一是他的一家老少都在李自成手上,二是王朝更替也是历史常态而且东宫太子也都在李自成掌控当中,但是为何吴三桂最后选择的宁愿家破人亡也要和李自成决裂呢?
明季北略中记载说,李自成手下的将领霸占了吴三桂的宠妾,掠刮了他的家财,欺辱了他的父亲,让吴三桂预知了自己投靠后的下场,在自己还没投靠之时就已经如此,想想一旦真的降了,手无兵权之下,自然任人鱼肉,这也是让吴三桂断绝了投降李自成的最大原因所在了。
而吴三桂的态度彻底让李自成怒了起来,不仅将吴三桂一家三十余口屠戮,还亲率四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征讨吴三桂,前面有李自成,后面有满清,吴三桂此刻做的选择要不就是硬到底,硬拼,要不就借助清兵的力量,为自己报仇,从而趁着两者争斗之际,迎奉东宫,自成一股势力,形成三国鼎立,自然他选择了后者,选择了对于他个人最为有利的一种选择,只不过李自成的军队太不堪一击了,导致吴三桂压根就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致使他所想着的“为先帝守丧,整备迎候东宫”也只是痴人说梦的臆想罢了,身为刀俎,哪有抽身余地。
所以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这一步步都是被现实与求生的*所*到最后的,只要吴三桂还想着活下去,没有杀身报国的勇气,那么降清这一步是他不得不做的选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8:12
真正的原因是,吴三桂这个人左右逢源,非常的聪明,以自己利益为主,所以他就收拢别人,搅乱人心,然后就引清兵入关来。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8:13
报仇,为了活下来,吴三桂是一个人才,而且这个人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将军。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8:13
第1个原因是想给自己报仇,第2个原因是想给自己创造机会,所以我觉得吴三桂的实力是很强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8:14
为了替家人报仇,为了寻找更好的升职机会,他明白清军和他之间的斗争,他必输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