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7 05:4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7 16:54
一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种学习环境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改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家长可以大部分时间管理孩子在家的学习,只有在孩子在家学习时才能控制。 因此,首先要在房间里安排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独立空间,只把与学习有关的东西放在桌子上,以减少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刺激源; 用口号、名言和格言做出积极的心理暗示。
二是激发学习热情。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 外在动机包括与学习有关的奖励,如金钱奖励、学习奖、优越感、老师和同学的表扬等,以及与学习有关的惩罚,如老师批评、父母责骂、同学疏远等。 源于对学习本身的兴趣的学习动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好奇心。一般来说,外在动机,尤其是物质奖励的作用是不持久的,会在短时间内自动失效,也可能让孩子产生这样的误解:“我努力读书是为了你的奖励,因为你 奖励没了,我为什么还要学习?”。
由内在动机触发的学习效果最好,它会导致持续时间最长的积极学习行为。 但遗憾的是,对于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这非常困难,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和学习成绩一直很差的学生。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通过激发外在动机来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及时转化为内在动机。 比如对于一个因为喜欢玩游戏而耽误学习的孩子,先鼓励他努力学习,然后再玩一会儿游戏(这个游戏时间一定要严格控制),多次跟踪他的学习行为,挖掘他的 细节来自细节。 亮点(比如你这次的文笔比较整齐,你的老师在微信群里表扬你,我发现我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等等),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然后用一些 榜样力量 加强它,比如讲著名的沉迷学习故事,让孩子真正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表扬孩子的进步和克服困难的努力。
三是合理寻找学习成败的原因。
每个孩子都会从不同的方面寻找自己学业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比如,有的孩子认为自己考试考得好就很幸运,智商很高; 这种归因合理吗? 对以后的学习行为有好处吗?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归因方式不仅会影响他们自身的能力评价,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而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 不管学习的结果如何,如果孩子将结果归结为智力、能力或精力投入,他们很容易对自己产生误解,如盲目自信或过度悲观。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7 16:55
面对这种情况,要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平常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学习的爱好。找到学习的乐趣。也要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7 16:55
作为父母应该多去教育孩子,要多去跟孩子沟通和交流,要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还要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7 16:56
加强与老师的联系:孩子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是家庭原因造成的,对学校也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家长要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就共同问题与老师进行双向交流,交流思想,相互配合; 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做的过程中,要注意正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