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9 01: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0:39
这句话不是原句,“林深时见鹿”原为“树深时见鹿”,下一句是“溪午不闻钟”。
一、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二、翻译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三、出处
(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即诗题中的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盖是时所作。
二、赏析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下一句是“海蓝时见鲸”。
原句是"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可我,树深时雾起,海深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句中“见”也有作“不见”)。
拓展资料
首句原文出自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大意是说林间小道上时常都有麋鹿出没,道观中到了晌午该打钟的时候,却没有听到钟声,连喜
爱幽静的麋鹿也时常能够见到(时见鹿一句,时指时常,见则通现,若隐若现之)。
现代的续文海蓝时见鲸云云,显然牛头不对马嘴,续作者没弄明白原诗含义,望文生义的截取加
以化用,可能一些喜好文艺却不求甚解的年轻人喜欢,看似结构工整意象新奇且读来上口有言外之
意,但经不起仔细玩味考究,终究只是追求文字外表落了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