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销税务登记报告怎么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2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03:51
1、严把注销手续关。企业办理了注销手续意味着其纳税义务的终止,基层税务机关应该树立“注销就可能漏税”的观念,首先从注销手续上来严格核实,不但要规范收缴企业的税务登记证件和*购领簿等其他税务证件,更要企业提供相关证明资料,比如董事会或股东会解散公司的决议,或者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或者有人民*生效的裁定书等。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深入企业生产经营场地进行实地调查,确认企业注销税务登记的真实性。发现企业为了偷逃国家税款而蓄意注销的问题,要严格按照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严肃查处。
2、完善管理制度。一是完善相关征管考核指标。上级考核指标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有些是指导性的,有些是指令性的,个别指标考核重结果、轻过程,设定不尽科学合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对申请注销企业纳税人建立注销前稽查必查制度。这样,既符合征管改革管、查职责分离的要求,有利于税收行政执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又可以切实加强税收征管,有效地遏制纳税人利用注销环节管理漏洞偷逃国家税收的问题,为纳税人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税收环境。同时,还有利于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有效地防止失职渎职等犯罪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注销企业的后续管理。税收管理员要增强责任心,树立注销企业也可能是潜在税源的管理理念,企业注销后决不能放任自流。要建立注销企业管理台账,详细记录注销企业的名称、法人代表、欠税情况、注销时间和注销原因、有无存货等重要内容,加强对此类企业的巡查和巡管,将其动态变化纳入监控的重点范围。
3、区分情况处理存货问题。企业注销时一般会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存货,有的是真实的,有的则是虚假的,国税机关如何坚持*、严格执法,堵塞偷税的漏洞,同时又要兼顾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以从执法责任的高度来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在当前来说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建议对企业存货的处理按照以下规定操作,第一,企业注销前,税务部门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税务清算,出具详细的清算报告,报告中必须真实反映出企业注销时的库存存货情况,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进行确认,从静态资料中反映出存货是否有异常,并作为注销企业存货后续管理的重要依据。第二,调查人员必须在清算日当天对企业库存存货进行账实核对,然后分别情况处理:一是账实相符的,按照《*暂行条例》第一条、第十条、第十九条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企业存货的后续管理,尤其是对于注销前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必须按照货物的适用税率进行征税,这样才能保证*抵扣链条不中断,避免“多抵少征”问题发生。二是账实不相符的要查明原因,一方面对于恶意采取销售不入账偷逃税款的,要严格追究法人代表的行政和刑事责任,严厉打击其不法行为;另一方面对属于货物发出的要按照纳税义务已经发生,按销售价格计算税款,对属于货物非正常损失的则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4、采取有效措施追缴税款。税务机关要及时掌握辖区内企业资产重组和注销动态,积极参加企业清算,特别要注重加强对企业资产变动的监控。充分利用税法赋予的权力,监督纳税人实行先报告后处分的制度,并对其处分的资产按《税收征管法》第45条规定的要求行使税收优先权,发现其利用资产重组等方式转移隐匿资产,逃避追缴税款的现象,应按《税收征管法》第38条的要求及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对其无偿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资产的,应按《税收征管法》第50条规定对其转让资产的行为行使撤消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03:52
这个程序死的,跟你注册的基本是反着来的,你注册的时候不是有一个《验资报告》吗?现在把它换成了《注销税务登记鉴证报告》账上可以看到的税金跟你报表上的不是一致的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03:52
公司税务注销流程如下: 1、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税务登记,领取并填写《纳税清算申请表》、《纳税清算登记表》各一式两份、《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一式三份。(其中《纳税清算申请表》要填最近三个整年度的纳税额) 2、委托中介机构出具清税报告。 3、持清税报告、《纳税清算申请表》、《纳税清算登记表》、《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及注销企业提供的税务登记(正、副本)、代码章、*卡、IC卡、加密盒、空白*(带齐退票及最后一张已开*记账联)、上级主管部门或股东会撤销企业决定书、公章到地税注销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4、等待税务部门通知领取注销地税登记通知单。(在未领到注销通知前务必按期申报纳税)。